用于智能平衡器的滑动手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70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平衡器的滑动手柄机构,包括中心轴、挂钩座以及套装在中心轴上的手柄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上设有小轴段,小轴段的端部与挂钩座连接,手柄套位于小轴段一侧设有凸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套装在中心轴的小轴段上并位于凸环两侧,手柄套套装在中心轴上并具有间隙,手柄套上侧的凹槽内设有上密封圈,下密封圈设置在凸环外侧,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与手柄套和中心轴相接密封,第一弹簧两端分别顶在凸环和中心轴的轴肩上,第二弹簧一端通过下密封圈顶在凸环上、另一端顶在挂钩座上,且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受力相同时处中立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轻便,使用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平衡器的滑动手柄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平衡器的滑动手柄机构,属于智能平衡器

技术介绍
智能电动平衡器配有伺服电机,可无级变速,定位精度可达3mm,现有的智能电动平衡器具有悬浮特性以及悬浮卸载功能,使用时智能平衡器可使重物呈现无重力状态,操作者可无阻力移动负载且在斜面上也可平稳装配。滑动手柄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上设有操作键等,滑动手柄在中心轴的底部连接有挂钩座,吊钩安装在挂钩座上,使智能化的手柄与吊钩与手柄一体化,可实现设备与人员的同步移动。现有的滑动手柄采用中心轴和套装在中心轴上的手柄套,而手柄套上的带有磁性的感应开关,中心轴上安装有霍尔器件,通过感应开关和霍尔器件组成的磁性开关来输出上行或下行的脉冲信号给电机控制器,达到电机正转反转,实现智能平衡器上行和下行。操作人员操作时,需要控制手柄套沿中心轴作相对的上下移动,以控制滑动手柄上的磁性开关输出脉冲信号,但在中心轴与手柄套的配合间隙很小,不仅会产生凝阻现象,尤其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油污和灰尘,一旦进入又会进一步增加凝阻现象至到无法控制。如中心轴和手柄套的间隙过大,又会造成手柄套和中间轴引起晃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平衡器的滑动手柄机构,包括中心轴(1)、挂钩座(4)以及套装在中心轴(1)上的手柄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1)上设有小轴段(1‑2),小轴段(1‑2)的端部与挂钩座(4)连接,手柄套(2)位于小轴段(1‑2)一侧设有凸环(2‑2),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3)分别套装在中心轴(1)的小轴段(1‑2)上并位于凸环(2‑2)两侧,手柄套(2)套装在中心轴(1)上并具有间隙,手柄套(2)上侧的凹槽(2‑1)内设有上密封圈(5),下密封圈(7)设置在凸环(2‑2)外侧,上密封圈(5)和下密封圈(7)与手柄套(2)和中心轴(1)相接密封,第一弹簧(6)两端分别顶在凸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平衡器的滑动手柄机构,包括中心轴(1)、挂钩座(4)以及套装在中心轴(1)上的手柄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1)上设有小轴段(1-2),小轴段(1-2)的端部与挂钩座(4)连接,手柄套(2)位于小轴段(1-2)一侧设有凸环(2-2),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3)分别套装在中心轴(1)的小轴段(1-2)上并位于凸环(2-2)两侧,手柄套(2)套装在中心轴(1)上并具有间隙,手柄套(2)上侧的凹槽(2-1)内设有上密封圈(5),下密封圈(7)设置在凸环(2-2)外侧,上密封圈(5)和下密封圈(7)与手柄套(2)和中心轴(1)相接密封,第一弹簧(6)两端分别顶在凸环(2-2)和中心轴(1)的轴肩上,第二弹簧(3)一端通过下密封圈(7)顶在凸环(2-2)上、另一端顶在挂钩座(4)上,且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恒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