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29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包括罐体和叶轮,所述罐体的内侧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叶轮装配架,且罐体的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电机腔和机轮腔,所述叶轮的上端和下端均一体成型有转动轴,且叶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叶轮装配架的内部,齿轮通过与其啮合的带有锥型齿的转动轴带动叶轮转动,通过在罐体内侧安装叶轮来起到带动合成乳液原料在罐体内流动,这是通过导液管和固体加料管开始缓慢向罐体内加入液体添加剂和固体添加剂,在添加过程中,合成乳胶的液面在叶轮的作用下成中心向下外侧向上的循环流动状态,添加剂会被均匀的加入到乳胶溶液中,这样就避免了添加剂计入合成乳液原料中出现结块等问题,影响后续的搅拌效果。

Synthetic emulsion raw material drop c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
本技术涉及乳液生产
,具体为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
技术介绍
合成树脂乳液涂料是以合成树脂乳液为粘结料,加入颜料、填料及各种助剂支撑的涂料,主要特性漆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碱性、耐洗刷性、防霉性、色彩柔和、易于翻新,令装饰性墙体历久如新,在对乳液原料进行制备前需要将多种添加剂按顺序和比例添加,由于部分添加剂需要在加入颜料前加入到原料中,固态添加剂在合成乳液原料中混合不均,会影响到添加颜料后的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包括罐体和叶轮,所述罐体的内侧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叶轮装配架,且罐体的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电机腔和机轮腔,所述叶轮的上端和下端均一体成型有转动轴,且叶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叶轮装配架的内部,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延伸至机轮腔内,且转动轴的下端开设有锥型齿,所述电机腔内嵌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端延伸至机轮腔内,且电极的上端套接有位于机轮腔内的齿轮,所述转动轴通过锥型齿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上侧壁的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导液管、固体加料管和出气阀,且罐体的下侧壁的中部开设有出料口。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加热套管,所述加热套管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开设有管接口。优选的,所述机轮腔的外侧壁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检修盖。优选的,所述检修盖的内侧壁的中部焊接有电机稳固垫,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嵌入于叶轮装配架侧壁内的轴承。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表面的下端均匀焊接有支撑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先将合成乳液通过导液管加入到罐体的内部,接通外部电源为电机供电,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与其啮合的带有锥型齿的转动轴带动叶轮转动,通过在罐体内侧安装叶轮来起到带动合成乳液原料在罐体内流动,这是通过导液管和固体加料管开始缓慢向罐体内加入液体添加剂和固体添加剂,在添加过程中,合成乳胶的液面在叶轮的作用下成中心向下外侧向上的循环流动状态,添加剂会被均匀的加入到乳胶溶液中,这样就避免了添加剂计入合成乳液原料中出现结块等问题,影响后续的搅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罐体、2固体加料管、3导液管、4出气阀、5加热套管、6管接口、7检修口、8检修盖、9叶轮装配架、10叶轮、11转动轴、12轴承、13锥型齿、14电机腔、15机轮腔、16齿轮、17电机、18电机稳固垫、19出料口、20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包括罐体1和叶轮10,罐体1的内侧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叶轮装配架9,且罐体1的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电机腔14和机轮腔15,叶轮10的上端和下端均一体成型有转动轴11,且叶轮10通过转动轴11转动连接于叶轮装配架9的内部,转动轴11的下端延伸至机轮腔15内,且转动轴11的下端开设有锥型齿13,电机腔14内嵌入有电机17,电机17的上端延伸至机轮腔15内,且电极17的上端套接有位于机轮腔15内的齿轮16,转动轴11通过锥型齿13与齿轮16相互啮合,电机17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叶轮装配架9向下倾斜,叶轮10为柱状叶轮,搅拌叶片较长,叶轮装配架9的高度和数量如图所示,且不仅为图中所示的高度和数量,具体装配高度和装配数量根据生产的罐体1容积和针对的用户人群决定,但叶轮装配架9的间隔不易太近,相邻的两个叶轮10搅动乳液时产生的液流会互相干扰,先将合成乳液通过导液管3加入到罐体1的内部,接通外部电源为电机17供电,通过电机17带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通过与其啮合的带有锥型齿13的转动轴11带动叶轮10转动,通过在罐体1内侧安装叶轮10来起到带动合成乳液原料在罐体1内流动,这是通过导液管3和固体加料管2开始缓慢向罐体1内加入液体添加剂和固体添加剂,在添加过程中,合成乳胶的液面在叶轮10的作用下成中心向下外侧向上的循环流动状态,添加剂会被均匀的加入到乳胶溶液中,这样就避免了添加剂计入合成乳液原料中出现结块等问题,影响后续的搅拌效果。具体而言,罐体1的上侧壁的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导液管3、固体加料管2和出气阀4,且罐体1的下侧壁的中部开设有出料口19。具体而言,罐体1的外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加热套管5,加热套管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开设有管接口6,利用水套炉向加热套管5注入热水,可对罐体1进行加热,必要时可以通过加热来提高内部合成乳液的分子活性。具体而言,机轮腔15的外侧壁开设有检修口7,检修口7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检修盖8,便于更换和维修电机17及齿轮16。具体而言,检修盖8的内侧壁的中部焊接有电机稳固垫18,转动轴11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嵌入于叶轮装配架9侧壁内的轴承12,轴承12为水泵等设备中常用的防水轴承。具体而言,罐体1的外表面的下端均匀焊接有支撑腿20。工作原理:当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合成乳液通过导液管3加入到罐体1的内部,接通外部电源为电机17供电,通过电机17带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通过与其啮合的带有锥型齿13的转动轴11带动叶轮10转动,通过在罐体1内侧安装叶轮10来起到带动合成乳液原料在罐体1内流动,这是通过导液管3和固体加料管2开始缓慢向罐体1内加入液体添加剂和固体添加剂,在添加过程中,合成乳胶的液面在叶轮10的作用下成中心向下外侧向上的循环流动状态,添加剂会被均匀的加入到乳胶溶液中,这样就避免了添加剂计入合成乳液原料中出现结块等问题,影响后续的搅拌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包括罐体(1)和叶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侧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叶轮装配架(9),且罐体(1)的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电机腔(14)和机轮腔(15),所述叶轮(10)的上端和下端均一体成型有转动轴(11),且叶轮(10)通过转动轴(11)转动连接于叶轮装配架(9)的内部,所述转动轴(11)的下端延伸至机轮腔(15)内,且转动轴(11)的下端开设有锥型齿(13),所述电机腔(14)内嵌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上端延伸至机轮腔(15)内,且电机(17)的上端套接有位于机轮腔(15)内的齿轮(16),所述转动轴(11)通过锥型齿(13)与齿轮(16)相互啮合,所述电机(17)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包括罐体(1)和叶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侧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叶轮装配架(9),且罐体(1)的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电机腔(14)和机轮腔(15),所述叶轮(10)的上端和下端均一体成型有转动轴(11),且叶轮(10)通过转动轴(11)转动连接于叶轮装配架(9)的内部,所述转动轴(11)的下端延伸至机轮腔(15)内,且转动轴(11)的下端开设有锥型齿(13),所述电机腔(14)内嵌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上端延伸至机轮腔(15)内,且电机(17)的上端套接有位于机轮腔(15)内的齿轮(16),所述转动轴(11)通过锥型齿(13)与齿轮(16)相互啮合,所述电机(17)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乳液原料滴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侧壁的从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宁田海水焦健高昊郝丽娟孙志勇闫树德田军赵通朱美娟吴斌华张道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衡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