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炔割嘴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火焰切割,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体火焰切割的乙炔割嘴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将金属预热到熔融状态,同时借助于高压切割氧气流的吹割而形成气割缝,从而达到金属被切割的目的。气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金属切割领域,其中,割嘴作为一个关键部件,对整个切割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传统的割嘴一般采用黄铜或者紫铜来制备,例如专利号为CN200910155486.5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割炬割嘴及其加工方法”公开了一种割嘴的加工方法,包括多个穿钢丝、拔钢丝的打孔步骤,一般氧-乙炔切割的割嘴多为整体式结构并采用打孔后拉制/加工制成,而对于紫铜材质,在其上钻微孔、深孔均十分困难,造成费时、费力、费料,并且有成本高、原料浪费严重的问题。当前乙炔割嘴的加工生产对技术人员的工艺操作要求很高,一来不适合于自动化生产制造,二来工艺传承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分体式的割嘴结构组合,目前氧-丙烷切割割嘴上被广泛应用,具有生产方便的优点。由于乙炔的爆炸上限是丙烷的8.4倍,且火焰传播速度快于丙烷,其危险性远大于丙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乙炔割嘴,割嘴一端设有进气端,另一端设有出气端,进气端设有进气机构,出气端设有喷火机构,割嘴还包括氧流机构,氧流机构连通进气端和出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炔割嘴包括外嘴和内嘴,内嘴套设于外嘴内,内嘴与外嘴之间设有混合气腔,混合气腔连通进气机构和喷火机构;所述氧流机构贯穿地设置于内嘴中;外嘴与内嘴配合后形成了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喷火机构设置于第二密封端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炔割嘴,割嘴一端设有进气端,另一端设有出气端,进气端设有进气机构,出气端设有喷火机构,割嘴还包括氧流机构,氧流机构连通进气端和出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炔割嘴包括外嘴和内嘴,内嘴套设于外嘴内,内嘴与外嘴之间设有混合气腔,混合气腔连通进气机构和喷火机构;所述氧流机构贯穿地设置于内嘴中;外嘴与内嘴配合后形成了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喷火机构设置于第二密封端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嘴,其特征在于,外嘴和内嘴均由紫铜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嘴,其特征在于,内嘴近进气端内凹形成气槽,气槽与进气机构相连通,气槽的下侧为一突出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嘴,其特征在于,外嘴于进气端设有连接槽,内嘴于进气端设有连接台,连接槽与连接台相匹配,连接台嵌入连接槽压紧组成第一密封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嘴,其特征在于,氧流机构从进气端到出气端依次由若干段氧流道构成,且各氧流道的内径自进气端向出气端依次减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嘴,其特征在于,喷火机构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喷火孔,喷火孔与混合气腔连通。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炔割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铜棒为原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奉化一洲焊割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