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桶及其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21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桶及其桶盖,属于机械设计领域。该桶盖的桶盖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该通孔内,且桶盖主体的侧壁与气体堵塞组件可拆卸连接,该气体堵塞件可以堵塞该通孔。在向发动机注入机油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该气体堵塞件露出该桶盖主体上的通孔,使得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机油桶内,或者可以通过控制该气体堵塞件堵塞该桶盖主体上的通孔,阻止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机油桶内。由此实现了对该机油桶内的气压的调节,进而实现了对机油桶流出的机油的流量的调节。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桶盖,可以保证机油流出的流量平稳可控,避免了机油溢出的问题,提高了加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油桶及其桶盖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油桶及其桶盖。
技术介绍
机油,也称为发动机润滑油,可以减少发动机内部器件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机油一般盛装在机油桶中。相关技术中,机油桶由桶身和桶盖组成,该桶盖与该桶身上的桶嘴螺纹连接,可以防止盛装在该桶体内的机油外漏。机油桶的桶嘴一般较大,在将机油从机油桶倒入至发动机的加注口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提机油桶,将其桶嘴对准加注口,并控制机油桶桶身的倾斜角度,以将机油注入至加注口。但是,在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机油桶加注机油的过程中,若操作人员对机油桶桶身的倾斜角度调整不当,则从机油桶的桶嘴流出的油量会忽大忽小,机油容易溢出,加油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油桶及其桶盖,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机油桶加油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油桶的桶盖,所述桶盖包括:中空的桶盖主体、导气管以及气体堵塞件;所述桶盖主体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机油桶的桶嘴,另一端的外径小于加注口的内径,用于设置在所述加注口内;所述桶盖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设置在所述机油桶的内部;所述气体堵塞件与所述桶盖主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堵塞所述通孔。可选的,所述桶盖还包括:与所述桶盖主体的侧壁连接的中空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气体堵塞件设置在所述凸台内,且与所述凸台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凸台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气体堵塞件为螺栓。可选的,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气体堵塞件设置在所述凸台内时,堵塞部分或全部所述通气孔。可选的,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气孔,每组通气孔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通气孔;每组通气孔包括的至少一个通气孔与所述桶盖主体的侧壁的间距相同,任意两组通气孔与所述桶盖主体的侧壁的间距不同。可选的,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桶盖主体。可选的,所述导气管的凸出于所述桶盖主体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机油桶的桶深,且与所述桶深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可选的,所述桶盖主体的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且所述桶盖主体的一端的内径与所述桶嘴的外径相等。可选的,所述桶盖还包括: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桶盖主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油桶,所述机油桶包括:桶身以及如上面所述的桶盖。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桶及其桶盖,该桶盖的桶盖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该通孔内,且桶盖主体的侧壁与气体堵塞组件可拆卸连接,该气体堵塞件可以堵塞该通孔。在向发动机注入机油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该气体堵塞件露出该桶盖主体上的通孔,使得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机油桶内,或者可以通过控制该气体堵塞件堵塞该桶盖主体上的通孔,阻止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机油桶内。由此实现了对该机油桶内的气压的调节,进而实现了对机油桶流出的机油的流量的调节。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桶盖,可以保证机油流出的流量平稳可控,避免了机油溢出的问题,提高了加油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桶的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机油桶的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桶的桶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桶的桶盖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桶的桶盖,如图1所示,该桶盖可以包括:中空的桶盖主体01、导气管02以及气体堵塞件03。该桶盖主体01的一端用于连接该机油桶的桶嘴,另一端的外径小于加注口的内径,用于设置在该加注口内。该桶盖主体0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011,该导气管02的一端设置在该通孔011内,该导气管02的另一端用于设置在该机油桶的内部。该气体堵塞件03与该桶盖主体01可拆卸连接,用于堵塞该通孔011。当该气体堵塞件03堵塞该通孔011时,即该气体堵塞件03与桶盖主体01连接时,该气体无法进入该导气管02。当该气体堵塞件03与桶盖主体01解除连接,未堵塞该通孔011时,气体可以通过该导气管02进入该机油桶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桶的桶盖,该桶盖的桶盖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该通孔内,且桶盖主体的侧壁与气体堵塞组件可拆卸连接,该气体堵塞件可以堵塞该通孔。在向发动机注入机油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该气体堵塞件露出该桶盖主体上的通孔,使得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机油桶内,或者可以通过控制该气体堵塞件堵塞该桶盖主体上的通孔,阻止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机油桶内。由此实现了对该机油桶内的气压的调节,进而实现了对机油桶流出的机油的流量的调节。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桶盖,可以保证机油流出的流量平稳可控,避免了机油溢出的问题,提高了加油效率。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该气体堵塞件03可以直接设置在该桶盖主体01的侧壁上的通孔011内。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参见图2,该桶盖还可以包括:与该桶盖主体01的侧壁连接的中空的凸台04。该凸台04与该通孔011连通,该气体堵塞件03可以设置在该凸台04内,且与该凸台04可拆卸连接。可选的,该凸台04可以为中空的圆柱体或者中空的棱柱体。该气体堵塞件03可以为圆柱体或者棱柱体,且该气体堵塞件03的形状与该凸台04内部通孔的形状相匹配。该凸台04的内径可以大于或等于该气体堵塞件03的外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气体堵塞件03可以与凸台04插拔连接,例如,该气体堵塞件03可以为木塞或者硅胶塞。或者,该气体堵塞件03与凸台04可以螺纹连接。参见图2,该凸台04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图2中未示出),该气体堵塞件03可以为螺栓。该螺栓可以旋入该凸台04内。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桶的桶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该凸台04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041。该气体堵塞件03设置在该凸台04内时,可以堵塞部分通气孔041或全部通气孔041。通过调节气体堵塞件03堵塞的通气孔041的数量,可以调节进入该凸台04内部的气体的量,进而可以控制由导气管02输送至该机油桶的气体的量,实现对该机油桶内气压的精细调节,最终即可实现从该桶盖主体01的另一端注入发动机的加注口的机油的流量的精确调节。可选的,如图3所示,该凸台04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多组通气孔04a,每组通气孔04a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气孔041。示例的,如图3所示,凸台04上可以设置有两组通气孔04a,每组通气孔04a可以包括一个通气孔041。每组通气孔04a包括的至少一个通气孔041与该桶盖主体01的侧壁的间距相同,且任意两组通气孔04a与该桶盖主体01的侧壁的间距不同。可选的,该多组通气孔04a可以沿该凸台04的轴线m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通过设置多组与侧壁间距不同的通气孔04a,可以通过调节气体堵塞件03位于凸台04内的部分的长度,实现对通过导气管02进入至机油桶的内部的气体量的调节,提高了调节的效率。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桶的桶盖的侧视图。参见图4,该导气管02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桶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包括:中空的桶盖主体、导气管以及气体堵塞件;所述桶盖主体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机油桶的桶嘴,另一端的外径小于加注口的内径,用于设置在所述加注口内;所述桶盖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设置在所述机油桶的内部;所述气体堵塞件与所述桶盖主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堵塞所述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桶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包括:中空的桶盖主体、导气管以及气体堵塞件;所述桶盖主体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机油桶的桶嘴,另一端的外径小于加注口的内径,用于设置在所述加注口内;所述桶盖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设置在所述机油桶的内部;所述气体堵塞件与所述桶盖主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堵塞所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还包括:与所述桶盖主体的侧壁连接的中空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气体堵塞件设置在所述凸台内,且与所述凸台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气体堵塞件为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气体堵塞件设置在所述凸台内时,堵塞部分或全部所述通气孔。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强王文进李竞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