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二次回路安全短路跨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722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3:00
一种CT二次回路安全短路跨接线,包括导线及连接于导线两端的两个插接头,两个插接头分别为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每个插接头均包括上下延伸的中空柱状绝缘体外壳,绝缘体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流端子排的插针部,绝缘体外壳内同心穿装有旋转螺杆,旋转螺杆的顶部装设有旋钮;第一插接头的绝缘体外壳内由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至少四个圆环状挡片,且最上端挡片的内圆环上设置有一根与插针部连接的导线;旋转螺杆能穿过挡片后与设置于绝缘体外壳底部的插针部接触式连接;每个挡片的内圆环上均设置有与第二插接头中的旋转螺杆连接的连接导线,且连接导线由上到下阻值依次降低,挡片上根据对应连接导线阻值的不同设置有不同颜色的色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二次回路安全短路跨接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电器设备保护装置,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CT二次回路的安全短路跨接线。
技术介绍
在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中,一些更换线路、变压器及母线保护设备等工作不能停电进行,此时若电流回路存在操作任务,就需要将CT的二次回路进行短接隔离,做相应的安全措施;此外,在日常的维护、消缺、检修、异动、技改时经常会遇到需要封接(或跨接)运行中CT的二次回路端子,如果执行封接(或跨接)电流回路端子时遇到图纸错误、走错间隔、执行人看错端子等情况时,有可能造成误封(或跨接),该状况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开关误跳、保护动作、机组停机、电网考核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具备测试档功能,可以安全可靠的用小电流验证操作的正确性,为操作者提供容错机会的CT二次回路安全短路跨接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CT二次回路安全短路跨接线,包括导线及连接于导线两端的两个插接头,所述的两个插接头分别为一个带有测试档功能的第一插接头和一个正常插接功能的第二插接头,每个插接头均包括上下延伸的中空柱状绝缘体外壳,绝缘体外壳的底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二次回路安全短路跨接线,包括导线及连接于导线两端的两个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插接头分别为一个带有测试档功能的第一插接头和一个正常插接功能的第二插接头,每个插接头均包括上下延伸的中空柱状绝缘体外壳,绝缘体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流端子排的插针部,绝缘体外壳内同心穿装有底部能与插针部的顶部接触式连接的旋转螺杆,该旋转螺杆的顶部装设有旋钮;所述第一插接头的绝缘体外壳内由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至少四个圆环状挡片,且最上端挡片的内圆环上设置有一根与插针部连接的导线;所述旋转螺杆能紧密的穿过所述挡片后与设置于绝缘体外壳底部的插针部接触式连接;每个所述挡片的内圆环上均设置有与第二插接头中的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二次回路安全短路跨接线,包括导线及连接于导线两端的两个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插接头分别为一个带有测试档功能的第一插接头和一个正常插接功能的第二插接头,每个插接头均包括上下延伸的中空柱状绝缘体外壳,绝缘体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流端子排的插针部,绝缘体外壳内同心穿装有底部能与插针部的顶部接触式连接的旋转螺杆,该旋转螺杆的顶部装设有旋钮;所述第一插接头的绝缘体外壳内由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至少四个圆环状挡片,且最上端挡片的内圆环上设置有一根与插针部连接的导线;所述旋转螺杆能紧密的穿过所述挡片后与设置于绝缘体外壳底部的插针部接触式连接;每个所述挡片的内圆环上均设置有与第二插接头中的旋转螺杆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存杨洪涛杨联联梁东方高万鑫周玉秀武赟张阿凤李强裴丽秋曹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