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心落专利>正文

一种3.7至4.2V防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75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3.7至4.2V防爆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功率管和电源端口,电源端口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保险丝、第二保险丝和第一电阻与功率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并联有第二电阻,第一电阻与功率管之间分别通过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接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于功率管的发射极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八电阻与功率管的基极连接,功率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四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本电路结构简单,保护效果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7至4.2V防爆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是一种3.7至4.2V防爆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无线智能终端设备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作为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锂电池在手持终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利用锂电池进行电源供给时,根据耗电器件的功率输入对应的电压,常见为3.7-4.2V的电压输入,而选用3.7-4.2V的电压普遍具备低电压保护、且省电,并且电池续航能力更强,电池使用寿命更长等效果,但是,在工作中,往往会因为输入的电压超出额定数值,而发生器件爆炸现象,若不及时制止此现象的发生,则将带来诸多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安全保护的3.7至4.2V防爆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7至4.2V防爆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功率管和电源端口,所述电源端口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保险丝、第二保险丝和第一电阻与功率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并联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功率管之间分别通过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三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7至4.2V防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功率管和电源端口,所述电源端口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保险丝、第二保险丝和第一电阻与功率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并联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功率管之间分别通过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接地并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于功率管的发射极处,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高速开关二极管连接有第二连接端口并通过第十八电阻与功率管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7至4.2V防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功率管和电源端口,所述电源端口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保险丝、第二保险丝和第一电阻与功率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并联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功率管之间分别通过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接地并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于功率管的发射极处,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高速开关二极管连接有第二连接端口并通过第十八电阻与功率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功率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四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心落
申请(专利权)人:袁心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