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16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包括外罩体、内罩体、底座、陶瓷骨架、防散固化网、防火网、防烫网和胶套,陶瓷骨架设有底部开口的燃烧腔,陶瓷骨架外壁上设有螺旋结构的凸条,凸条上与燃烧腔相连通的设有烟道散出口,陶瓷骨架底部可拆卸的设有托架,托架上设有防烫网,托架上设有一圈中空的支座,防火网固定在支座上,防火网和防烫网之间通过中空的支座相连通;防散固化网固定在陶瓷骨架的燃烧腔的顶部,防火网贴合设置在防散固化网的底部出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烫伤,采用循环加压烟设计,能够将产生的烟气回收再利用,提高了古中医理念:烟熏火燎为之灸,可见烟熏火燎二者兼备才可达到最佳艾灸效果。

A Circulating Pressure Infrared Moxibustion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艾灸仪,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
技术介绍
古中医:烟熏火燎为之灸,可见烟熏火燎二者兼备才可称之为艾灸。艾灸很早传到日本跟韩国,日本的一个医学家做过实验,证明艾灸的时候艾烟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力,让身体正气调动起来,营卫之气激发活力,同样,现代医学证明,艾烟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当然不能刻意的吸艾草的烟,因为人体的肺部有排异功能,大量吸入艾草的烟肯定会加重肺的负担。艾灸经穴治疗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它是我国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如何控制艾灸在患者病患处产生适中的温度(火候),是这项治疗手段的关键技术。但是,在我国90%的中医医院都是通过人工手持点燃的艾灸进行治疗,并靠患者的感觉来控制艾灸燃点与治疗部位之间的距离,以确保艾灸的治疗温度适中。这一手动控制方法不仅费工费事,而且控温不精确,治疗靶向不稳定,治疗效果很难确保。另外,艾条燃烧后的烟气也得不到最佳利用和消散。再者,艾条燃烧后的燃灰如果直接掉落在皮肤上也容易烫伤皮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能够有效防烫伤,采用循环加压烟设计,能够将产生的烟气回收再利用,提高了艾灸效果。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包括外罩体、内罩体、底座、陶瓷骨架、防散固化网、防火网、防烫网和胶套;内罩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上,内罩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中心处设有第一通道,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增压阻尼散出孔,陶瓷骨架设有底部开口的燃烧腔,陶瓷骨架外壁上设有螺旋结构的凸条,凸条上与燃烧腔相连通的设有烟道散出口,陶瓷骨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使燃烧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陶瓷骨架底部可拆卸的设有托架,托架上设有防烫网,托架上设有一圈中空的支座,防火网固定在支座上,防火网和防烫网之间通过中空的支座相连通;防散固化网固定在陶瓷骨架的燃烧腔的顶部,防火网贴合设置在防散固化网的底部出口处;底座上与第一通道同轴的设有第二通道,底座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与第二通道同轴的设有第三通道,胶套固定在第二支撑板底部,胶套中填充微孔石墨烯;内罩体的顶部设有防逆流的轴流风扇,外罩体罩设在内罩体的外部。上述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中,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红外线热疗灯。上述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中,内罩体的底部向外倾斜设有一圈挡烟板,挡烟板的内壁上设有回烟通道的进烟口,回烟通道设置在内罩体中,回烟通道的出烟口设置在燃烧腔的顶部。上述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中,防逆流的轴流风扇的送风方向为自上而下,轴流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上述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中,外罩体上设有可自动伸缩回收的绑扎带。上述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中,防火网的孔径为2-4mm。上述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中,防烫网的孔径为0.5-1mm。上述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中,底座上设有叶片式调节机构,叶片式调节机构通过遮挡第二通道调节第二通道的开口大小,以实现温度调节。上述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中,叶片式调节机构包括四个呈圆周状均匀设置的第一叶片,每个第一叶片的延其顺时针方向一侧设有一个第二叶片,第二叶片位于第一叶片下方,每个第二叶片延其顺时针方向一侧设有一个第三叶片,第三叶片位于第二叶片下方;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均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上,且四个第一叶片联动转动、四个第二叶片联动转动、四个第三叶片联动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拆下底座、取下托架,将点燃的艾棒放在防火网上,将艾棒送入防散固化网中,并锁紧托架,装上底座,使用绑扎带将艾灸仪绑定在需要理疗的部位即可。艾棒在燃烧过程中,烟雾自烟道散出口排出,在轴流风扇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经过增压阻尼散出口排出,再经微孔石墨烯作用于皮肤上;散出的烟雾经挡烟板回收进入回烟通道中,再经过轴流风扇的作用重新使用,红外线热疗灯用于对温度降低的烟雾进行加热,并增加理疗效果;叶片式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二通道的开口大小,当三组叶片全部旋转至第二通道中部时,第二通道关闭;防火网和防烫网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艾棒燃烧后烫伤皮肤,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在加压循环使用艾烟的同时,降低了艾烟的扩散强度和软化了艾烟的强度,有效了保护了使用艾灸的环境和艾灸个体的适宜性,避免大量吸入强烟量造成不适;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有效防烫伤,采用循环加压烟设计,能够将产生的烟气回收再利用,提高了艾灸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图2为叶片式调节机构俯视图(1)。