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090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架空板预留筋设置,将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架空板预留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梁侧模板拆除,架空板预留筋保护,上部结构施工;架空板施工,拆除底层顶板支撑,清理架空板预留筋,地垄墙植筋,地垄墙及架空板模板支设,架空板钢筋绑扎、焊接,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面层装修。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便,受力明确,有效保证结构安全,可有效节省工期,受力简洁,结构安全,可以解决基础底板与架空板一起浇筑时的支模问题,避免按常规方法施工时在基础梁上设置施工缝而影响基础安全,解决后置预制板施工方法无法解决的板端不能承受弯矩的问题。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Overhead Slab of Up-turning Beam Foundation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单体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大城市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许多建筑采取主楼和群楼,或多栋建筑的基础为整体筏板基础,且地下室设置多层,以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由于上部建筑的荷载不同,将造成整体基础的不同部位受力不一,可能造成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影响结构安全。为此,不同的设计师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解决基础底板受力不平衡的问题。架空板结构即是最为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通过高层区域设置架空板减轻自重、无地上结构或上部荷载较小的群楼区采取重度钢渣混凝土回填的方法,在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荷载进行平衡,以达到基础受力平衡的目的。现在需要解决基础底板与架空板一起浇筑时的支模问题,避免按常规方法施工时在基础梁上设置施工缝而影响基础安全,解决后置预制板施工方法无法解决的板端不能承受弯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施工方便、结构简洁、结构安全,可有效节省工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步骤1:架空板预留筋设置首先对参与基础受力的架空板进行受力分解,将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架空板预留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梁侧模板拆除,架空板预留筋保护,上部结构施工;步骤2:架空板施工拆除底层顶板支撑,清理架空板预留筋,地垄墙植筋,地垄墙及架空板模板支设,架空板钢筋绑扎、焊接,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面层装修。进一步地,所述架空板预留筋在基础梁两侧甩出的长度与架空板钢筋焊接所需要的长度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梁侧模板采用木模板,第一节安装至架空板预留下排筋以下。进一步地,施工采用的结构包括基础梁、地垄墙、架空板、架空区、架空板钢筋、基础底板、木枋、架空板预留筋、梁侧模板和梳子模板,所述基础梁的顶部预埋架空板预留筋,基础梁和基础底板浇注在一起,基础梁在基础底板顶面上进行吊模,所述架空板预留筋从两侧的梁侧模板上U型孔穿出,U型孔的缺口缝隙采用木枋遮挡,所述梁侧模板的其中一节上部采用梳子模板,所述基础梁的两侧设有地垄墙,地垄墙与架空板起浇筑,所述架空板上预埋架空板钢筋,架空板和基础底板之间形成架空区。进一步地,所述地垄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墙。进一步地,所述架空板预留筋和梁侧模板之间的缝隙采用海绵封堵。进一步地,所述架空板的底部支撑系统采用重量轻的短木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对参与基础受力的架空板进行受力分解,架空板受力钢筋通过与预埋钢筋焊接,传递架空板受弯时主筋的拉应力,同时在基础梁侧面设置混凝土墙,承受架空板边缘部位的剪力,施工方便,受力明确,有效保证结构安全。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由于先进行架空板预留筋设置,架空板后施工,不占用总工期的关键线路时间,可有效节省工期。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增加荷载较小,对采用架空板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整体设计方案影响较小。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受力简洁,结构安全,可以解决基础底板与架空板一起浇筑时的支模问题,避免按常规方法施工时在基础梁上设置施工缝而影响基础安全,解决后置预制板施工方法无法解决的板端不能承受弯矩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架空板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架空板预留筋设置正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架空板预留筋设置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架空板预留筋设置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架空板施工流程图。