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409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模具本体上设有至少两根压边圈顶杆腿,对应每根所述压边圈顶杆腿分别设有顶杆,所述顶杆朝向所述压边圈顶杆腿的端面与压边圈顶杆腿之间设有弹性垫。依靠弹性垫的压缩来平衡公差积累引起的顶杆与压边圈顶杆腿之间的刚性接触间隙,使得不因顶杆位置发生变化导致顶杆与模具压边圈顶杆腿之间的接触间隙发生变化,从而保证压边圈受力平衡,保证产品质量。

Flexible ejector structure of draw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冲压拉延模,具体涉及一种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
技术介绍
在使用顶杆机构的拉延模中,多根顶杆作用于压边圈使其与凹模配合,从而将材料压紧。传统的顶杆与拉延模压边圈顶杆腿之间是刚性接触,模具顶杆数量2~40根不等。由于模具加工存在误差,机床气垫长时间受冲击压力产生凹坑,顶杆尺寸存在加工误差,以及顶杆长时间使用引起长度尺寸改变,机床顶杆与拉延模压边圈顶杆腿之间可能存在0~0.3mm间隙。而且顶杆每次使用时位置发生变化,导致每次生产重新装模时一部分顶杆与压边圈刚性接触就出现间隙,使得凹模与压边圈间隙状态不一致,压边圈对板材的压力不平衡,存在局部区域压强过大,而另一些区域压强过小的现象,即所谓的偏载。压强大的区域材料流动慢,引起开裂;压强小的区域材料流动快,发生起皱。生产过程中,因为拉延时材料流动的状态不均衡而引起拉延开裂、起皱、尺寸精度变化,每一次装模可能都需要重新调试模具,一方面极大地降低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增大了冲压产品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通过在顶杆与模具压边圈顶杆腿之间增设柔性部件,依靠柔性部件的压缩来吸收公差积累引起的刚性接触间隙,使得不因顶杆位置发生变化导致顶杆与模具压边圈顶杆腿之间的接触间隙发生变化,从而保证压边圈受力平衡,保证产品质量。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模具本体上设有至少两根压边圈顶杆腿,对应每根所述压边圈顶杆腿分别设有顶杆,其关键在于,所述顶杆朝向所述压边圈顶杆腿的端面与压边圈顶杆腿之间设有弹性垫。采用以上设计,通过在顶杆与顶杆腿之间设置弹性垫,通过顶压时弹性垫不同程度的压缩,从而弥补了各个顶杆与顶杆腿之间的间隙不一致的问题,顶杆的这一柔性结构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偏载现象,使得各个顶杆对模具压边圈的顶压力均衡,保证了每次装模后压边圈各部分受力状态一致,能够使压边圈与凹模对材料的夹持力一致,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压边圈顶杆腿上设有顶杆腿垫块,该顶杆腿垫块正对所述顶杆设置,该顶杆腿垫块与所述顶杆之间夹设有所述弹性垫。采用以上设计,顶杆腿垫块作为直接承受顶杆顶压力的部件,当发生尺寸变化时从而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弹性垫粘贴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的端面上或所述压边圈顶杆腿的自由端端面上。采用以上设计,弹性垫的安装简洁方便。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弹性垫的边缘沿着所述顶杆侧壁延伸以形成包覆套,该包覆套套设在所述顶杆侧壁上,该包覆套外设有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将所述包覆套与所述顶杆紧固相连。采用以上设计,便于弹性垫的牢固安装。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紧固机构为抱箍,该抱箍套设在所述包覆套外侧将其紧抱在所述顶杆上。采用以上设计,使弹性垫平整地贴合在顶杆端面上,安装牢固且易于更换。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的端部一体成型有膨大部,该膨大部与所述顶杆的连接部形成顶杆颈,所述包覆套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顶杆颈,所述抱箍套设在该顶杆颈处。采用以上设计,防止弹性垫滑脱。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顶杆上同轴心线地一体成型有环形台,该环形台靠近所述顶杆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的端面,该环形台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的端面形成压紧面,所述包覆套的自由端边缘落在该压紧面上;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紧固套筒,该紧固套筒套设在所述包覆套外,该紧固套筒与所述环形台的侧壁螺纹配合,该紧固套筒对应所述包覆套的一端向内缩口以形成压紧环,该压紧环将所述包覆套压紧在所述压紧面上。采用以上设计,弹性垫安装牢固,平整地贴合在顶杆端面,且易于更换。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顶杆与顶杆腿之间设置弹性垫,顶压时弹性垫不同程度的压缩,弥补了各个顶杆与顶杆腿之间的间隙不一致的问题,使得各个顶杆对模具压边圈的顶压力均衡,顶杆的这一柔性结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偏载问题,保证了每次装模后压边圈各部分受力状态一致,能够使压边圈与凹模对材料的夹持力一致,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同时也避免了刚性顶压冲击对顶杆和顶杆腿垫块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6为图5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部的放大图;图9为图8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在模具本体600上设有至少两根压边圈顶杆腿100,在该压边圈顶杆腿100的自由端设有顶杆腿垫块400,该顶杆腿垫块400与所述压边圈顶杆腿100通过螺栓700连接。