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田平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98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田平整机,包括动力机械和平整机,所述平整机设置于动力机械的后部,所述平整机包括竖直设置于动力机械上的两根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部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中部连接有液压油缸一,所述液压油缸一的底部铰接横梁,所述支撑立柱上分别铰接纵梁,所述纵梁上另一端连接上平衡架,所述上平衡架下方连接有下平衡架,所述上平衡架中间段下部和下平衡架中间段上部分别铰接平衡杆的两端,所述上平衡架的下部和下平衡架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下平衡架上远离动力机械一侧铰接有主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结构合理,平整效率高,保持水平效果好。

A New Paddy Field Leve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田平整机
本技术涉及水田平整机械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水田平整机。
技术介绍
社会的发展要求农业必须现代化,现代化的农业又必须以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为前提,而我国现实的农业生产中,依旧是人工密集型投入,特别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水田平整的时候,人工平整工作量巨大,一般采用水田平整机来操作。现有的水田平整机后部平整部分一般都具有升降功能,但是主耙长度较短,工作效率较低,加长主耙长度,机身运动又不方便,同时动力车身行走在不平整的地面上时,平整耙会随着车身倾斜,不能保持水平平整,平整效果不好,此外多为金属刚性连接,发生阻挡极易发生损坏,以上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水田平整机,结构合理,平整效率高,保持水平效果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水田平整机,包括动力机械和平整机,所述平整机设置于动力机械的后部,所述平整机包括竖直设置于动力机械上的两根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部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中部连接有液压油缸一,所述液压油缸一的底部铰接横梁,所述支撑立柱上分别铰接纵梁,所述纵梁上另一端连接上平衡架,所述上平衡架下方连接有下平衡架,所述上平衡架中间段下部和下平衡架中间段上部分别铰接平衡杆的两端,所述上平衡架的下部和下平衡架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下平衡架上远离动力机械一侧铰接有主耙,所述主耙上部铰接液压油缸一的活塞杆一端,所述主耙上两端分别连接有副耙,所述副耙上另一端连接有护耙,所述副耙铰接于主耙一端上部位置处,所述两侧副耙上靠近与主耙铰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端,所述两侧连接端分别铰接液压油缸二,所述液压油缸二上另一端均铰接主耙上部,所述下平衡架上向动力机械一侧延伸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设有滚轮,所述动力机械后部设有打浆机,所述打浆机内均匀设有打浆轮。作为改进,所述液压油缸一和横梁铰接位置处设有控制液压油缸一转动的驱动装置,可以控制平整机升降。作为改进,所述平衡杆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上平衡架和下平衡架的对应两侧,连接牢靠,下平衡架更易保持平衡。作为改进,所述弹簧分别设置连接上平衡架的下部四角和下平衡架的上部四角的对应位置处,四角均由弹簧设置,使得下平衡架可以应对不同方向的倾斜从而更易保持平衡。作为改进,所述滚轮设置于打浆机的上表面上,下平衡架发生升降转动时,滚轮都能支撑打浆机上表面不会产生刚性折弯,减少损伤。作为改进,所述护耙铰接副耙一端,且护耙和副耙铰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护耙触碰到路边坚硬物体时,扭转弹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机械损伤。作为改进,所述主耙、副耙和护耙下部均设有耙齿,平整效果更好。作为改进,所述横梁上设有向动力机械操作仓延伸的控制连杆,所述控制连杆端部设有控制液压油缸二的操作杆,操作杆设置在操作室后部,方便司机回头就可以操作两侧副耙的折叠打开。作为改进,所述打浆机上两侧分别设有液压油缸三,所述液压油缸三的活塞杆端分别连接打浆轮中心轴的两端,通过液压油缸三控制打浆轮升降,来满足不同土地的平整要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设置的下平衡架和主耙连接一体,当车身倾斜时,平衡架由于自重会保持自身的水平,上平衡架和下平衡架四角间的弹簧起到辅助调节的作用,使得即使路面不平,平整效果依然很好;设置的可折叠的副耙和护耙可以加长平整的工作距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的可升降的打浆机,适宜多种土地。