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镜钳道内定位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348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8
一种胃镜钳道内定位光源,包括多功能操作手柄和钳道管,钳道管的左端固定有定位光源,多功能操作手柄的操作部上设有显示屏,操作部的壳体内固定有蓄电池和DC/AC模块,蓄电池与DC/AC模块连接且连接线路上设有微处理器,电量检测模块分别蓄电池和微处理器连接;钳道管上设有角度调节旋钮,弯曲调节管的管壁上下两侧对称固定有拉环,拉环上固定有牵拉钢丝,两根牵拉钢丝之间通过同步齿轮带连接,同步齿轮带与角度调节旋钮啮合连接;定位光源由筒壳和固定于筒壳内的激光组件、激光二极管、扩束棱镜组成,激光组件通过导线与DC/AC模块连接。该定位光源照射角度可调节,其与胃镜光源和激光的叠加可使光斑区更加明显、透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镜钳道内定位光源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镜钳道内定位光源。
技术介绍
显微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微创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腹腔镜、优化改装的母子镜和双镜联合等被广泛使用。在现阶段,腹腔镜和内镜(胃镜)相结合的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胃部肿瘤切除术中使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是基于现代医学发展理念孕育而生的术式。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手术的过程为,利用穿刺器于腹部建立手术通道,插入腹腔镜到达胃部外侧,随后插入胃镜,胃镜到达胃部内侧病变部位,胃镜将照射于病灶部位并在病灶部位形成光斑区以完成病灶定位,此时调节腹腔镜直至寻到光斑区,即可利用腹腔镜对光斑区的病灶进行微创手术。然而由于现有的胃镜前端的光源与腹腔镜前端的光源光强相近,腹腔镜在寻找光斑区时,腹腔镜光源极易遮挡住光斑区而难以发现,且胃镜单光源投射性较差,光源难以穿透胃壁组成以在胃部表面形成明显的光斑区,同时现有的胃镜光源的发散角较大,导致光斑区过大,难以集中于病灶部位,导致腹腔镜手术的不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胃镜钳道内定位光源,该定位光源利用激光束定向性能和穿透性好的特性产生激光并从胃镜钳道中伸出配合胃镜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镜钳道内定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操作手柄和钳道管,钳道管的左端固定有定位光源,钳道管的右端插接于多功能操作手柄上;所述的多功能操作手柄由操作部和握持部组成,操作部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一侧设有开关按钮,操作部的顶部设有充电插口,操作部的壳体内固定有蓄电池和DC/AC模块,蓄电池与DC/AC模块连接且连接线路上设有微处理器,电量检测模块分别蓄电池和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和开关按钮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钳道管由插头管、渐变连接管、探入管和弯曲调节管组成,插头管上设有角度调节旋钮,弯曲调节管的管壁上下两侧对称固定有拉环,拉环上固定有牵拉钢丝,两根牵拉钢丝依次穿过探入管和渐变连接管并达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镜钳道内定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操作手柄和钳道管,钳道管的左端固定有定位光源,钳道管的右端插接于多功能操作手柄上;所述的多功能操作手柄由操作部和握持部组成,操作部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一侧设有开关按钮,操作部的顶部设有充电插口,操作部的壳体内固定有蓄电池和DC/AC模块,蓄电池与DC/AC模块连接且连接线路上设有微处理器,电量检测模块分别蓄电池和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和开关按钮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钳道管由插头管、渐变连接管、探入管和弯曲调节管组成,插头管上设有角度调节旋钮,弯曲调节管的管壁上下两侧对称固定有拉环,拉环上固定有牵拉钢丝,两根牵拉钢丝依次穿过探入管和渐变连接管并达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正已郭强万苹唐晓丹陈艳敏汤敏李霆娄兴旖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