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安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器械用抗菌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090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用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苯乙烯‑丙烯酸乳胶19‑32、甲基丙烯酸甲酯8‑17、盐酸聚六亚甲基胍7‑18、偶氮二异丁腈5‑11、聚乙烯醇13‑29、分散剂7‑12、增稠剂5‑9、蚯蚓抗菌肽31‑38、消泡剂4‑7、pH调节剂1‑3、纳米二氧化硅空心微球42‑59、纳米ZSM‑5分子筛31‑47、蒸馏水17‑26。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抗菌能力以及非常好的表面附着性能,适合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An Antibacterial Coating for Medical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器械用抗菌涂层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表面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抗菌涂层。
技术介绍
微创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导引下,利用特定的穿刺针、导丝或导管等器械,不用打开人体组织即可准确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新技术。医用聚氨酯是介入导管常用的材料,介入器械在进入或拔出人体以及在人体内运动时,都需要具有润滑性的表面,以避免损伤体内组织。医用聚氨酯导管本身是疏水性材料,表面不具备润滑性,尽管使用润滑剂或凝胶涂层可以获得暂时的润滑性,但是持久的润滑性只有通过改性材料本身或材料表面而获得。表面改性的方法既能使材料保持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力学性能,又能使材料表面具有所必需的表面性能;另外,医用聚氨酯导管通常应用于与体液(水)接触的环境,而在水环境中,高亲水材料比高疏水材料更能降低表面对细胞及蛋白质等的吸附。因此,通过聚氨酯表面的亲水改性,增加表面极性基团来获得表面润滑性,就成为聚氨酯润滑改性中常重要方法。在医疗介入材料的表面修饰中,涂层材料和技术是关键。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超润滑性等表面性能的医用涂层材料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受医用涂层材料等制约,高端的介入性医疗器械普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器械用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苯乙烯‑丙烯酸乳胶 19‑32、甲基丙烯酸甲酯 8‑17、盐酸聚六亚甲基胍7‑18、偶氮二异丁腈 5‑11、聚乙烯醇 13‑29、分散剂 7‑12、增稠剂 5‑9、蚯蚓抗菌肽 31‑38、消泡剂 4‑7、pH调节剂 1‑3、纳米二氧化硅空心微球42‑59、纳米ZSM‑5分子筛 31‑47、蒸馏水 17‑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器械用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苯乙烯-丙烯酸乳胶19-32、甲基丙烯酸甲酯8-17、盐酸聚六亚甲基胍7-18、偶氮二异丁腈5-11、聚乙烯醇13-29、分散剂7-12、增稠剂5-9、蚯蚓抗菌肽31-38、消泡剂4-7、pH调节剂1-3、纳米二氧化硅空心微球42-59、纳米ZSM-5分子筛31-47、蒸馏水17-2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安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