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灌浆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浆设备,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灌浆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属于混凝土灌浆设备应用
技术介绍
灌浆设备在建筑施工工作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灌浆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在建筑地基施工时,对建筑地基上的指定位置进行灌送混凝土浆料,来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保证建筑施工的牢固性和安全性。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灌浆设备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灌浆设备在使用时费时费力,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底,且对建筑地基的指定位置进行灌浆的工作精度低,且灌浆设备可被调节的灵活性差、可被调节的范围很小,灌浆设备的工作的范围、区间小,且灌浆设备对建筑地基进行大面积灌浆、铺浆时,灌浆不够均匀、全面,灌浆的工作质量差,且灌浆设备的灌浆筒在移动时的抖动幅度很大,工作的稳定性差,易使混凝土浆料抖洒四处飞溅,导致混凝土浆料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灌浆设备在使用时费时费力,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底,且对建筑地基的指定位置进行灌浆的工作精度低,且灌浆设备可被调节的灵活性差、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灌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装台(1)、传动盘(2)、浆料箱(3)、通浆管(4)和灌浆筒(6),所述滑装台(1)上方安装有传动盘(2),且所述滑装台(1)一侧设置有浆料箱(3),所述浆料箱(3)一端贯穿设置有通浆管(4),且所述传动盘(2)一端下方设置有灌浆筒(6),所述通浆管(4)一端贯穿连接到灌浆筒(6)内部;其中,所述滑装台(1)上方设置有内套台(7),且所述内套台(7)下方设置有底接框(8),所述内套台(7)两端均嵌设有轨道(9);所述通浆管(4)由若干个中空圆柱形结构的塑胶分管(401)连接组成;所述传动盘(2)中部设置有滑盘(14),且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灌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装台(1)、传动盘(2)、浆料箱(3)、通浆管(4)和灌浆筒(6),所述滑装台(1)上方安装有传动盘(2),且所述滑装台(1)一侧设置有浆料箱(3),所述浆料箱(3)一端贯穿设置有通浆管(4),且所述传动盘(2)一端下方设置有灌浆筒(6),所述通浆管(4)一端贯穿连接到灌浆筒(6)内部;其中,所述滑装台(1)上方设置有内套台(7),且所述内套台(7)下方设置有底接框(8),所述内套台(7)两端均嵌设有轨道(9);所述通浆管(4)由若干个中空圆柱形结构的塑胶分管(401)连接组成;所述传动盘(2)中部设置有滑盘(14),且所述滑盘(14)一端下方设置有链框(15),所述滑盘(14)上设置有电机二(16),且所述电机二(16)上方转动连接有转盘(17),所述转盘(17)上方套设有电机三(19),且所述电机三(19)通过齿轮(13)转动连接有翻架(18),所述翻架(18)上方设置有电机四(21),且所述电机四(21)通过齿轮(13)转动连接有液压泵二(20),所述液压泵二(20)内部一端贯穿设置有液压杆(10),所述液压杆(10)一端下方垂直设置有液压泵一(5),且所述液压泵一(5)内部下方也设置有液压杆(10),所述液压杆(10)下方设置有电机一(11),且所述灌装筒(6)设置在电机一(11)下方;其中,所述链框(15)内部套设有同步链条(24),且所述同步链条(24)一端与滑盘(14)一端连接;所述液压泵二(20)上方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套框(23),且所述套框(23)一端贯穿套设有伸滑柱(22),所述伸滑柱(22)与液压泵二(20)上的液压杆(10)呈平行设置,且伸滑柱(22)一端通过连杆与液压泵二(20)上的液压杆(10)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轨道(9)上均套设有若干个电机五(25),且所述轨道(9)两端均设置有内凹的轨槽(26);其中,若干个所述电机五(25)顶部均连接到滑盘(14)底部,且若干个所述电机五(25)底部均对称设置有凸块,且凸块内侧均设置有转轮(2501);所述灌浆筒(6)两端下方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座(28),若干个所述连接座(28)中均贯穿安装有螺栓(29);所述底接框(8)两端上方均设置有电机六(30),且所述电机六(30)上方等间距设置栓板(31),所述底接框(8)下方设置有底座(32),且所述底座(32)两端均设置有竖支杆(33),所述竖支杆(33)上方设置竖支杆(33)上方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夹框(34),且所述夹框(34)之间两端均垂直设置有横支杆(35),所述夹框(34)中设置有与电机六(30)相匹配的活动槽(38);所述电机六(30)上套设有滚动带(36),且电机六(30)通过滚动带(36)与内套台(7)、传动盘(2)和灌浆筒(6)均呈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灌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台(7)两端均设置有与轨道(9)相匹配的安放槽(27),且轨道(9)两端均通过螺栓(29)与安放槽(27)两端固定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东,马成,王敏,张洋,潘玉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同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