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44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肥料,它由以下组分按质量比组成:腐植酸有机肥10‑20%、木薯粉10‑15%、尿素3‑5%、腐植酸钠3‑5%、红糖1‑3%、污泥5‑8%、固氮菌5‑10%、棕榈灰1‑3%、有机酸钾盐3‑5%、硼砂5‑10%、玉米秸秆5‑10%、生根剂1‑3%、硫酸锌3‑5%、黄腐酸二胺铁3‑5%、贝壳粉8‑10%。它能创造良好的根际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既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增加产量,又能有效杀死各种作物寄生害虫。

A Biological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肥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肥料。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人口增多和环境恶化的严峻问题,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使这种情况更加严峻。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不仅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各类养分比例失调,土壤开始酸化、板结,土壤的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严重破坏,导致其保水、保肥、透气性差,难以满足农作物的实际生长需要,而且严重污染河流和地下水。并且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化肥、农药、激素等用素有害成分残残留,却降低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生物肥料,它能创造良好的根际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既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增加产量,又能有效杀死各种作物寄生害虫。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由以下组分按质量比组成:腐植酸有机肥10-20%、木薯粉10-15%、尿素3-5%、腐植酸钠3-5%、红糖1-3%、污泥5-8%、固氮菌5-10%、棕榈灰1-3%、有机酸钾盐3-5%、硼砂5-10%、玉米秸杆5-10%、生根剂1-3%、硫酸锌3-5%、黄腐酸二胺铁3-5%、贝壳粉8-10%。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能创造良好的根际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既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增加产量,又能有效杀死各种作物寄生害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由以下组分按质量比组成:腐植酸有机肥13%、木薯粉15%、尿素5%、腐植酸钠3%、红糖3%、污泥5%、固氮菌5%、棕榈灰3%、有机酸钾盐5%、硼砂10%、玉米秸杆10%、生根剂3%、硫酸锌5%、黄腐酸二胺铁5%、贝壳粉10%。实施例二: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由以下组分按质量比组成:腐植酸有机肥20%、木薯粉10%、尿素3%、腐植酸钠5%、红糖2%、污泥8%、固氮菌10%、棕榈灰2%、有机酸钾盐3%、硼砂10%、花生饼10%、生根剂1%、硫酸锌3%、黄腐酸二胺铁3%、贝壳粉10%。实施例三: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由以下组分按质量比组成:腐植酸有机肥15%、木薯粉15%、尿素4%、腐植酸钠4%、红糖2%、污泥5%、固氮菌10%、棕榈灰3%、有机酸钾盐5%、硼砂10%、花生饼10%、生根剂2%、硫酸锌3%、黄腐酸二胺铁4%、贝壳粉8%。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创造良好的根际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既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增加产量,又能有效杀死各种作物寄生害虫。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肥料,其特征是,腐植酸有机肥10‑20%、木薯粉10‑15%、尿素3‑5%、腐植酸钠3‑5%、红糖1‑3%、污泥5‑8%、固氮菌5‑10%、棕榈灰1‑3%、有机酸钾盐3‑5%、硼砂5‑10%、玉米秸杆5‑10%、生根剂1‑3%、硫酸锌3‑5%、 黄腐酸二胺铁3‑5%、贝壳粉8‑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肥料,其特征是,腐植酸有机肥10-20%、木薯粉10-15%、尿素3-5%、腐植酸钠3-5%、红糖1-3%、污泥5-8%、固氮菌5-10%、棕榈灰1-3%、有机酸钾盐3-5%、硼砂5-10%、玉米秸杆5-10%、生根剂1-3%、硫酸锌3-5%、黄腐酸二胺铁3-5%、贝壳粉8-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肥料,其特征是,由以下组分按质量比组成:腐植酸有机肥13%、木薯粉15%、尿素5%、腐植酸钠3%、红糖3%、污泥5%、固氮菌5%、棕榈灰3%、有机酸钾盐5%、硼砂10%、玉米秸杆10%、生根剂3%、硫酸锌5%、黄腐酸二胺铁5%、贝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黑包公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