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63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采用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对复合微生物发酵菌进行发酵培养;该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玉米芯粉、草炭土、豆粕、轻质炭酸钙、黄芪、女贞子、刺五加、葛根、青蒿、葡萄籽和槲寄生;复合微生物发酵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扣囊拟内孢菌、绿色木霉、嗜热侧孢霉、植物乳杆菌、黑曲霉混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化农业带来的土壤肥力减退、生态破坏等问题,从而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情况下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出,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A Nitrogen Fixation Bacterial Agent Containing Active Endogenous Nitrogen Fixation Mediu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沿袭着石化农业的农业发展道路。所谓石化农业是一种通过化肥、农药以及农用机械的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的农业耕作方式,它不仅能够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能够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但是,这种石化农业存在着很多弊病:第一,石化农业会使土地肥力逐渐减退、土壤板结,进而使土地沙碱化、无法再耕作;第二、石化农业会使土壤中和植物中的微生物品种大幅减少、降低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而使生态链遭到破坏;第三,石化农业中所使用的农药会降低食品的安全性,进而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由此可见,提供一种能够替代或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的有机肥料,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化农业带来的土壤肥力减退、生态破坏等问题,从而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情况下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出,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采用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对复合微生物发酵菌进行发酵培养;该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玉米芯粉、草炭土、豆粕、轻质炭酸钙、黄芪、女贞子、刺五加、葛根、青蒿、葡萄籽和槲寄生;其各组分的重量比为:玉米芯粉,20~35重量份;草炭土,5~20重量份;豆粕,5~15重量份;轻质炭酸钙,1~5重量份;黄芪,0.5~0.8重量份;女贞子,0.4~0.6重量份;刺五加,0.5~0.9重量份;葛根,0.4~0.6重量份;青蒿,0.4~0.6重量份;葡萄籽,0.1~0.5重量份;槲寄生,0.2~0.5重量份;复合微生物发酵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扣囊拟内孢菌、绿色木霉、嗜热侧孢霉、植物乳杆菌、黑曲霉按照以下比例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地衣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啤酒酵母,10~20重量份;扣囊拟内孢菌,10~20重量份;绿色木霉,10~20重量份;嗜热侧孢霉,20~30重量份;植物乳杆菌,10~20重量份;黑曲霉,10~20重量份。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发酵培养为固体发酵。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采用了几味中药作为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提高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发挥,又使其所培养出的活性益生菌的活性高于其它培养基培养出的活性益生菌;当该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用作有机肥料时,中药与活性益生菌的协同作用能够使土壤中的氮、磷、钾分解固定在作物的根部,进而提高肥效。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化农业带来的土壤肥力减退、生态破坏等问题,从而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情况下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出,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采用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对复合微生物发酵菌进行发酵培养;该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玉米芯粉、草炭土、豆粕、轻质炭酸钙、黄芪、女贞子、刺五加、葛根、青蒿、葡萄籽和槲寄生;其各组分的重量比为:玉米芯粉,20~35重量份;草炭土,5~20重量份;豆粕,5~15重量份;轻质炭酸钙,1~5重量份;黄芪,0.5~0.8重量份;女贞子,0.4~0.6重量份;刺五加,0.5~0.9重量份;葛根,0.4~0.6重量份;青蒿,0.4~0.6重量份;葡萄籽,0.1~0.5重量份;槲寄生,0.2~0.5重量份;其中,复合微生物发酵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扣囊拟内孢菌、绿色木霉、嗜热侧孢霉、植物乳杆菌、黑曲霉按照以下比例关系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地衣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啤酒酵母,10~20重量份;扣囊拟内孢菌,10~20重量份;绿色木霉,10~20重量份;嗜热侧孢霉,20~30重量份;植物乳杆菌,10~20重量份;黑曲霉,10~20重量份。具体地,所述的发酵培养为固体发酵。本专利技术的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采用了几味中药作为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提高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发挥,又使其所培养出的活性益生菌的活性高于其它培养基培养出的活性益生菌;当该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用作有机肥料时,中药与活性益生菌的协同作用能够使土壤中的氮、磷、钾分解固定在作物的根部,进而提高肥效。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化农业带来的土壤肥力减退、生态破坏等问题,从而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情况下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业产出,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其特征在于,采用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对复合微生物发酵菌进行发酵培养;该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玉米芯粉、草炭土、豆粕、轻质炭酸钙、黄芪、女贞子、刺五加、葛根、青蒿、葡萄籽和槲寄生;其各组分的重量比为:玉米芯粉,20~35重量份;    草炭土,5~20重量份;豆粕,5~15重量份;         轻质炭酸钙,1~5重量份;黄芪,0.5~0.8重量份;      女贞子,0.4~0.6重量份;刺五加,0.5~0.9重量份;    葛根,0.4~0.6重量份;青蒿,0.4~0.6重量份;      葡萄籽,0.1~0.5重量份;槲寄生,0.2~0.5重量份;复合微生物发酵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扣囊拟内孢菌、绿色木霉、嗜热侧孢霉、植物乳杆菌、黑曲霉按照以下比例关系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    地衣芽孢杆菌,10~20重量份;啤酒酵母,10~20重量份;        扣囊拟内孢菌,10~20重量份;绿色木霉,10~20重量份;        嗜热侧孢霉,20~30重量份;植物乳杆菌,10~20重量份;      黑曲霉,10~2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固氮菌剂,其特征在于,采用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对复合微生物发酵菌进行发酵培养;该含中药活性内生固氮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玉米芯粉、草炭土、豆粕、轻质炭酸钙、黄芪、女贞子、刺五加、葛根、青蒿、葡萄籽和槲寄生;其各组分的重量比为:玉米芯粉,20~35重量份;草炭土,5~20重量份;豆粕,5~15重量份;轻质炭酸钙,1~5重量份;黄芪,0.5~0.8重量份;女贞子,0.4~0.6重量份;刺五加,0.5~0.9重量份;葛根,0.4~0.6重量份;青蒿,0.4~0.6重量份;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韩绍校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