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175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钛接头、一次性管路夹,所述一次性管路夹夹持在消毒瓶上部,所述钛接头放置于消毒瓶内部,所述消毒瓶上部设有消毒瓶瓶颈,所述消毒瓶瓶颈从上到下到下设置有封口膜、塑料分隔膜,所述塑料分隔膜中间位置还设置有保护孔,所述钛接头上部连接有腹膜透析管,所述钛接头下部连接有外接短管,所述一次性管路夹由上管路夹、下管路夹构成,所述上管路夹一端设有卡持脚,所述上管路夹、下管路夹闭合形成密封圈,整套装置改变了以往人力操作容易污染、费时费力的情况,使用方便,不易感染,安全性好。

A Disinfection Device for Titanium Joint of Peritoneal Dialysis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属于医疗领域。
技术介绍
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透析的永久留置性通路,由腹透导管、钛接头及外接短管三部分组成。腹膜透析SOP规定外接短管每6个月更换一次,更换短管的同时,需对钛接头进行浸泡消毒,如有腹膜炎、短管破损或接触短管末端等紧急情况则应立即更换外接短管,目前临床工作中,更换短管时,常规用手托固定,即护士、患者或家属用手托着50ml点尔康消毒瓶,将腹透管钛接头浸泡其中、消毒20min,需长时间保持同一位置,整个过程中钛接头完全被浸泡在消毒液面以下,钛接头不可露出消毒液面及消毒瓶口,更换短管整个过程中手及消毒瓶口不可触及钛接,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1.更换短管过程需30min,如采用手托固定,每次更换短管需要1名患者、家属或护士帮忙用手托着消毒瓶进行固定,耗费了一定的人力;2.稳定性较差,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且消毒瓶口敞开,稍不注意易致钛接头碰触消毒瓶口或露出消毒液面甚至是消毒液的翻洒;3.不便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改变了以往人力操作容易污染、费时费力的情况,使用方便,不易感染,安全性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钛接头、一次性管路夹,所述一次性管路夹夹持在消毒瓶上部,所述钛接头放置于消毒瓶内部,所述消毒瓶上部设有消毒瓶瓶颈,所述消毒瓶瓶颈从上到下到下设置有封口膜、塑料分隔膜,所述塑料分隔膜中间位置还设置有保护孔,所述钛接头上部连接有腹膜透析管,所述钛接头下部连接有外接短管,所述一次性管路夹由上管路夹、下管路夹构成,所述上管路夹一端设有卡持脚,所述上管路夹、下管路夹闭合形成密封圈。进一步而言,所述消毒瓶的底面直径为2.5cm,高度为3.5cm,所述消毒瓶内设有12ml-13ml消毒液,所述封口膜设置于消毒瓶瓶颈顶部,且所述封口膜一侧还连接有手撕部分。进一步而言,所述钛接头的直径为1-1.1cm,所述钛接头的长度为2.5-2.6cm。进一步而言,所述腹膜透析管的直径为0.4-0.5cm,所述密封圈的直径为0.5cm。进一步而言,所述保护孔的直径为1.2cm,所述塑料分隔膜上还设置有拉环。进一步而言,所述消毒瓶瓶颈外围还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一次性管路夹内部设有与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通过一次性管路夹将腹膜透析管夹持,将钛接头置于消毒瓶内进行消毒,有效替代了传统的人力操作,解决了以往人力操作容易污染、费时费力的问题,节约了人力,整体用于给钛接头消毒的装置均为一次性使用,不易感染,安全性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有效避免了钛接头与外界环境的碰触,稳定性较好,使用完成后直接拆开一次性管路夹即可,消毒效果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消毒瓶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一次性管路夹夹持状态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一次性管路夹分开状态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塑料分隔膜结构图。