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纳专利>正文

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53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包括局部小框架部分、小框架生根部分和女儿墙部分,局部小框架部分包括小框架柱、横向小框架梁和纵向小框架梁,两个所述纵向小框架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小框架梁,所述纵向小框架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一线排列的小框架柱,一组所述小框架柱上固定连接有填充墙,填充墙内的所述小框架柱下端固定连接有顶层框架柱,位于外界的所述小框架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屋面框架梁,所述屋面框架梁和顶层框架柱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小框架柱之间设置有保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保险装置的设计对局部小框架部分承受风荷载时发生的轻微形变起到一定缓冲支撑作用,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与安全性。

A super-high parape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女儿墙
,具体为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些建筑中,建筑师为了建筑外观形体的需要,有时会将女儿墙设计的很高,常见的有4~6米高,这种超高女儿墙的结构设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在屋顶再建一层框架梁柱,不设楼板,将超高女儿墙变为填充墙,该方法虽然安全,但由于多了整个一层的框架梁柱,所以造价很高,不经济。还有一种方法是将建筑物四周外墙上的框架柱向上延伸至超高女儿墙顶,在框架柱之间设多道水平抗风梁,超高女儿墙上的风荷载先传给抗风梁,抗风梁再传给框架柱,框架柱受力状态为长悬臂受弯柱,柱根弯矩很大,挠度变形也很大,该方法虽然经济,但整个女儿墙的风荷载完全由几根框架柱承担,由于柱根弯矩很大,框架柱的挠度变形很难满足规范要求,所以安全性不高。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安全稳定的女儿墙结构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包括局部小框架部分、小框架生根部分和女儿墙部分,局部小框架部分包括小框架柱、横向小框架梁和纵向小框架梁,两个所述纵向小框架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小框架梁,所述纵向小框架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一线排列的小框架柱,一组所述小框架柱上固定连接有填充墙,所述填充墙的一侧迎风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女儿墙线条,填充墙内的所述小框架柱下端固定连接有顶层框架柱,位于外界的所述小框架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屋面框架梁,所述屋面框架梁和顶层框架柱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小框架柱之间设置有保险装置。优选的,所述保险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腿一、支撑腿二和固定筒,所述支撑腿二和支撑腿一形状为棱柱,且所述支撑腿二和支撑腿一之间交叉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二和支撑腿一的下端均与屋面框架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腿二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和小框架柱活动套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形状为棱柱,且所述支撑座一侧靠近小框架柱,所述支撑座靠近小框架柱的一侧面为竖直平面,所述支撑座不和小框架柱接触。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形状为棱柱状的筒,且筒的内腔贯穿有小框架柱,所述小框架柱不和固定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超高女儿墙结构不用在屋顶再建一层框架梁柱,可以显著的降低工程造价,该设计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精确的计算和配筋,可以确保工程安全;2.该装置通过保险装置的设计对局部小框架部分承受风荷载时发生的轻微形变起到一定缓冲支撑作用,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与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小框架柱结构示意图;图3为填充墙结构示意图;图4为横向小框架梁结构示意图。