整个设备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平整效果好,适宜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平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上平衡架和下平衡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动力机械,2、平整机,3、支撑立柱,4、横梁,5、液压油缸一,6、纵梁,7、上平衡架,8、下平衡架,9、平衡杆,10、弹簧,11、主耙,12、副耙,13、护耙,14、液压油缸二,15、支撑杆,16、滚轮,17、打浆机,18、打浆轮,19、耙齿,20、操作杆,21、液压油缸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新型水田平整机,包括动力机械1和平整机2,所述平整机2设置于动力机械1的后部,所述平整机2包括竖直设置于动力机械1上的两根支撑立柱3,所述支撑立柱3上部之间连接有横梁4,所述横梁4中部连接有液压油缸一5,所述液压油缸一5的底部铰接横梁4,所述支撑立柱3上分别铰接纵梁6,所述纵梁6上另一端连接上平衡架7,所述上平衡架7下方连接有下平衡架8,所述上平衡架7中间段下部和下平衡架8中间段上部分别铰接平衡杆9的两端,所述上平衡架7的下部和下平衡架8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下平衡架8上远离动力机械1一侧铰接有主耙11,所述主耙11上部铰接液压油缸一5的活塞杆一端,所述主耙11上两端分别连接有副耙12,所述副耙12上另一端连接有护耙13,所述副耙12铰接于主耙11一端上部位置处,所述两侧副耙12上靠近与主耙11铰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端,所述两侧连接端分别铰接液压油缸二14,所述液压油缸二14上另一端均铰接主耙11上部,所述下平衡架8上向动力机械1一侧延伸设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端部设有滚轮16,所述动力机械1后部设有打浆机17,所述打浆机17内均匀设有打浆轮18。所述液压油缸一5和横梁4铰接位置处设有控制液压油缸一5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平衡杆9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上平衡架7和下平衡架8的对应两侧,所述弹簧10分别设置连接上平衡架7的下部四角和下平衡架8的上部四角的对应位置处,所述滚轮16设置于打浆机17的上表面上,所述护耙13铰接副耙12一端,且护耙13和副耙12铰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所述主耙11、副耙12和护耙13下部均设有耙齿19,所述横梁4上设有向动力机械1操作仓延伸的控制连杆,所述控制连杆端部设有控制液压油缸二14的操作杆20,所述打浆机17上两侧分别设有液压油缸三21,所述液压油缸三21的活塞杆端分别连接打浆轮18中心轴的两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动力机械1装载平整机2行进,打浆机17在前打浆,为后面的平整提供更好的平整条件,液压油缸一5伸缩控制调节主耙11和地面的夹角,通过控制操作杆20来调节两侧副耙12的折叠,从而适应各种宽度的路面,液压油缸二14收缩控制调节副耙12的折叠,上平衡架7连接动力机械1,上平衡架7发生偏转时,下平衡架8在弹簧10缓冲下保护水平,保证平整效果。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田平整机,包括动力机械(1)和平整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机(2)设置于动力机械(1)的后部,所述平整机(2)包括竖直设置于动力机械(1)上的两根支撑立柱(3),所述支撑立柱(3)上部之间连接有横梁(4),所述横梁(4)中部连接有液压油缸一(5),所述液压油缸一(5)的底部铰接横梁(4),所述支撑立柱(3)上分别铰接纵梁(6),所述纵梁(6)上另一端连接上平衡架(7),所述上平衡架(7)下方连接有下平衡架(8),所述上平衡架(7)中间段下部和下平衡架(8)中间段上部分别铰接平衡杆(9)的两端,所述上平衡架(7)的下部和下平衡架(8)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下平衡架(8)上远离动力机械(1)一侧铰接有主耙(11),所述主耙(11)上部铰接液压油缸一(5)的活塞杆一端,所述主耙(11)上两端分别连接有副耙(12),所述副耙(12)上另一端连接有护耙(13),所述副耙(12)铰接于主耙(11)一端上部位置处,所述两侧副耙(12)上靠近与主耙(11)铰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端,所述两侧连接端分别铰接液压油缸二(14),所述液压油缸二(14)上另一端均铰接主耙(11)上部,所述下平衡架(8)上向动力机械(1)一侧延伸设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端部设有滚轮(16),所述动力机械(1)后部设有打浆机(17),所述打浆机(17)内均匀设有打浆轮(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田平整机,包括动力机械(1)和平整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机(2)设置于动力机械(1)的后部,所述平整机(2)包括竖直设置于动力机械(1)上的两根支撑立柱(3),所述支撑立柱(3)上部之间连接有横梁(4),所述横梁(4)中部连接有液压油缸一(5),所述液压油缸一(5)的底部铰接横梁(4),所述支撑立柱(3)上分别铰接纵梁(6),所述纵梁(6)上另一端连接上平衡架(7),所述上平衡架(7)下方连接有下平衡架(8),所述上平衡架(7)中间段下部和下平衡架(8)中间段上部分别铰接平衡杆(9)的两端,所述上平衡架(7)的下部和下平衡架(8)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下平衡架(8)上远离动力机械(1)一侧铰接有主耙(11),所述主耙(11)上部铰接液压油缸一(5)的活塞杆一端,所述主耙(11)上两端分别连接有副耙(12),所述副耙(12)上另一端连接有护耙(13),所述副耙(12)铰接于主耙(11)一端上部位置处,所述两侧副耙(12)上靠近与主耙(11)铰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端,所述两侧连接端分别铰接液压油缸二(14),所述液压油缸二(14)上另一端均铰接主耙(11)上部,所述下平衡架(8)上向动力机械(1)一侧延伸设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端部设有滚轮(16),所述动力机械(1)后部设有打浆机(17),所述打浆机(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伟刘松华曹霞初沈中娇
申请(专利权)人:南县伟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