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GV牵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14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AGV牵引机构,该AGV牵引机构包括AGV;牵引组件,包括均安装在AGV上的多个第一升降模块和多个第二升降模块;料车,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包括相互连通的预定位孔和精定位孔,预定位孔的孔径大于精定位孔的孔径,第一升降模块的输出端与预定位孔插接配合可实现料车和AGV的粗定位,第一升降模块的输出端能够由预定位孔平移至精定位孔中,可实现料车和AGV的精确定位,当第一升降模块的输出端位于精定位孔中时,第二升降模块的输出端能够插入第二定位孔中,可保证料车和AGV相互间位置的不会再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牵引组件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GV牵引机构
本技术涉及AGV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GV牵引机构。
技术介绍
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自动导引小车)指装有电磁或光电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地面路径自动导引行驶,具备人机交互、安全保护、移载功能以及以电池为动力的搬运机器人。AGV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多技术多学科的集成系统,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AGV被广泛应用于物流搬运、柔性装配线以及加工线等场合,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提高AGV的工作效率,要求其具有稳定可靠的自行装卸货功能,但现有AGV牵引机构结构复杂,运行稳定性较差,例如:专利号:CN204281228U,公开了一种搬运机器人用的升降牵引机构,包括固定架、压盘、牵引杆、复位弹簧、弹簧限位棒以及电机组件。固定架内安装有弹簧限位棒及套于其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固定架接触,另一端则与牵引杆内腔上顶面抵压;压盘与牵引杆固定,压盘上端面与电机偏心轮形成连接,另一端的轴承与固定架形成松弛的滑动副。专利号:CN202727898U,公开了一种无人搬运车牵引杆驱动机构,包括牵引杆、复位弹簧、固定架、电机组件与偏心轮。牵引杆与固定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GV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GV(1);牵引组件(2),包括均安装在所述AGV(1)上的多个第一升降模块(21)和多个第二升降模块(22);料车(3),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321)和第二定位孔(322),所述第一定位孔(321)和所述第一升降模块(2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322)和所述第二升降模块(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321)包括相互连通的预定位孔(3211)和精定位孔(3213),所述预定位孔(3211)的孔径大于所述精定位孔(3213)的孔径,所述第一升降模块(21)的输出端与所述预定位孔(3211)和所述精定位孔(3213)均插接配合,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GV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GV(1);牵引组件(2),包括均安装在所述AGV(1)上的多个第一升降模块(21)和多个第二升降模块(22);料车(3),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321)和第二定位孔(322),所述第一定位孔(321)和所述第一升降模块(2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322)和所述第二升降模块(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321)包括相互连通的预定位孔(3211)和精定位孔(3213),所述预定位孔(3211)的孔径大于所述精定位孔(3213)的孔径,所述第一升降模块(21)的输出端与所述预定位孔(3211)和所述精定位孔(3213)均插接配合,所述第一升降模块(21)的输出端能够由所述预定位孔(3211)平移至所述精定位孔(3213)中,当所述第一升降模块(2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精定位孔(3213)中时,所述第二升降模块(22)的输出端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32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V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2)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模块(21)和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模块(22),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模块(21)和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模块(22)呈对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V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模块(21)包括:下固定座(211);上固定座(212),与所述下固定座(211)间隔设置,且安装在所述AGV(1)上;多个支撑柱(213),所述支撑柱(2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座(212)和所述下固定座(211)固定连接;驱动装置(214),安装在所述下固定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蒋序帆姚瑶李先奇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