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患者用喂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17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患者用喂食器,包括喂食组件、调控组件和收缩组件,所述喂食组件包括传输管、塞盖、端口、控制管、套管、把手、连接杆和漏斗,所述漏斗位于所述传输管的底部,且与所述传输管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把手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且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抵触杆、密封块和调节帽,可以通过改变密封块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控制管内部的粗细,使得可以改变食量的输送大小,防止患者在进食时造成哽咽,通过设置有把手和连接杆,可以将喂食器稳定拿取,防止患者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达到了可改变进食量和稳定拿取的效果。

A feeder for medical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患者用喂食器
本技术属于喂食器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患者用喂食器。
技术介绍
喂食器是用于喂食的一种使用工具,可以将食物通过其进行传输,现已普遍使用于医疗领域,供不同的患者进行进食。原有的医疗患者用喂食器在使用时,虽然可以将食物传输到患者的口中,但由于无法改变食物量输送口的大小,导致时常出现患者在进食时造成哽咽的现象,从而在进食过程中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患者用喂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有的医疗患者用喂食器在使用时,虽然可以将食物传输到患者的口中,但由于无法改变食物量输送口的大小,导致时常出现患者在进食时造成哽咽的现象,从而在进食过程中感到不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患者用喂食器,包括喂食组件、调控组件和收缩组件,所述喂食组件包括传输管、塞盖、端口、控制管、套管、把手、连接杆和漏斗,所述漏斗位于所述传输管的底部,且与所述传输管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把手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且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所述控制管位于所述套管的顶部,且与所述套管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患者用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喂食组件(10)、调控组件(20)和收缩组件(30),所述喂食组件(10)包括传输管(11)、塞盖(12)、端口(13)、控制管(14)、套管(15)、把手(16)、连接杆(17)和漏斗(18),所述漏斗(18)位于所述传输管(11)的底部,且与所述传输管(11)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1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7),所述把手(16)位于所述连接杆(17)的外侧壁,且与所述连接杆(17)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15),所述控制管(14)位于所述套管(15)的顶部,且与所述套管(15)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管(14)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患者用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喂食组件(10)、调控组件(20)和收缩组件(30),所述喂食组件(10)包括传输管(11)、塞盖(12)、端口(13)、控制管(14)、套管(15)、把手(16)、连接杆(17)和漏斗(18),所述漏斗(18)位于所述传输管(11)的底部,且与所述传输管(11)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1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7),所述把手(16)位于所述连接杆(17)的外侧壁,且与所述连接杆(17)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15),所述控制管(14)位于所述套管(15)的顶部,且与所述套管(15)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管(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端口(13),所述塞盖(12)位于所述控制管(14)的左端,且与所述控制管(14)固定连接,所述调控组件(20)包括隔板(21)、抵触杆(22)、密封块(23)和调节帽(24),所述隔板(21)位于所述控制管(14)的前表面,且与所述控制管(14)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1)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所述调节帽(24),所述调节帽(24)与所述控制管(14)转动连接,所述抵触杆(22)位于所述控制管(14)的内侧壁,且与所述控制管(14)固定连接,所述抵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梅刘以年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