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940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在鞋底本体设计所述第一敞口腔、第二敞口腔、第三敞口腔,然后在各个敞口腔内对应设置有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并分别对应用第一封盖、第二封盖以及第三封盖封闭,从而形成三个缓冲点,其中各个弹性体起缓冲反弹的作用,另外各个敞口腔和封盖还形成空气缓冲腔,从而形成双重缓冲作用,对应人体脚掌的三个发力区,受力更均衡,从而在人体进行运动时,更好的加强了足弓部功能,减震缓冲,支撑平衡林,并将反弹力转化为动能,起助力作用,节省人体的体力,从而有效的降低足部的负重,避免足部受损。

A labour-saving, double shock-absorbing sole and sho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和鞋子,特别是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
技术介绍
足弓的形态不仅影响我们的运动状态,还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过分的运动量或背负重量突然增、不适宜的鞋类会导致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由于超负荷压力的长期作用,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经常长时间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逛商店、跑步等活动,连续几天,就很容易引起足底的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人体在进行跑步、走路等活动时的着力点在前脚掌或全脚掌,跑步的发力点在前脚掌或脚尖。从着力到发力瞬间很短,触地时间越短越好。而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选择减震的鞋底。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减震的鞋底。但是,这些鞋底还不够科学,并没有很好的根据脚掌的发力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受力不平衡,不能很好的在人体运动时,对脚的发力与受力点位置进行针对性的减震、省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在后脚跟、前脚掌的内侧和外侧三点设计减震腔和弹性体,对应人体运动时的发力与受力点进行减震,并达到更优的省力效果,保护足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还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第一封盖、第二封盖以及第三封盖;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外侧发力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敞口腔;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内侧发力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敞口腔;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位于后跟发力区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三敞口腔;所述第一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一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一封盖封住所述第一敞口腔,且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一封盖,所述第一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一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所述第二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二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二封盖封住所述第二敞口腔,且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二封盖,所述第二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二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所述第三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三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三封盖封住所述第三敞口腔,且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三封盖,所述第三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三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腔位于所述第一敞口腔的侧后方,离后跟更近。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腔和所述第一敞口腔之间朝向后跟的间距为8~15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敞口腔的体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敞口腔的体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弹性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三敞口腔的体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敞口腔的深度为6~10mm,宽为25~4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腔的深度为6~10mm,宽为25~4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敞口腔的深度为12~15mm,宽为55~69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子,包括鞋面,还包括所述的鞋底,所述鞋面连接于所述的鞋底。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在鞋底本体设计所述第一敞口腔、第二敞口腔、第三敞口腔,然后在各个敞口腔内对应设置有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并分别对应用第一封盖、第二封盖以及第三封盖封闭,从而形成三个缓冲点,其中各个弹性体起缓冲反弹的作用,另外各个敞口腔和封盖还形成空气缓冲腔,从而形成双重缓冲作用,对应人体脚掌的三个发力区,受力更均衡,从而在人体进行运动时,更好的加强了足弓部功能,双重减震缓冲,支撑平衡林,并将反弹力转化为动能,起助力作用,节省人体的体力,从而有效的降低足部的负重,达到不累脚的目的,避免足部受损。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鞋底的仰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鞋底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鞋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人体脚掌的仰视图。图中:100、鞋底,1、鞋底本体,11、第一弹性体,12、第二弹性体,13、第三弹性体,14、第一敞口腔,15、第二敞口腔,16、第三敞口腔,17、第一封盖,18、第二封盖,19、第三封盖,2、脚掌,21、外侧发力区,22、内侧发力区,23、后跟发力区,200、鞋面,300、鞋子;L、所述第二敞口腔和所述第一敞口腔之间朝向后跟的间距。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100,包括鞋底本体1,还包括第一弹性体11、第二弹性体12、第三弹性体13、第一封盖17、第二封盖18以及第三封盖19;所述鞋底本体1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外侧发力区2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敞口腔14;所述鞋底本体1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内侧发力区2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敞口腔15;所述鞋底本体1的底部位于后跟发力区23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三敞口腔16;所述第一弹性体11置于所述第一敞口腔14内,并用所述第一封盖17封住所述第一敞口腔14,例如可以采用胶水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体11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一封盖17,所述第一弹性体11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一敞口腔14的顶部内侧壁;所述第一封盖17和第一敞口腔14形成空气缓冲层,同时所述第一弹性体11也起缓冲作用,这种结构使得可以形成两重缓冲作用,结构简单,对应人体脚掌底部的外侧发力区21。所述第二弹性体12置于所述第二敞口腔15内,并用所述第二封盖18封住所述第二敞口腔15,例如用胶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弹性体12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二封盖18,所述第二弹性体12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二敞口腔15的顶部内侧壁;所述第二封盖18和第二敞口腔15形成空气缓冲层,同时所述第二弹性体12也起缓冲作用,这种结构使得可以形成两重缓冲作用,结构简单,对应人体脚掌底部的内侧发力区22。所述第三弹性体13置于所述第三敞口腔16内,并用所述第三封盖19封住所述第三敞口腔16,例如用胶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弹性体13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三封盖19,所述第三弹性体13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三敞口腔16的顶部内侧壁。所述第三封盖19和第三敞口腔16形成空气缓冲层,同时所述第三弹性体13也起缓冲作用,这种结构使得可以形成两重缓冲作用,结构简单,对应人体脚掌底部的后跟发力区23。当人穿上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鞋底100的鞋子时,在人体的脚掌全部踩在地面上时,所述第一敞口腔14、第二敞口腔15、第三敞口腔16,分别和第一封盖17、第二封盖18以及第三封盖19形成三个空气缓冲减震层,分别对应人体脚掌的外侧发力区21、内侧发力区22和后跟发力区23,同时所述第一弹性体11、第二弹性体12、第三弹性体13也起缓冲减震作用,双重缓冲减震,效果更好,最终形成三个双重缓冲支撑点,同时由于三个双重缓冲支撑点形成三角形,构成物理平衡进而使得减震效果更好,使得在走路的瞬间也可以实现瞬间平衡。当进行运动时,后脚跟抬起时,所述第三弹性体13、第三敞口腔16和第三封盖19形成的空气层将人体体重施加的压力变为为反弹力,从而将反弹力转化为起步时的动能,助力人体运动,使得运动更省力;同理,当前脚掌抬起时,第一弹性体11和第二弹性体12以及对应的空气层,将反弹力转化为动能助力人体运动,最终实现节省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第一封盖、第二封盖以及第三封盖;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外侧发力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敞口腔;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内侧发力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敞口腔;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位于后跟发力区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三敞口腔;所述第一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一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一封盖封住所述第一敞口腔,且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一封盖,所述第一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一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所述第二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二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二封盖封住所述第二敞口腔,且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二封盖,所述第二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二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所述第三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三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三封盖封住所述第三敞口腔,且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三封盖,所述第三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三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第一封盖、第二封盖以及第三封盖;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外侧发力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敞口腔;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内侧发力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敞口腔;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位于后跟发力区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三敞口腔;所述第一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一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一封盖封住所述第一敞口腔,且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一封盖,所述第一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一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所述第二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二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二封盖封住所述第二敞口腔,且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二封盖,所述第二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二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所述第三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三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三封盖封住所述第三敞口腔,且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三封盖,所述第三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三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敞口腔位于所述第一敞口腔的侧后方,离后跟更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省力,双重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景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青春之家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