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呼吸内科在进行给药时,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给药装置,才能将药物送达患者病灶处。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261939U,公告日:2017.06.20)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固定有气泵;壳体内部安装有注药装置;注药装置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气筒;气筒后端穿过壳体后端;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固定有推杆;推杆穿过气筒后端且与气筒滑动密封;气筒前端连通有喷药管;气筒后端连通有回气管;喷药管穿过外壳且中部连通有药剂瓶;喷药管前端由前到后依次套接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但是该装置上的射灯会造成患者的不适感,并且注药过程采用推动活塞的方法,不能保证均匀平稳的注药,同样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包括气筒(1)、活塞(2)、推板(3)、药管(4)、药剂瓶(5)、第一气囊(6)、出药口(7)、第二气囊(8)、气囊气管(9)和打气泵(10),所述气筒(1)内部空腔设置有活塞(2),活塞(2)与推板(3)连接,气筒(1)下方与药管(4)连通,药管(4)下方依次与药剂瓶(5)、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8)连通,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8)之间的药管(4)上设置有出药口(7),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8)通过气囊气管(9)与打气泵(1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上端面焊接固定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顶端转动安装有螺杆(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包括气筒(1)、活塞(2)、推板(3)、药管(4)、药剂瓶(5)、第一气囊(6)、出药口(7)、第二气囊(8)、气囊气管(9)和打气泵(10),所述气筒(1)内部空腔设置有活塞(2),活塞(2)与推板(3)连接,气筒(1)下方与药管(4)连通,药管(4)下方依次与药剂瓶(5)、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8)连通,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8)之间的药管(4)上设置有出药口(7),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8)通过气囊气管(9)与打气泵(1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上端面焊接固定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顶端转动安装有螺杆(12),螺杆(12)上部螺纹安装在螺孔(11)内,螺孔(11)开设于气筒(1)上端面,螺杆(12)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气筒(1)且焊接固定在推板(3)的下端面;打气泵(10)的外部设置有挤压机构(15),挤压机构(15)包括压板(17)、套筒(18)、固定筒(19)和弹簧(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丹,张景杰,刘春红,段娟,陈晨,蔡田培,崔妙然,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