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及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030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及检测系统,涉及物质检测技术领域。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包括具有上下两层的盒体以及可打开和闭合的盖体,盒体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位于下层的第三盒体,第一盒体、第二盒体通过连接板与第三盒体活动连接,第一盒体、第二盒体能够合拢使第三盒体的顶部开口被封闭,且能够打开使第三盒体的顶部开口暴露。使用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可以放置多个试剂瓶,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水平打开后,可以对第三盒体内的反应板进行操作,而并拢后,可以使第三盒体内的反应板处于封闭状态下,直接在第三盒体内进行避光孵育,操作方便。

A Kit and Detection System for Bisphen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及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成分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及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双酚A(BisphenolA,BPA)常被用来合成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等材料,是制造塑料(奶)瓶、幼儿用的吸口杯、食品和饮料(奶粉)罐内侧涂层等的主要原料。BPA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常导致内分泌失调,诱发性早熟,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传统的BPA检测主要依赖质谱色谱技术,包括HPLC、GC、HPLC-MS/MS等,虽然这些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当往往需要繁琐的样品前处理以及昂贵的检测仪器。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可以采用试剂盒实现对双酚类物质的快速检测,利用BPA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与BPA结合,从而实现对BPA的定性、定量检测。在反应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避光孵育,一般的操作为采用锡箔纸包裹反应板进行避光孵育,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旨在改善双酚类物质检测不方便的问题。本实施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系统,旨在改善双酚类物质检测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包括具有上下两层的盒体以及可打开和闭合的盖体,盒体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位于下层的第三盒体,第一盒体、第二盒体通过连接板与第三盒体活动连接,连接板能够带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处于合拢状态和打开状态,合拢状态下,第三盒体的顶部开口被封闭,打开状态下,第三盒体的顶部开口暴露;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均设有固定软垫和插设在固定软垫中的若干个试剂瓶;第三盒体内设有可拆卸的反应板。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盒体内还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转轴、支撑转轴的支架、滑动连接在转轴上的两个卡板以及控制两个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张合件,两个卡板相对设置,且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与反应板的边框卡合的卡槽。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张合件包括分别套设在转轴两端的两个弹簧,每个弹簧均设置在两个卡板相互远离的位置上。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板间隔设有第一竖向折痕和第二竖向折痕,连接板被第一竖向折痕和第二竖向折痕分隔成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第一盒体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的上层位置,第二盒体固定连接在第三板体的上层位置,第三盒体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的下层位置。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板沿上下层的分界线还设有横向折痕,横向折痕从连接板的左边缘延伸至右边缘。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反应板上设有可分离的盖板,盖板靠近与反应板的一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封闭反应板上的微孔的盖塞。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盖塞包括具有容腔的柱体和设置在柱体端部的塞头,塞头开设有与柱体容腔连通的通孔,且塞头与反应板上的微孔适配,用于封闭微孔。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盖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提拉部,提拉部延伸至第三盒体外,盒体开设有供提拉部竖向位移的窗口,窗口沿第三盒体的顶部开口边缘竖向向下延伸。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反应板为96孔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使用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可以放置多个试剂瓶,多个试剂瓶可以盛装双酚类化合物溶液、双酚类化合物抗体溶液、洗涤液、稀释液、显色液、终止液等,实现多个试剂瓶的分别摆放,避免试剂瓶之间的挤压和摩擦。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以水平打开和并拢,使第三盒体暴露出来或者被封闭。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水平打开后,可以对第三盒体内的反应板进行操作,而并拢后,可以使第三盒体内的反应板处于封闭状态下,直接在第三盒体内进行避光孵育,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盒体的在合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盒体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反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三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试剂盒;100-盒体;110-第一盒体;120-第二盒体;130-第三盒体;131-窗口;132-转动机构;133-转轴;134-支架;135-卡板;136-张合件;137-卡槽;140-连接板;141-第一板体;142-第二板体;143-第三板体;A1-第一竖向折痕;A2-第二竖向折痕;B1-横向折痕;151-固定软垫;152-试剂瓶;153-反应板;154-盖板;155-盖塞;156-柱体;157-塞头;158-通孔;159-提拉部;200-盖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下两层的盒体以及可打开和闭合的盖体,所述盒体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位于下层的第三盒体,所述第一盒体、所述第二盒体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盒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能够带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处于合拢状态和打开状态,合拢状态下,所述第三盒体的顶部开口被封闭,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三盒体的顶部开口暴露;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内均设有固定软垫和插设在所述固定软垫中的若干个试剂瓶;所述第三盒体内设有可拆卸的反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下两层的盒体以及可打开和闭合的盖体,所述盒体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位于下层的第三盒体,所述第一盒体、所述第二盒体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盒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能够带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处于合拢状态和打开状态,合拢状态下,所述第三盒体的顶部开口被封闭,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三盒体的顶部开口暴露;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内均设有固定软垫和插设在所述固定软垫中的若干个试剂瓶;所述第三盒体内设有可拆卸的反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盒体内还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转轴、支撑所述转轴的支架、滑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的两个卡板以及控制两个所述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张合件,两个所述卡板相对设置,且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与所述反应板的边框卡合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件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两端的两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均设置在两个所述卡板相互远离的位置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类物质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间隔设有第一竖向折痕和第二竖向折痕,所述连接板被所述第一竖向折痕和所述第二竖向折痕分隔成第一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柱张杰李倬林吕呈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