图中标号:1、消毒瓶;2、钛接头;3、一次性管路夹;4、消毒瓶瓶颈;5、封口膜;6、塑料分隔膜;7、保护孔;8、腹膜透析管;9、外接短管;10、上管路夹;11、下管路夹;12、卡持脚;13、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1、钛接头2、一次性管路夹3,所述一次性管路夹3夹持在消毒瓶1上部,所述钛接头2放置于消毒瓶1内部,通过一次性管路夹3将腹膜透析管8夹持,将钛接头2置于消毒瓶1内进行消毒,有效替代了传统的人力操作,解决了以往人力操作容易污染、费时费力的问题,节约了人力,所述消毒瓶1上部设有消毒瓶瓶颈4,所述消毒瓶瓶颈4从上到下到下设置有封口膜5、塑料分隔膜6,封口膜5用于保护消毒液,塑料分隔膜6用于防止消毒液外溅,所述塑料分隔膜6中间位置还设置有保护孔7,用于穿过钛接头2,所述钛接头2上部连接有腹膜透析管8,所述钛接头2下部连接有外接短管9,所述一次性管路夹3由上管路夹10、下管路夹11构成,所述上管路夹10一端设有卡持脚12,便于拆装,所述上管路夹10、下管路夹11闭合形成密封圈13,用于夹持腹膜透析管8。更具体而言,所述消毒瓶1的底面直径为2.5cm,高度为3.5cm,所述消毒瓶1内设有12ml-13ml消毒液,所述封口膜5设置于消毒瓶瓶颈4顶部,且所述封口膜5一侧还连接有手撕部分,便于操作,所述钛接头2的直径为1-1.1cm,所述钛接头2的长度为2.5-2.6cm,所述腹膜透析管8的直径为0.4-0.5cm,所述密封圈13的直径为0.5cm,所述保护孔7的直径为1.2cm,所述塑料分隔膜6上还设置有拉环,便于撕开塑料分隔膜6,所述消毒瓶瓶颈4外围还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一次性管路夹3内部设有与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便于一次性管夹3与消毒瓶1的连接,有效防止消毒过程中消毒液被污染。本技术改进于: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在使用时先使用一次性管路夹夹住腹膜透析管8,将消毒瓶瓶颈顶部的封口膜5撕掉,将钛接头插入塑料分隔膜6底部的消毒液内,拧上一次性管路夹3,保证消毒液不外洒,待消毒完成后,直接掰开一次性管路夹3,撕开塑料分隔膜6,将钛接头2取出完成消毒过程,避免了钛接头2与外界环境的碰触,通过一次性管路夹3将腹膜透析管8夹持,将钛接头2置于消毒瓶1内进行消毒,有效替代了传统的人力操作,解决了以往人力操作容易污染、费时费力的问题,节约了人力,整体用于给钛接头2消毒的装置均为一次性使用,不易感染,安全性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有效避免了钛接头2与外界环境的碰触,稳定性较好,使用完成后直接拆开一次性管路夹3即可,消毒效果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1)、钛接头(2)、一次性管路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管路夹(3)夹持在消毒瓶(1)上部,所述钛接头(2)放置于消毒瓶(1)内部,所述消毒瓶(1)上部设有消毒瓶瓶颈(4),所述消毒瓶瓶颈(4)从上到下到下设置有封口膜(5)、塑料分隔膜(6),所述塑料分隔膜(6)中间位置还设置有保护孔(7),所述钛接头(2)上部连接有腹膜透析管(8),所述钛接头(2)下部连接有外接短管(9),所述一次性管路夹(3)由上管路夹(10)、下管路夹(11)构成,所述上管路夹(10)一端设有卡持脚(12),所述上管路夹(10)、下管路夹(11)闭合形成密封圈(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1)、钛接头(2)、一次性管路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管路夹(3)夹持在消毒瓶(1)上部,所述钛接头(2)放置于消毒瓶(1)内部,所述消毒瓶(1)上部设有消毒瓶瓶颈(4),所述消毒瓶瓶颈(4)从上到下到下设置有封口膜(5)、塑料分隔膜(6),所述塑料分隔膜(6)中间位置还设置有保护孔(7),所述钛接头(2)上部连接有腹膜透析管(8),所述钛接头(2)下部连接有外接短管(9),所述一次性管路夹(3)由上管路夹(10)、下管路夹(11)构成,所述上管路夹(10)一端设有卡持脚(12),所述上管路夹(10)、下管路夹(11)闭合形成密封圈(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腹膜透析管钛接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瓶(1)的底面直径为2.5cm,高度为3.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磊姚宇游徐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