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婉娴专利>正文

一种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51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包括瓶口结构,所述瓶口结构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瓶口结构的顶端卡接有塑料塞,所述瓶口结构的顶端套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瓶盖的内壁设置有塑料圈,所述塑料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齿。该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通过第一限位齿、第二限位齿和连杆的组合作用,将瓶盖和瓶口结构之间固定,在打开瓶盖时需要使用开瓶器插入第一通孔内,旋转开瓶器使得连杆断裂,从而接触瓶盖和瓶口结构之间的连接,从而在不损坏瓶盖的情况下将瓶盖打开,使得瓶盖回收利用只需要更换其内部的连接件结构即可。

An Anti-counterfeiting Liquor Bottle Cap that can be recycled many ti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
技术介绍
酒瓶盖作为包装的一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密封性,对酒起保护作用,这是瓶盖的最基本功能,也是生产厂家最容易做到的;二是美观性,作为包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小瓶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酒瓶盖在开启后就遭到破坏,从而使得酒瓶盖难以被回收利用,而国家每年产生的酒瓶盖有上百亿个,对于酒瓶盖如果不能有效的处理,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污染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具备可回收利用的优点,解决了市场上的酒瓶盖不便回收利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回收利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包括瓶口结构,所述瓶口结构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瓶口结构的顶端卡接有塑料塞,所述瓶口结构的顶端套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瓶盖的内壁设置有塑料圈,所述塑料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齿,所述连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包括瓶口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结构(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瓶口结构(1)的顶端卡接有塑料塞(3),所述瓶口结构(1)的顶端套接有瓶盖(4),所述瓶盖(4)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5),所述瓶盖(4)的内壁设置有塑料圈(6),所述塑料圈(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齿(8),所述连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齿(9),所述第一限位齿(8)卡接在第一凹槽(2)内,所述第二限位齿(9)卡接在第二凹槽(5)内,所述连杆(7)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瓶盖(4)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包括瓶口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结构(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瓶口结构(1)的顶端卡接有塑料塞(3),所述瓶口结构(1)的顶端套接有瓶盖(4),所述瓶盖(4)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5),所述瓶盖(4)的内壁设置有塑料圈(6),所述塑料圈(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齿(8),所述连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齿(9),所述第一限位齿(8)卡接在第一凹槽(2)内,所述第二限位齿(9)卡接在第二凹槽(5)内,所述连杆(7)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瓶盖(4)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次回收的防伪酒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数量为2-5个,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婉娴徐春
申请(专利权)人:方婉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