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46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包括有储液管、导液管、注射器,注射器的注射端连接于储液管上端,导液管的一端连接于储液管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淋巴液提取简单易行,且该装置的生产制作成本低。

A device for obtaining intestinal lymph drainage in ra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具体属于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肠道是应激的中心器官。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休克、大手术等的发展与预后起重要作用,甚至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但肠道缺血再灌注引起MODS的机制仍未明确。最近研究认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系统炎症反应和远隔组织损伤的关键机制可能是肠源性因子经“肠-淋巴途径”到达系统循环。虽然围绕“肠-淋巴途径”中参与损伤的活性物质已进行过大量研究,但由于淋巴液的获取技术较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肠-淋巴途径”的研究。肠内肠外营养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展以来,已经在国内外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临床应用的普遍性,研究各种营养物质作用的基础研究也不断深入。作为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动物实验的肠内营养持续输注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发设计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淋巴液提取简单易行,且该装置的生产制作成本低。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包括有储液管、导液管、注射器,注射器的注射端连接于储液管上端,导液管的一端连接于储液管上端。所述的导液管一端套装有针头,储液管上端安装有软质密封盖,针头另一端插入储液管上端的软质密封盖。所述注射器的注射端为针头,针头插入储液管上端。所述注射器的注射端与储液管上端密封连接,导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管上端密封连接。本技术的注射器的柱塞头向后抽拉,抽取储液管内的空气,储液管内形成真空状态,导液管的另一端吸取大鼠肠淋巴液,并储存在储液管内进行收集;本技术进行淋巴液提取简单易行,且该装置的生产制作成本低,适用于实验室进行大鼠肠淋巴液的获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包括有储液管1、导液管2、注射器3,注射器3的注射端4连接于储液管1上端,导液管2的一端连接于储液管1上端;导液管2一端套装有针头5,储液管1上端安装有软质密封盖6,针头5另一端插入储液管1上端的软质密封盖7;注射器3的注射端4为针头,针头插入储液管1上端;注射器3的注射端4与储液管1上端密封连接,导液管2的一端与储液管1上端密封连接。该淋巴液引流装置制作完成后,先进行抽生理盐水试验,观察有无针头与导管接头处漏气,如发现生理盐水进入生化管中顺利,管中无气泡产生,表明简易方便的淋巴液引流装置制作成功;抽水出现间断性并有气泡产生,则需将针头插进导管深度调整或者重新制作。使用本技术进行淋巴液引流时操作要点如下:1)钝性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及肠淋巴干浆膜时必须操作仔细,不需要完全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及肠淋巴干。有研究报道完全分离与不完全分离对插管成功率没有差别。2)肠系膜淋巴管位置相对表浅,管壁特别薄,仅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很容易撕裂,游离一小段即可。3)剪口尽量选择在近心端,因为如果近心端插入失败,还有远心端可以选择。4)肠淋巴管的位置多与肠系膜上动脉平行在其上侧,但是骑跨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还可以在肠系膜上动脉后。5)插入的硅胶管应与淋巴管成平行,所以固定硅胶管时应有此概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储液管、导液管、注射器,注射器的注射端连接于储液管上端,导液管的一端连接于储液管上端;所述的导液管一端套装有针头,储液管上端安装有软质密封盖,针头另一端插入储液管上端的软质密封盖;所述注射器的注射端为针头,针头插入储液管上端;所述注射器的注射端与储液管上端密封连接,导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管上端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大鼠肠淋巴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储液管、导液管、注射器,注射器的注射端连接于储液管上端,导液管的一端连接于储液管上端;所述的导液管一端套装有针头,储液管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富海于庆生潘晋方梁久银沈毅张琦刘举达王振黄龙俞健刘名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