对应每个所述顶杆腿垫块400分别设有顶杆200,所述顶杆200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400的端面与压边圈顶杆腿100之间设有弹性垫300。该弹性垫300设于所述顶杆腿垫块400朝向所述顶杆200的端面上,或者设于所述顶杆200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400的端面上。设置弹性垫300,使得所述顶杆200与所述顶杆腿垫块400之间为柔性接触,从而通过弹性垫300的不同压缩量,弥补不同的顶杆200与所述顶杆腿垫块400之间的间隙,从而平衡各个所述顶杆200对模具压边圈的顶压力。具体的,图2和3为弹性垫300粘贴在所述顶杆200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400的端面上的示意图。该弹性垫300可使用橡胶类材料,磨损后可更换。根据顶杆200与所述顶杆腿垫块400之间的间隙的不同,可选择合适厚度的弹性垫300。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垫300极限压缩状态下的厚度最好当大于顶杆200与顶杆腿垫块400之间的最大间隙,也即,顶压加载时弹性垫300均不达到极限位置为宜。例如,当间隙<0.3mm时,橡胶材料的弹性垫300厚度为3mm。实施例二如图4、5和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300的边缘沿着所述顶杆200侧壁延伸以形成包覆套310,该包覆套310通过紧固机构包覆在所述顶杆200侧壁上。具体地,所述紧固机构为抱箍500,该抱箍500套设在所述包覆套310外侧将其紧抱在所述顶杆200上。进一步地,在所述顶杆200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400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膨大部201,该膨大部20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顶杆200的径向尺寸,该膨大部201与所述顶杆200的连接部形成顶杆颈,所述包覆套310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顶杆颈,所述抱箍500套设在该顶杆颈处。这样可更方便地将包覆套310固定,防止滑脱。为方便安装和更换,所述弹性垫300与包覆套310可使用橡胶材料一体成型为杯状。通过松开或收拢抱箍500,可实现弹性垫300的更换。实施例三如图4、5和6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顶杆200上同轴心线地一体成型有环形台202,该环形台202靠近所述顶杆200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400的端面,,该环形台202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400的环形端面形成压紧面,所述包覆套310的自由端边缘落在该压紧面上。在所述包覆套310外套设有紧固套筒510,该紧固套筒510与所述环形台202的侧壁螺纹配合,该紧固套筒510对应所述包覆套310的一端向内缩口以形成压紧环511,该压紧环511将所述包覆套310压紧在所述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模具本体(600)上设有至少两根压边圈顶杆腿(100),对应每根所述压边圈顶杆腿(100)分别设有顶杆(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00)朝向所述压边圈顶杆腿(100)的端面与压边圈顶杆腿(100)之间设有弹性垫(3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模具本体(600)上设有至少两根压边圈顶杆腿(100),对应每根所述压边圈顶杆腿(100)分别设有顶杆(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00)朝向所述压边圈顶杆腿(100)的端面与压边圈顶杆腿(100)之间设有弹性垫(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顶杆腿(100)上设有顶杆腿垫块(400),该顶杆腿垫块(400)正对所述顶杆(200)设置,该顶杆腿垫块(400)与所述顶杆(200)之间夹设有所述弹性垫(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300)粘贴在所述顶杆(200)朝向所述顶杆腿垫块(400)的端面上或所述压边圈顶杆腿(100)的自由端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延模柔性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300)的边缘沿着所述顶杆(200)侧壁延伸以形成包覆套(310),该包覆套(310)套设在所述顶杆(200)侧壁上,该包覆套(310)外设有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将所述包覆套(310)与所述顶杆(200)紧固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延模柔性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发潘海洋赵聪
申请(专利权)人:联伟汽车零部件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