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管关节结构桁架式喷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037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管关节结构桁架式喷头车,包括主支撑底架和摆动桁架;摆动桁架包括左桁架、中桁架和右桁架,中桁架安装在主支撑底架上,左桁架和右桁架左右对称设置在中桁架的左右两侧;左桁架和右桁架均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一节摆动桁架基节、多节折叠桁架节和一节尾节输水管;摆动桁架基节和折叠桁架节均是框形结构,上支撑管的两端均设有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下输水管的两端均设有包括内桶、外筒和封盖的连通过渡关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保证桁架整体强度的前提下实现降低桁架的整体重量、进而实现降低功耗,能够实现桁架的快速展开与收纳、进而实现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的快速转场操作,特别适用于大型农场的喷灌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管关节结构桁架式喷头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桁架式喷头车,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卷盘式喷灌机的、可折叠管关节结构桁架式喷头车,属于喷灌设备装备

技术介绍
喷灌是利用喷头等专用设备把有压力水喷洒到空中,形成水滴落到地喷灌面和作物表面的灌溉方法,喷灌机又称喷灌机具、喷灌机组,即喷灌所采用的专用设备。卷盘式喷灌机是行喷式喷灌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将牵引PE管缠绕在绞盘上、利用变速箱带动绞盘旋转,并牵引喷头车自动移动和喷洒的灌溉机械,卷盘式喷灌机能够灌溉大面积的农田,也可以根据喷头控制喷水量的大小,以满足使用者对喷灌水量的不同要求,是农田节水灌溉通常选用的喷灌设备。卷盘式喷灌机通常主要包括底架、卷盘、PE管、变速箱和喷头车,变速箱降速后带动链条传动产生较大的扭矩力驱动绞盘转动、从而实现PE管的自动回收,同时高压水流经PE管直送到喷头车的喷头处,喷头均匀地将高压水流喷洒到作物上空、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降落,并随着PE管的移动而不间歇地进行喷洒作业。桁架式卷盘喷灌机是将桁架安装在喷头车上、并通过安装在桁架上的多个喷头来取代喷枪完成喷灌作业的卷盘喷灌机,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相对于传统的喷枪式卷盘喷灌机可以实现较低的喷灌高度、贴近作物进行喷灌,而且桁架式卷盘喷灌机工作时喷灌水压力相对较低、能源消耗相对较小,同时喷灌水对农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强度较小,另外,多个喷头的喷洒水滴小、水分布均匀度相对高、受风力影响小,因此对于小麦、大豆、蔬菜等低矮大田作物的喷灌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但现有的小型的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的桁架总长度通常为10~20米、中型的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的桁架总长度通常为20~30米、大型的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的桁架总长度通常为30~45米,为保证较长的桁架的整体强度,往往采用钢丝牵拉的、纵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的框架结构,但框架结构整体重量较大,且框架结构的桁架通常通过大体积大重量的支架支撑固定在喷头车上。一方面,由于喷头车通常是回退牵引力来自PE管的两轮结构,且喷头车的回退牵引力受地面平整度的影响、牵引力不均匀,因此大体积大重量的桁架会使喷头车整车的重量增大、稳定性降低,不仅需要更大的牵引力、功耗增加,而且行走时还易造成对农作物的过分碾压;另一方面,为了便于运输,现有的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的钢丝牵拉框架结构的桁架多为多节拆装结构,然而拆装钢丝牵拉框架结构的桁架及喷灌管道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拆装效率低,无法实现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的快速转场操作;再一方面,现有的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的喷灌高度通常是根据农作物的高矮在喷灌作业前人为进行调节桁架距离地面的高度,而喷灌过程中无法实现调节,针对农田不同区域内栽种不同高度的农作物的情况,则无法实现自动调节,进而会影响喷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管关节结构桁架式喷头车,能够在保证桁架整体强度的前提下实现降低桁架的整体重量、进而实现降低功耗,能够实现桁架的快速展开与收纳、进而实现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的快速转场操作,特别适用于大型农场的喷灌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可折叠管关节结构桁架式喷头车包括主支撑底架和摆动桁架;所述的主支撑底架的底部设有包括支撑轮架的多个支撑轮;所述的摆动桁架包括左桁架、中桁架和右桁架,中桁架安装在主支撑底架上,中桁架上设有可与卷盘式喷灌机的PE管的输出端连通连接的喷灌水输入主管路,左桁架和右桁架左右对称设置在中桁架的左右两侧;左桁架和右桁架均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