图3为叶片式调节机构俯视图(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外罩体1、内罩体2、底座3、陶瓷骨架4、防散固化网5、防火网6、防烫网7、胶套8、第一支撑板9、增压阻尼散出孔10、凸条11、烟道散出口12、托架13、支座14、第二支撑板15、微孔石墨烯16、轴流风扇17、红外线热疗灯18、挡烟板19、回烟通道20、绑扎带21、叶片式调节机构22、第一叶片23、第二叶片24、第三叶片25。如图所示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包括外罩体1、内罩体2、底座3、陶瓷骨架4、防散固化网5、防火网6、防烫网7和胶套8;内罩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上,内罩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的中心处设有第一通道,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增压阻尼散出孔10,陶瓷骨架设有底部开口的燃烧腔,陶瓷骨架外壁上设有螺旋结构的凸条11,凸条上与燃烧腔相连通的设有烟道散出口12,陶瓷骨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使燃烧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陶瓷骨架底部可拆卸的设有托架13,托架上设有防烫网,托架上设有一圈中空的支座14,防火网固定在支座上,防火网和防烫网之间通过中空的支座相连通;防散固化网固定在陶瓷骨架的燃烧腔的顶部,防火网贴合设置在防散固化网的底部出口处;底座上与第一通道同轴的设有第二通道,底座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上与第二通道同轴的设有第三通道,胶套固定在第二支撑板底部,胶套中填充微孔石墨烯16;内罩体的顶部设有防逆流的轴流风扇17,外罩体罩设在内罩体的外部。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红外线热疗灯18。内罩体的底部向外倾斜设有一圈挡烟板19,挡烟板的内壁上设有回烟通道的进烟口,回烟通道20设置在内罩体中,回烟通道的出烟口设置在燃烧腔的顶部。防逆流轴流风扇的送风方向为自上而下,轴流风扇的数量为两个。外罩体上设有可自动伸缩回收的绑扎带21。防火网的孔径为2-4mm;防烫网的孔径为0.5-1mm。底座上设有叶片式调节机构22,叶片式调节机构通过遮挡第二通道调节第二通道的开口大小,以实现温度调节。叶片式调节机构包括四个呈圆周状均匀设置的第一叶片23,每个第一叶片的延其顺时针方向一侧设有一个第二叶片24,第二叶片位于第一叶片下方,每个第二叶片延其顺时针方向一侧设有一个第三叶片25,第三叶片位于第二叶片下方;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均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上,且四个第一叶片联动转动、四个第二叶片联动转动、四个第三叶片联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特征为,包括外罩体、内罩体、底座、陶瓷骨架、防散固化网、防火网、防烫网和胶套;内罩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上,内罩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中心处设有第一通道,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增压阻尼散出孔,陶瓷骨架设有底部开口的燃烧腔,陶瓷骨架外壁上设有螺旋结构的凸条,凸条上与燃烧腔相连通的设有烟道散出口,陶瓷骨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使燃烧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陶瓷骨架底部可拆卸的设有托架,托架上设有防烫网,托架上设有一圈中空的支座,防火网固定在支座上,防火网和防烫网之间通过中空的支座相连通;防散固化网固定在陶瓷骨架的燃烧腔的顶部,防火网贴合设置在防散固化网的底部出口处;底座上与第一通道同轴的设有第二通道,底座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与第二通道同轴的设有第三通道,胶套固定在第二支撑板底部,胶套中填充微孔石墨烯;内罩体的顶部设有防逆流的轴流风扇,外罩体罩设在内罩体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特征为,包括外罩体、内罩体、底座、陶瓷骨架、防散固化网、防火网、防烫网和胶套;内罩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上,内罩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中心处设有第一通道,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增压阻尼散出孔,陶瓷骨架设有底部开口的燃烧腔,陶瓷骨架外壁上设有螺旋结构的凸条,凸条上与燃烧腔相连通的设有烟道散出口,陶瓷骨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使燃烧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陶瓷骨架底部可拆卸的设有托架,托架上设有防烫网,托架上设有一圈中空的支座,防火网固定在支座上,防火网和防烫网之间通过中空的支座相连通;防散固化网固定在陶瓷骨架的燃烧腔的顶部,防火网贴合设置在防散固化网的底部出口处;底座上与第一通道同轴的设有第二通道,底座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与第二通道同轴的设有第三通道,胶套固定在第二支撑板底部,胶套中填充微孔石墨烯;内罩体的顶部设有防逆流的轴流风扇,外罩体罩设在内罩体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特征为,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红外线热疗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其特征为,内罩体的底部向外倾斜设有一圈挡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宏琳宋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图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