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544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套筒,其应用于螺栓,所述安装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内壁面具有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用于连接所述螺栓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用于连接扭矩扳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套筒,通过套筒本体与螺栓的外周面连接,使得螺栓无需开设内六角,改变螺栓的安装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了螺栓的整体性能,降低螺栓疲劳断裂的风险。同时,减少螺栓的生产工序和生产周期,有效降低了螺栓的制造成本。

Installation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套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套筒。
技术介绍
风能作为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类型之一,风力发电不仅在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也在经济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中扮演了重要作用。风力发电机主主要有塔筒、整机及叶片三个部分组成,叶片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叶片螺栓用于连接叶片与轮毂。叶片螺栓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考虑到安装,叶片螺栓1’的一端都会有内六角11’,而叶片螺栓1’中具有内六角11’的位置正好就是叶片螺栓1’与螺母紧固的位置,由于叶片在运行过程中所承受的是变向载荷,叶片螺栓1’在受到变载力后,此处位置是最容易造成断裂。且叶片都是在将近百米的高空运行,一旦叶片螺栓1’断裂,很难进行更换,且更换费用成本巨大。同时,叶片螺栓1’在加工内六角11’采用温镦加热工艺,对于原材料的直径大小、模具的大小、内六角11’的大小深度、加热时的温度高低、冷却后的收缩等都会影响到产品的最终长度,不易控制。同时,叶片螺栓1’在挤压成型时,内六角11’处的外螺纹会产生变形,影响到螺纹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易造成螺栓断裂,更换费用成本巨大等缺陷,提供一种安装套筒。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安装套筒,其应用于螺栓,其特点在于,所述安装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内壁面具有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用于连接所述螺栓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用于连接扭矩扳手。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套筒本体与螺栓的外周面连接,使得螺栓无需开设内六角,改变螺栓的安装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了螺栓的整体性能,降低螺栓疲劳断裂的风险。同时,减少螺栓的生产工序和生产周期,有效降低了螺栓的制造成本。较佳地,所述套筒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相连通,所述安装套筒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连接于所述套筒本体并能够在所述通孔内滑移,以使所述锁紧件能够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或者缩回至所述通孔内。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锁紧件对扭矩扳手能够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从而有效加强了安装套筒与扭矩扳手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避免了在安装螺栓的过程中安装套筒与扭矩扳手之间产生脱离现象,大大提高了螺栓在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较佳地,所述锁紧件包括依次安装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球销、弹簧和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连接于所述套筒本体,所述弹簧压设于所述球销的顶部和所述紧固螺钉之间,所述球销的底部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锁紧件安装非常方便,且锁紧件结构简单。较佳地,所述通孔的内壁面的底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通孔的径向方向延伸凸起,所述球销穿过并抵靠于所述限位部。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限位部能够球销的滑移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避免球销在使用的过程中掉落出通孔,提高了锁紧件的稳定可靠性。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槽底具有内平面部,所述内螺纹部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内平面部。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螺栓的端面将会紧密贴合于内平面部上,实现面与面的接触,在安装过程中有效加强对螺栓的作用力,提高了安装效率,且大大减小对螺栓的端面造成的损坏。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内壁面具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位于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内平面部之间,且所述过渡部沿所述内螺纹部的径向方向向内凹陷。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过渡部方便于对内螺纹部的加工制造,同时,确保在安装螺栓时安装套筒与螺栓的受力点是内平面部与螺栓的端面之间,而非内外螺纹间的预紧,从而有效避免了内外螺纹间的磨损,安装结束后也能顺利旋出安装套筒。较佳地,所述过渡部的直径为所述内螺纹部的直径的1.1~1.2倍,所述过渡部的长度为所述内螺纹部的螺距的1.5倍。较佳地,所述内螺纹部的长度为所述内螺纹部的螺距的2~3倍。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缩短内螺纹部的旋合长度,以减少安装套筒与螺栓旋合时间,并有效防止在安装时对螺栓外周面上外螺纹的磨损。较佳地,所述套筒本体的材料为碳合金钢。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从而减少在安装螺栓时的磨损,提高安装套筒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呈方形、花形或者六边形。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安装套筒,通过套筒本体与螺栓的外周面连接,使得螺栓无需开设内六角,改变螺栓的安装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了螺栓的整体性能,降低螺栓疲劳断裂的风险。同时,减少螺栓的生产工序和生产周期,有效降低了螺栓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叶片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叶片螺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套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叶片螺栓1’内六角11’套筒本体1限位部11第一连接凹槽2内螺纹部21内平面部22过渡部23第二连接凹槽3锁紧件4紧固螺钉41弹簧42球销43安装套筒10螺栓20扭矩扳手30叶片40预埋件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套筒10应用于螺栓20,该安装套筒10包括套筒本体1,套筒本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2和第二连接凹槽3,第一连接凹槽2的内壁面具有内螺纹部21,内螺纹部21用于连接螺栓20的外周面,第二连接凹槽3用于连接扭矩扳手30。第二连接凹槽3与扭矩扳手30连接,扭矩扳手30沿顺时针旋转时,将会带动套筒本体1一同旋转,第一连接凹槽2通过内螺纹部21与螺栓20的外周面上连接,使得套筒本体1的旋转将会带动螺栓20也一并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螺栓20能够拧入叶片40内并与预埋件50拧紧连接。在退出安装套筒10时,通过扭矩扳手30沿逆时针旋转,将会带动安装套筒10逆时针旋转,使得内螺纹部21退出螺栓20的外周面,从而实现螺栓20安装完成。通过套筒本体1与螺栓20的外周面连接,使得螺栓20无需开设内六角,完全不用考虑加工内六角工艺控制,改变螺栓20的安装方式,保证了螺栓20外螺纹不会产生变形,提高了外螺纹精度,从而有效提高了螺栓20的整体性能,降低螺栓20疲劳断裂的风险。且缺少内六角的影响,其钢印标记可以更为清晰地设置在螺栓20的端面上。同时,减少螺栓20的生产工序和生产周期,有效降低了螺栓20的制造成本。螺栓20安装在叶片40上都是在将近百米的高空运行,安装套筒10通过内螺纹部21与螺栓20连接,扭矩扳手30则是插入至安装套筒10的第二连接凹槽3内,为了防止在安装螺栓20的过程中防止安装套筒10与扭矩扳手30之间产生脱离现象。套筒本体1上可以开设有通孔,通孔与第二连接凹槽3相连通,安装套筒10还包括锁紧件4,锁紧件4连接于套筒本体1并能够在通孔内滑移,以使锁紧件4能够插入至第二连接凹槽3内或者缩回至通孔内。螺栓20在安装拧入叶片40时,扭矩扳手30插入至安装套筒10的第二连接凹槽3内,此时,锁紧件4插入至第二连接凹槽3内并抵靠于扭矩扳手30,使得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套筒,其应用于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内壁面具有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用于连接所述螺栓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用于连接扭矩扳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套筒,其应用于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内壁面具有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用于连接所述螺栓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用于连接扭矩扳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相连通,所述安装套筒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连接于所述套筒本体并能够在所述通孔内滑移,以使所述锁紧件能够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或者缩回至所述通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依次安装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球销、弹簧和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连接于所述套筒本体,所述弹簧压设于所述球销的顶部和所述紧固螺钉之间,所述球销的底部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的底部设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凯凯李晨晖王永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光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