一节摆动桁架基节、多节折叠桁架节和一节尾节输水管;摆动桁架基节和折叠桁架节均包括上支撑管、下输水管和管间刚性支撑,多件管间刚性支撑固定连接在平行设置的上支撑管和下输水管之间形成整体框形结构,且摆动桁架基节和多节折叠桁架节的高度尺寸沿自内向外的展开方向依次递减设置;上支撑管的两端均设有铰接轴竖直设置的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下输水管和尾节输水管上均设有与内腔连通设置的喷灌喷头;下输水管的两端均设有竖直设置的连通过渡关节,连通过渡关节包括内桶、外筒和封盖;内桶是具有桶底的桶型结构,内桶上沿其径向方向设有贯穿桶壁的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沿桶壁上下对置设置、且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外筒配合套接安装在内桶上、且内桶与外筒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外筒对应内桶的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上下设置为两件,对应入水孔Ⅰ的外筒上设有入水孔Ⅱ,对应出水孔Ⅰ的外筒上设有出水孔Ⅱ,上下两件外筒分别与相邻的两件下输水管的端部密闭固定连接、且入水孔Ⅱ和出水孔Ⅱ分别正对相邻的两件下输水管的端部,两件外筒中的其中一件与内桶周向定位连接,摆动桁架基节内侧端的上支撑管的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与中桁架连接,摆动桁架基节内侧端的下输水管的连通过渡关节与中桁架连接、且入水孔Ⅱ正对喷灌水输入主管路;封盖密闭固定安装在桶型结构的内桶的桶口位置;尾节输水管的外侧端封闭、内侧端与最外侧的折叠桁架节的下输水管的连通过渡关节连接,尾节输水管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斜拉杆,斜拉杆的端部与最外侧的折叠桁架节的上支撑管的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主支撑底架上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包括动力源和控制器;摆动桁架基节与中桁架之间、摆动桁架基节与折叠桁架节之间、多节折叠桁架节之间、折叠桁架节末节与尾节输水管之间均设有摆动驱动机构,摆动驱动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电控装置包括摆动驱动控制回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主支撑底架上设有通过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泵站和液压控制阀组,液压泵站和液压控制阀组分别与电控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摆动驱动机构是安装在上支撑管的铰接连接机构上的摆动驱动液压马达、或者是通过连杆安装在架节之间的摆动驱动液压缸,摆动驱动液压马达或摆动驱动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控制阀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主支撑底架底部的支撑轮至少包括一组同轴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主动轮,主动轮上同轴设有与动力源连接的主动轮驱动部件,主动轮驱动部件分别与电控装置的动力源和控制器电连接,电控装置还包括自行走控制回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同轴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主动轮上分别设有与动力源连接的主动轮驱动部件;电控装置的控制器分别与两套主动轮驱动部件电连接,电控装置还包括转向控制回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主支撑底架上设有通过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泵站和液压控制阀组,液压泵站和液压控制阀组分别与电控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主动轮的主动轮驱动部件是主动轮驱动液压马达,主动轮驱动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控制阀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中桁架与主支撑底架之间、或者支撑轮的支撑轮架上设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与电控装置的动力源和控制器电连接,电控装置还包括喷灌高度控制回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主支撑底架上设有通过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泵站和液压控制阀组,液压泵站和液压控制阀组分别与电控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升降调节机构是升降调节液压缸,升降调节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控制阀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主支撑底架底部、或者下输水管的底部设有模式识别传感器,电控装置还包括喷灌高度识别判断回路,电控装置的控制器与模式识别传感器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喷灌喷头上均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管关节结构桁架式喷头车,包括主支撑底架和摆动桁架;主支撑底架的底部设有包括支撑轮架的多个支撑轮;摆动桁架包括左桁架、中桁架(1)和右桁架,中桁架(1)安装在主支撑底架上,中桁架(1)