图中:11小框架柱、12横向小框架梁、13纵向小框架梁、21屋面框架梁、22顶层框架柱、31填充墙、32女儿墙线条、4保险装置、5支撑座、6支撑腿一、7支撑腿二、8固定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包括局部小框架部分、小框架生根部分和女儿墙部分,局部小框架部分包括小框架柱11、横向小框架梁12和纵向小框架梁13,两个纵向小框架梁1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小框架梁12,纵向小框架梁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一线排列的小框架柱11,一组小框架柱11上固定连接有填充墙31,填充墙31的一侧迎风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女儿墙线条32,填充墙31内的小框架柱11下端固定连接有顶层框架柱22,位于外界的小框架柱11下端固定连接有屋面框架梁21,屋面框架梁21和顶层框架柱22固定连接,两组小框架柱11之间设置有保险装置4,施工的步骤,在浇筑屋面现浇梁板混凝土之前,先将小框架柱11的纵筋在屋面框架梁21和顶层框架柱22中生根,浇筑完屋面现浇梁板混凝土后,绑扎小框架柱11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然后绑扎横向小框架梁12、纵向小框架梁13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最后将女儿墙按填充墙31进行施工,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女儿墙上的线条造型32,局部小框架部分的高宽比一般不超过2,小框架柱11断面一般不小于300x300mm,横向小框架梁12、纵向小框架梁13的梁宽一般不小于200mm,梁高一般取跨度的1/12~1/15,局部小框架部分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规范要求。顶层框架柱22处如果是剪力墙,可以将剪力墙缩短为异形框架柱延伸至女儿墙顶,用该异形框架柱替代小框架柱11。进一步地,保险装置4包括支撑座5、支撑腿一6、支撑腿二7和固定筒8,支撑腿二7和支撑腿一6形状为棱柱,且支撑腿二7和支撑腿一6之间交叉固定连接,支撑腿二7和支撑腿一6的下端均与屋面框架梁21固定连接,支撑腿一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5,支撑腿二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8,固定筒8和小框架柱11活动套接。进一步地,支撑座5形状为棱柱,且支撑座5一侧靠近小框架柱11,支撑座5靠近小框架柱11的一侧面为竖直平面,支撑座5不和小框架柱11接触,女儿墙上的风荷载先传给小框架柱11,小框架柱11发生细微形变,支撑座5的设计起到阻挡小框架柱11的弯折目的,支撑座5起到一定缓冲支撑。进一步地,固定筒8形状为棱柱状的筒,且筒的内腔贯穿有小框架柱11,小框架柱11不和固定筒8接触,风荷载传到固定筒8中的小框架柱11上,小框架柱11发生轻微弯折,固定筒8会起到拖拽目的,来减缓小框架柱11的弯折,支撑腿一6和支撑腿二7的固定连接以及支撑腿一6和支撑腿二7下端与屋面框架梁21的固定连接,使保险装置4的牢固性达到最大。工作原理:屋顶女儿墙处设计的局部小框架部分用来抵抗女儿墙上的风荷载,局部小框架部分由小框架柱11和横向小框架梁12形成抗风主框架,女儿墙抵抗风荷载时已不再是悬臂受力构件,其受力形式变为填充墙抵抗风荷载,同时保险装置4的缓冲支撑作用减缓小框架柱11的弯曲。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包括局部小框架部分、小框架生根部分和女儿墙部分,其特征在于:局部小框架部分包括小框架柱(11)、横向小框架梁(12)和纵向小框架梁(13),两个所述纵向小框架梁(1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小框架梁(12),所述纵向小框架梁(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一线排列的小框架柱(11),一组所述小框架柱(11)上固定连接有填充墙(31),所述填充墙(31)的一侧迎风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女儿墙线条(32),填充墙(31)内的所述小框架柱(11)下端固定连接有顶层框架柱(22),位于外界的所述小框架柱(11)下端固定连接有屋面框架梁(21),所述屋面框架梁(21)和顶层框架柱(22)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小框架柱(11)之间设置有保险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包括局部小框架部分、小框架生根部分和女儿墙部分,其特征在于:局部小框架部分包括小框架柱(11)、横向小框架梁(12)和纵向小框架梁(13),两个所述纵向小框架梁(1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小框架梁(12),所述纵向小框架梁(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一线排列的小框架柱(11),一组所述小框架柱(11)上固定连接有填充墙(31),所述填充墙(31)的一侧迎风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女儿墙线条(32),填充墙(31)内的所述小框架柱(11)下端固定连接有顶层框架柱(22),位于外界的所述小框架柱(11)下端固定连接有屋面框架梁(21),所述屋面框架梁(21)和顶层框架柱(22)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小框架柱(11)之间设置有保险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女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装置(4)包括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纳李生辉温科旭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