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氢能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240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氢能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氢能储存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和中壳的外壁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内壳的外壁和中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液氮腔,所述内壳的内腔中设有氢气吸附剂,所述内壳的内壁上连接有缓冲层,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外壳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连接有换热管,所述压缩机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所述真空泵的上端设有与真空腔连接的真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不仅通过真空隔热、液氮制冷和压缩机制冷对内壳内的氢气进行低温储存,而且能够避免吸放氢气产生的应变直接作用于内壳,并且能够通过氢气吸附剂储存更多的氢气,实用性强。

A New Type of Hydrog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氢能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氢能储存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氢能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氢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氢的实用过程中,氢的存储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目前,各国科学家利用固态储氢技术的优势,开发出的金属氢化物固态储氢系统已投入商业应用。但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在循环吸放氢过程中会因体积的膨胀和收缩产生颗粒粉化的现象,堆积的细粉在吸氢过程中产生极大的内应力,该内应力若直接作用于储氢罐体内壁,将会导致罐壁发生应力应变;若应变过大,则容器会发生变形甚至破裂,引发安全事故,而我国现有的储存形式是气态和液态两种形式,气态储存量小、压力大,液态储存量大,但是液态由于始终解决不了自然蒸发问题,给运输和使用带来很大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氢能储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氢能储存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新型氢能储存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连接有中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和中壳的外壁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中壳的内壁上连接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外壁和中壳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氢能储存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连接有中壳(4),所述外壳(1)的内壁和中壳(4)的外壁之间形成真空腔(3),所述中壳(4)的内壁上连接有内壳(23),所述内壳(23)的外壁和中壳(4)的内壁之间形成液氮腔(22),所述液氮腔(22)内设有液氮,所述内壳(23)的内腔中设有氢气吸附剂,所述内壳(23)的内壁上连接有缓冲层(10),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有外壳盖(13),所述外壳盖(13)的内壁上连接有与中壳(4)匹配的中壳盖(11),所述中壳盖(11)的内壁上连接有与内壳(23)匹配的内壳盖(9),所述外壳盖(13)的上下两端分别插接有与内壳(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氢能储存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连接有中壳(4),所述外壳(1)的内壁和中壳(4)的外壁之间形成真空腔(3),所述中壳(4)的内壁上连接有内壳(23),所述内壳(23)的外壁和中壳(4)的内壁之间形成液氮腔(22),所述液氮腔(22)内设有液氮,所述内壳(23)的内腔中设有氢气吸附剂,所述内壳(23)的内壁上连接有缓冲层(10),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有外壳盖(13),所述外壳盖(13)的内壁上连接有与中壳(4)匹配的中壳盖(11),所述中壳盖(11)的内壁上连接有与内壳(23)匹配的内壳盖(9),所述外壳盖(13)的上下两端分别插接有与内壳(23)连接的进气管(14)和出气管(7),所述进气管(14)和出气管(7)之间连接有换热管(6),所述外壳(1)的外壁两侧分别设有压缩机(2)和真空泵(21),所述压缩机(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管(8)和下连接管(5),所述上连接管(8)套接在进气管(14)的上端,所述下连接管(5)套接在出气管(7)的下端,所述真空泵(21)的上端设有与真空腔(3)连接的真空管(20),所述外壳盖(13)的上端一侧插接有与内壳(23)连接的氢气管(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毅张明宇李健张昭盼黄孟阳杨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