上设有可与卷盘式喷灌机的PE管的输出端连通连接的喷灌水输入主管路,左桁架和右桁架左右对称设置在中桁架(1)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左桁架和右桁架均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一节摆动桁架基节(2)、多节折叠桁架节(3)和一节尾节输水管(4);摆动桁架基节(2)和折叠桁架节(3)均包括上支撑管(5)、下输水管(6)和管间刚性支撑,多件管间刚性支撑固定连接在平行设置的上支撑管(5)和下输水管(6)之间形成整体框形结构,且摆动桁架基节(2)和多节折叠桁架节(3)的高度尺寸沿自内向外的展开方向依次递减设置;上支撑管(5)的两端均设有铰接轴竖直设置的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下输水管(6)和尾节输水管(4)上均设有与内腔连通设置的喷灌喷头;下输水管(6)的两端均设有竖直设置的连通过渡关节(7),连通过渡关节(7)包括内桶(71)、外筒(72)和封盖(73);内桶(71)是具有桶底的桶型结构,内桶(71)上沿其径向方向设有贯穿桶壁的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沿桶壁上下对置设置、且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外筒(72)配合套接安装在内桶(71)上、且内桶(71)与外筒(72)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外筒(72)对应内桶(71)的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上下设置为两件,对应入水孔Ⅰ的外筒(72)上设有入水孔Ⅱ,对应出水孔Ⅰ的外筒(72)上设有出水孔Ⅱ,上下两件外筒(72)分别与相邻的两件下输水管(6)的端部密闭固定连接、且入水孔Ⅱ和出水孔Ⅱ分别正对相邻的两件下输水管(6)的端部,两件外筒(72)中的其中一件与内桶(71)周向定位连接,摆动桁架基节(2)内侧端的上支撑管(5)的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与中桁架(1)连接,摆动桁架基节(2)内侧端的下输水管(6)的连通过渡关节(7)与中桁架(1)连接、且入水孔Ⅱ正对喷灌水输入主管路;封盖(73)密闭固定安装在桶型结构的内桶(71)的桶口位置;尾节输水管(4)的外侧端封闭、内侧端与最外侧的折叠桁架节(3)的下输水管(6)的连通过渡关节(7)连接,尾节输水管(4)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斜拉杆,斜拉杆的端部与最外侧的折叠桁架节(3)的上支撑管(5)的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管关节结构桁架式喷头车,包括主支撑底架和摆动桁架;主支撑底架的底部设有包括支撑轮架的多个支撑轮;摆动桁架包括左桁架、中桁架(1)和右桁架,中桁架(1)安装在主支撑底架上,中桁架(1)上设有可与卷盘式喷灌机的PE管的输出端连通连接的喷灌水输入主管路,左桁架和右桁架左右对称设置在中桁架(1)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左桁架和右桁架均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一节摆动桁架基节(2)、多节折叠桁架节(3)和一节尾节输水管(4);摆动桁架基节(2)和折叠桁架节(3)均包括上支撑管(5)、下输水管(6)和管间刚性支撑,多件管间刚性支撑固定连接在平行设置的上支撑管(5)和下输水管(6)之间形成整体框形结构,且摆动桁架基节(2)和多节折叠桁架节(3)的高度尺寸沿自内向外的展开方向依次递减设置;上支撑管(5)的两端均设有铰接轴竖直设置的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下输水管(6)和尾节输水管(4)上均设有与内腔连通设置的喷灌喷头;下输水管(6)的两端均设有竖直设置的连通过渡关节(7),连通过渡关节(7)包括内桶(71)、外筒(72)和封盖(73);内桶(71)是具有桶底的桶型结构,内桶(71)上沿其径向方向设有贯穿桶壁的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沿桶壁上下对置设置、且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外筒(72)配合套接安装在内桶(71)上、且内桶(71)与外筒(72)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外筒(72)对应内桶(71)的入水孔Ⅰ和出水孔Ⅰ上下设置为两件,对应入水孔Ⅰ的外筒(72)上设有入水孔Ⅱ,对应出水孔Ⅰ的外筒(72)上设有出水孔Ⅱ,上下两件外筒(72)分别与相邻的两件下输水管(6)的端部密闭固定连接、且入水孔Ⅱ和出水孔Ⅱ分别正对相邻的两件下输水管(6)的端部,两件外筒(72)中的其中一件与内桶(71)周向定位连接,摆动桁架基节(2)内侧端的上支撑管(5)的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与中桁架(1)连接,摆动桁架基节(2)内侧端的下输水管(6)的连通过渡关节(7)与中桁架(1)连接、且入水孔Ⅱ正对喷灌水输入主管路;封盖(73)密闭固定安装在桶型结构的内桶(71)的桶口位置;尾节输水管(4)的外侧端封闭、内侧端与最外侧的折叠桁架节(3)的下输水管(6)的连通过渡关节(7)连接,尾节输水管(4)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斜拉杆,斜拉杆的端部与最外侧的折叠桁架节(3)的上支撑管(5)的铰接连接机构和摆动角度限位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管关节结构桁架式喷头车,其特征在于,主支撑底架上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包括动力源和控制器;摆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涛刘培勇林恒刘念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