图中:1、基础梁;2、地垄墙;3、架空板;4、架空区;5、架空板钢筋;6、基础底板;7、木枋;8、架空板预留筋;9、梁侧模板;10、梳子模板;11、基础底板顶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施工采用的结构包括基础梁1、地垄墙2、架空板3、架空区4、架空板钢筋5、基础底板6、木枋7、架空板预留筋8、梁侧模板9和梳子模板10,基础梁1的顶部预埋架空板预留筋8,架空板受力钢筋通过与架空板预留筋8焊接,传递架空板3受弯时主筋的拉应力,基础梁1和基础底板6浇注在一起,基础梁1在基础底板顶面11上进行吊模,架空板预留筋8从两侧的梁侧模板9上U型孔穿出,U型孔的缺口缝隙采用木枋7遮挡,并将架空板预留筋8与梁侧模板9之间的缝隙用海绵等材料封堵,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梁侧模板9的其中一节上部采用梳子模板10,基础梁1的两侧设有地垄墙2,为增强架空板3端部的抗弯性能,承受架空板3边缘部位的剪力,地垄墙2与架空板3一起浇筑,架空板3上预埋架空板钢筋5,架空板3和基础底板6之间形成架空区4。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步骤1:架空板3预留筋设置,流程如图4。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架空板预留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模板拆除→预留筋保护→上部结构施工。在进行操作时,基础梁1、基础底板6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基础梁顶部预埋架空板预留筋8。考虑上部结构施工时现场操作方便和现场施工安全,架空板预留筋8在基础梁1两侧甩出的长度不宜过长,略大于后期施工时,架空板钢筋5焊接所需要的长度即可。基础梁1采用与基础底板6一次浇筑完成的方法施工,因此,架空板预留筋8需要在梁侧模板9上开孔穿出,基础梁1在基础底板顶面11进行吊模。为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梁侧模板9采用木模板,分两节安装:第一节安装至架空板3预留下排筋以下,上部采用双面“梳子”模板,即在带形模板两侧根据架空板预留筋8的位置、间距设置U型孔,钢筋在孔内穿过,U形孔缺口部分的缝隙用木枋7进行遮挡,并将架空板预留筋8与梁侧模板9之间的缝隙用海绵等材料封堵,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步骤2:架空板3施工,流程如图5。拆除底层顶板支撑→清理预留筋→地垄墙植筋→地垄墙及架空板模板支设→架空板钢筋绑扎、焊接→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面层装修。在进行操作时,待上部结构顶板具备拆模条件后拆除模板及支撑系统,进行架空板预留筋8的清理、除锈及基础底板的清理,并将基础梁1顶部架空板3厚度范围内按施工缝处理方法进行凿毛。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地垄墙2施工。由于架空板3端部除承受剪力作用外,尚承受部分基础梁1附近的弯矩,为此地垄墙2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并将竖向钢筋植入基础底板6内(也可在基础底板6施工时进行预埋),然后进行地垄墙2钢筋的绑扎。为增强架空板3端部的抗弯性能,地垄墙2与架空板3一起浇筑。地垄墙2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地垄墙2侧模和架空板3底模的支设。由于架空板3施工完成后,架空板3下部的模板及支撑系统无法拆除,永久留在架空区4因此,支撑系统采用重量轻的短木枋,要求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模板拼接的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两个步骤:步骤1:架空板(3)预留筋设置首先对参与基础受力的架空板(3)进行受力分解,将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架空板预留筋(8)安装,梁侧模板(9)安装,浇筑混凝土,梁侧模板(9)拆除,架空板预留筋(8)保护,上部结构施工;步骤2:架空板(3)施工拆除底层顶板支撑,清理架空板预留筋(8),地垄墙(2)植筋,地垄墙(2)及架空板模板支设,架空板钢筋绑扎、焊接,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面层装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两个步骤:步骤1:架空板(3)预留筋设置首先对参与基础受力的架空板(3)进行受力分解,将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架空板预留筋(8)安装,梁侧模板(9)安装,浇筑混凝土,梁侧模板(9)拆除,架空板预留筋(8)保护,上部结构施工;步骤2:架空板(3)施工拆除底层顶板支撑,清理架空板预留筋(8),地垄墙(2)植筋,地垄墙(2)及架空板模板支设,架空板钢筋绑扎、焊接,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面层装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板预留筋(8)在基础梁(1)两侧甩出的长度与架空板钢筋(5)焊接所需要的长度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侧模板(9)采用木模板,第一节安装至架空板(3)预留下排筋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采用的结构包括基础梁(1)、地垄墙(2)、架空板(3)、架空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峰田申路希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