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及灭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灭菌实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还涉及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方法,适用于感染性病原实验产生的垃圾的灭菌。
技术介绍
利用湿热蒸汽对密闭腔体的垃圾进行灭菌。1.现有技术是将腔体尾气阀关着,向腔体内注入蒸汽,闷着升温,灭菌结束后,尾气阀才打开排气。缺陷:这种闷的方式进入蒸汽,因为升温时间较长,会导致腔体内在升温和维持灭菌的这2个阶段产生很多冷凝水,堆积在腔体内,影响灭菌的效果,同时对灭菌后物品的干燥效果也很有限。本专利是采取尾气阀一直打开,然后通过控制进行注入蒸汽对腔体实现升温和灭菌,优点能够实现温度的精准控制,保证灭菌结束后抽真空干燥效果非常好。灭菌后的物品是干燥的,方便处理。2.现有的技术是向腔体注入蒸汽的时候是蒸汽单独的管道,缺陷:这样蒸汽的压力可能高于夹套压力,导致温度控制波动大。本专利是通过蒸汽先进夹套预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在让夹套的蒸汽经过一个控制阀接入腔体内,这样设计能够保证腔体内的实际输入蒸汽压力总是低于夹套的蒸汽压力,是一种安全保护设计,另外腔体的温度控制波动也很小,方便控制。3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包括不锈钢筒状腔体(28),其特征在于,不锈钢筒状腔体(28)两端为开口端,不锈钢筒状腔体(28)的两个开口端均密封压设有门板,不锈钢筒状腔体(28)的开口端的环形端面(46)上开设有外环安装槽(41)和内环安装槽(42),外环安装槽(41)内设置有外环密封圈(43),内环安装槽(42)内设置有内环密封圈(44),不锈钢筒状腔体(28)的开口端的环形端面(46)上位于外环安装槽(41)和内环安装槽(42)之间开设有充气槽(45),门板与外环密封圈(43)和内环密封圈(44)密封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包括不锈钢筒状腔体(28),其特征在于,不锈钢筒状腔体(28)两端为开口端,不锈钢筒状腔体(28)的两个开口端均密封压设有门板,不锈钢筒状腔体(28)的开口端的环形端面(46)上开设有外环安装槽(41)和内环安装槽(42),外环安装槽(41)内设置有外环密封圈(43),内环安装槽(42)内设置有内环密封圈(44),不锈钢筒状腔体(28)的开口端的环形端面(46)上位于外环安装槽(41)和内环安装槽(42)之间开设有充气槽(45),门板与外环密封圈(43)和内环密封圈(44)密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槽(45)上设置有充气口和放气口,充气口通过第二气动隔膜阀(2)与压缩空气源连接,充气口还通过第一气动隔膜阀(1)与蒸汽发生器(30)的出气口连接,放气口通过第九气动隔膜阀(35)与水冷式换热器(36)的热气入口连接,水冷式换热器(36)的热气出口与水封式真空泵(3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筒状腔体(28)的底部设置有腔体进蒸汽口(27),不锈钢筒状腔体(28)的顶部设置有腔体排气口(22),不锈钢筒状腔体(28)上套设有夹套(26),蒸汽发生器(30)的出气口与第三气动隔膜阀(3)的一端连接,第三气动隔膜阀(3)的另一端分别与夹套(26)的进气口连接,夹套(26)的进气口设置有夹套温度传感器(16)和第一安全阀(17),夹套(26)的出气口依次通过单向阀(33)、第八气动隔膜阀(34)与腔体进蒸汽口(27)连接,夹套(26)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疏水阀(32),腔体排气口(22)与第四气动隔膜阀(4)一端连接,第四气动隔膜阀(4)另一端设置有排气温度传感器(5)且与第一空气过滤器(6)一端连接,第一空气过滤器(6)另一端与第二空气过滤器(8)一端连接,第二空气过滤器(8)另一端分别与第五气动隔膜阀(7)一端和第六气动隔膜阀(9)一端连接,第五气动隔膜阀(7)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30)的出气口连接,第六气动隔膜阀(9)另一端通过活性炭过滤器(10)与水冷式换热器(36)的热气入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30)的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安全阀(29),蒸汽发生器(30)的出气口处还设置有第一疏水阀(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测量不锈钢筒状腔体(28)内压力的腔内压力传感器(14)、以及用于测量不锈钢筒状腔体(28)内温度的腔内温度传感器(15、19)、以及用于测量不锈钢筒状腔体(28)内待灭菌物品的温度的针式温度传感器(1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筒状腔体(28)上还开设有外部进气孔,外部进气孔与第三空气过滤器(20)一端连接,第三空气过滤器(20)另一端设置有第七气动隔膜阀(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华山,童骁,王振,邹靖,彭诚,高歌,刘波波,宋冬林,袁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