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内孔的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17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底座、模管、模管固定装置、孔管、给料漏斗、浆料注入装置,在基座上安装有四个模管固定装置,在模管固定装置上端安装有夹紧螺母,夹紧螺母将外管固定在基座上,在基座的中心有一个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中安装有上端封闭的光滑管,光滑管上端穿过光滑管固定盘,在光滑管固定盘上有四个扇形开口以及在其外侧两端有两个手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带有内孔圆柱形锚固体试件的制作,这样制作的试件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能够有效减少试件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弱面加工弱面的影响,确保动态应力波在试件内的传播不受干扰。

An Anchor Solid Specimen Mould Device with Inner Hol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内孔的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岩体力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了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矿山对锚杆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对锚杆及其锚固体的力学性能及其变形等特性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各国煤矿开采逐渐向着深部发展,锚杆及锚固体的受力环境变得及其复杂,不仅受到高地应力、高温作用,还受到开挖引起的动力作用。这种作用往往直接导致锚杆及锚固体的失稳现象。要想实现在实验室对锚杆的研究,锚固体试件的制作变得尤为重要,试件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能否顺利完成。传统的试件主要是方形的居多,这是因为方形试件浇筑方便,直接使用通孔浇筑,后期将其一端进行封孔即可,这种试件主要用在静载作用下锚杆锚固体的特性研究。若使用动载荷时,这种后期封孔形成的弱面会影响应力波的传播,同时用于霍普金森压杆装置进行实验时无法将试件安装成轴心对称,影响实验结果正确性,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锚杆及锚固体在霍普金森压杆装置上进行相应的动力学试验,提出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它可以实现试件制作过程中没有任何弱面,还能够保证试件内孔与柱体试件同轴心,减少试验结果的误差。为了完成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它包括:底座、模管、模管固定装置、孔管、给料漏斗、浆料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上安装有四个管固定装置,在固定装置上端安装有夹紧螺母,夹紧螺母将模管固定在基座上,在基座的中心开有一个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中安装有上端封闭的孔管,孔管上端穿过孔管固定装置,在孔管固定装置中间有四个扇形通孔,在扇形通孔中穿入多节可拆卸导管;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管是由两个相互紧密扣合的半圆形管片组合而成,其上有一个模管夹紧装置,通过拧紧螺栓使得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紧密组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管固定装置上外侧有两个手柄,孔管固定装置内侧有四个同心固定杆,同心固定杆与第二通孔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试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模管管片对齐组合,夹紧模管夹紧装置,将模管放置在基座上与第一通孔同轴心,拧紧模管固定装置上的夹紧螺母。(b)将孔管下端通过基座上的第一通孔与基座底面齐平,上端固定在第二通孔内,将多节可拆卸式导管放置在模管内。(c)将混合搅拌好的浆料倒入给料漏斗,随着模管内浆液面的升高逐渐去掉一部分浆料导管,始终保持给料漏斗的高度不变,注浆时不断轻敲模管外侧,保证浆液均匀无气泡。(d)待到浆液快与孔管上端齐平时,去掉孔管固定装置,将模管剩余空间注满浆料。(e)将整个装置风干1~2d,从基座下侧抽出孔管,4~5d后取出试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的正向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的正向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的俯视图;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标号1为给料漏斗;标号2为孔管固定装置;标号3为手柄;标号4为模管夹紧装置;标号5为第一固定螺栓;标号6为模管;标号7为夹紧螺母;标号8为模管固定装置;标号9为底座;标号10为第一管片;标号11为第二通孔;标号12为第二管片;标号13为第二固定螺栓;标号14为多节拆卸式导管;标号15为孔管;标号16为第一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它包括:底座9、模管6、模管固定装置8、孔管15、浆料注入装置1、孔管固定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上安装有四个模管固定装置8,在固定装置8上端安装有夹紧螺母7,夹紧螺母7将模管6固定在基座9上,在基座的中心开有一个第一通孔16,在第一通孔16中安装有上端封闭的孔管15,孔管15上端穿过孔管固定装置2,在孔管固定装置2中间有四个扇形通孔,在扇形通孔中放置穿入多节可拆卸导管14。模管6是由两个相互紧密扣合第一管片10和第二管片12组合而成,其上有一个模管夹紧装置4,通过拧紧第一固定螺栓5使得第一管片10和第二管片12紧密组合在一起;孔管固定装置2上外侧有两个手柄3,孔管固定装置2内侧有四个同心固定杆,同心固定杆与第二通孔11相连;用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试件制作方法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试件制作方法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试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模管管片10、12对齐组合,夹紧模管夹紧装置4,将模管放置在基座9上与第一通孔同16轴心,拧紧模管固定装置8上的夹紧螺母7。(b)将孔管15下端通过基座上的第一通孔16与基座9底面齐平,上端固定在第一通孔16内,将可拆卸式导管14放置在模管6内。(c)将混合搅拌好的浆料倒入给料漏斗1,随着模管内浆液面的升高逐渐去掉一部分浆料导管14,始终保持给料漏斗的高度不变,注浆时不断轻敲模管外侧,保证浆液均匀无气泡。(d)待到浆液快与孔管上端齐平时,去掉孔管固定装置2,将模管6剩余空间注满浆料。(e)将整个装置风干1~2d,从基座9下侧抽出孔管15,4~5d后取出试件。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它包括:底座、模管、模管固定装置、孔管、给料漏斗、浆料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上安装有四个管固定装置,在固定装置上端安装有夹紧螺母,夹紧螺母将模管固定在基座上,在基座的中心开有一个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中安装有上端封闭的孔管,孔管上端穿过孔管固定装置,在孔管固定装置中间有四个扇形孔,在扇形通孔中放置多节可拆卸式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它包括:底座、模管、模管固定装置、孔管、给料漏斗、浆料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上安装有四个管固定装置,在固定装置上端安装有夹紧螺母,夹紧螺母将模管固定在基座上,在基座的中心开有一个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中安装有上端封闭的孔管,孔管上端穿过孔管固定装置,在孔管固定装置中间有四个扇形孔,在扇形通孔中放置多节可拆卸式导管。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管是由两个相互紧密扣合的半圆形管片组合而成,其上有一个模管夹紧装置,通过拧紧螺栓使得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紧密组合在一起。3.如权力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内孔的圆柱形锚固体试件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管固定装置上外侧有两个手柄,孔管固定装置内侧有四个同心固定杆,同心固定杆与第二通孔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宇殷志强常聚才庞冬冬贺凯张卓史文豹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