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63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背板包括:基板,其上限定有透明显示区和正常显示区;第一绝缘层,设置在基板的一侧且具有多个开口;发光层,设置在开口中;第一电极,设置在发光层远离基板的一侧且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亚层和第二亚层,其中,发光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在第二亚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且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亚层是图案化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显示背板,由第一亚层和第二亚层组成第一电极,且透明显示区内第二亚层是图案化的,如此,保证透明显示区的透明显示效果,且提高局部透明显示屏的光学均一性。

Display backplane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制造领域,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器技术的发展,透明显示屏(TransparentDisplay)作为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应用而备受人们关注,该技术大大扩展了显示应用的场景和范围。透明显示屏,其本身具有一定程度上或一定区域内的穿透性,能够使观看者清楚地看见显示屏后方的背景。所以,透明显示屏适用于建筑物窗户、汽车车窗与商店橱窗等多种应用,除了原有的透明显示功能以外,还具有未来可能作为信息显示器的发展潜力,因而备受市场关注。而局部透明显示,是指在显示区分为正常显示区和透明显示区,然而在透明显示区还可设置摄像头等元件,从而极大地提高屏占比,实现全面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阶段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局部透明显示的瓶颈在于,整面蒸镀形成的阴极的透过率较低而会影响到的透明显示效果。目前常用阴极材料的厚度必须薄于20nm才能具有良好的光线穿透特性,但是,当阴极层很薄时常常会伴有断路或者金属容易氧化的技术问题出现,这些不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限定有透明显示区和正常显示区;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且具有多个开口;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中;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亚层和第二亚层,其中,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亚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并且,在所述透明显示区中,所述第二亚层是图案化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限定有透明显示区和正常显示区;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且具有多个开口;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开口中;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亚层和第二亚层,其中,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亚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并且,在所述透明显示区中,所述第二亚层是图案化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开口之间具有隔堤;在所述透明显示区中,所述隔堤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亚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显示区和所述正常显示区中,所述第一亚层为整层结构;在所述正常显示区中,所述第二亚层为整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层位于所述第二亚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层的厚度小于10nm,且所述第二亚层的厚度大于10n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总厚度为12~15n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亚层与所述第二亚层直接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显示区中,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二亚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孙阔庞暄赵艳艳白珊珊盖人荣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