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66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遥控器内的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包括设置在前盖上设置有导航按钮,导航按钮的四个角作为四个功能按键,导航按钮包括非透明材料制成的外壳以及设置外壳内部的透明材料制成的内壳,外壳上位于功能按键区域开设有两透光孔,两透光孔内部对应开设有两型腔,内壳分为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分别设置在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导航按钮下方的导电胶分为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第一导电胶套设在第二导电胶外周,且相互之间形成光隔离,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下方对应有独立光源,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完成单个按钮实现不同背光区域点亮,使得遥控器更加灵活多样,提升用户体验,可用于电视机遥控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遥控器,特别涉及一种遥控器导航按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现在遥控器上单个导航钮的背光效果只是单个区域,没有在不同模式下可以分别显示两个不同背光区域的结构。比如,导航按钮的上下左右按键可实现导航功能,当进入具体视频应用后希望左右按键可实现快进、快退功能,技术上已实现该功能,可对应的背光区域的独立点亮功能还未实现,如,按键上配备两背光区域,导航时,按压导航按钮可实现外围的背光点亮,当快进、快退时,按压导航按钮可实现内侧的背光点亮。又或者对于不同用户需求,按压同一个按钮,需要通过不同的背光点亮方式来确定遥控器的控制模式,对于如此的用户需求现有技术中的并没有类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可实现单个按钮点亮两个独立背光区域的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叠装在一起的后盖、PCB板、锅仔片、导电胶以及前盖,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导航按钮,导航按钮的四个角作为四个功能按键,所述导航按钮包括非透明材料制成的外壳以及设置外壳内部的透明材料制成的内壳,所述外壳上位于功能按键区域开设有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第一透光孔内部对应开设有第一型腔,第二透光孔内部对应开设有第二型腔,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之间相互光隔离,所述内壳分为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分别设置在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导航按钮下方的导电胶分为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第一导电胶套设在第二导电胶外周,且相互之间形成光隔离,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下方对应有独立光源,所述第一导电胶上设置有对应功能按键的按钮部,功能按键区域下方的外壳底面和第一内壳底面贴合在所述按钮部上,所述第二导电胶上加工有与第二型腔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伸入第二型腔设置且填满第二型腔,且其顶面贴合在第二内壳底面上,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表面除底面外均做不透光处理,所述第一导电胶与第一内壳贴合区域做透光处理,所述第二导电胶与第二内壳贴合区域做透光处理。本技术正常工作状态下,按压导航按钮,通过外壳按压第一导电胶的按钮部,按钮部按压PCB板上的对应功能区,触发其功能,并点亮第一导电胶区域的独立光源,光线传递路径为:光源=>按钮部=>第一内壳=>第一透光孔,完成第一透光孔的点亮;当需要第二透光孔点亮时,只需切换导航按钮的功能,此时按压导航按钮时,点亮第二导电胶区域的独立光源,光线的传递路径为:光源=>凸台=>第二内壳=>第二透光孔,完成第二透光孔的点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本技术的结构完成单个按钮实现不同背光区域点亮,使得遥控器更加灵活多样,提升用户体验。本技术可用于电视机遥控器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独立光源包括设置在导电胶与PCB板之间的导光板,位于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下方区域的导光板之间做光隔离处理,所述PCB板上设置分别作为导光板上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下方区域光源的LED灯。此方案保证了光线能够稳定可靠的传递至两透光孔,避免漏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内部做成空腔结构,且凸台侧部做成竖直弹性壁。空腔形成的竖直弹性壁的设计,当导航按钮按压时,凸台可随着整个导航按钮摆动,既可以防止漏光,也不会影响导航按钮的荷重和手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胶的按钮部与第一导电胶其余部分之间连接处做成水平弹性壁。此设计保证了按钮部可靠的运行,同时,水平弹性壁也可具有导光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导电胶外侧边缘、内侧边缘和第二导电胶的外侧边缘均加工有防水边。此设计有效的增强了导电胶的防水性能,起到保护PCB板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的透光处理均通过镭雕工艺实现。镭雕工艺提高处理精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凸台与第二型腔侧面之间的间隙配合为0-0.1mm。在保证装配紧密度的同时,避免漏光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沿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外壳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中外壳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中内壳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一导电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第二导电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独立光源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第一透光孔点亮时光线传播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第二透光孔点亮时光线传播示意图。其中,1前盖,2导航按钮,201外壳,201a第一透光孔,201b第二透光孔,201c第一型腔,201d第二型腔,202内壳,202a第一内壳,202b第二内壳,3导电胶,301第一导电胶,301a水平弹性壁,301b防水边,301c防水边,301d按钮部,302第二导电胶,302a凸台,302b竖直弹性壁,302c防水边,4导光板,401光隔离处理,5PCB板,601第一LED灯,602第二LED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1所示的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叠装在一起的后盖、PCB板5、锅仔片、导电胶3以及前盖1,前盖1上设置有导航按钮2,导航按钮2的四个角作为四个功能按键,导航按钮2包括非透明材料制成的外壳201以及设置外壳201内部的透明材料制成的内壳202,外壳201上位于功能按键区域开设有第一透光孔201a(箭头1)和第二透光孔201b(箭头2),第一透光孔201a内部对应开设有第一型腔201c,第二透光孔201b内部对应开设有第二型腔201d,第一型腔201c与第二型腔201d之间相互光隔离,内壳202分为第一内壳202a和第二内壳202b,分别设置在第一型腔201c和第二型腔201d内,导航按钮2下方的导电胶3分为第一导电胶301和第二导电胶302,第一导电胶301套设在第二导电胶302外周,且相互之间形成光隔离,第一导电胶301和第二导电胶302下方对应有独立光源,独立光源包括设置在导电胶3与PCB板5之间的导光板4,位于第一导电胶301和第二导电胶302下方区域的导光板4之间做光隔离处理401,PCB板5上设置分别作为导光板4上第一导电胶301和第二导电胶302下方区域光源的第一LED灯601和第二LED灯602,第一导电胶301上设置有对应功能按键的按钮部301d,功能按键区域下方的外壳201底面和第一内壳202a底面贴合在按钮部301d上,第一导电胶301的按钮部301d与第一导电胶301其余部分之间连接处做成水平弹性壁301a,第二导电胶302上加工有与第二型腔201d配合的凸台302a,凸台302a伸入第二型腔201d设置且填满第二型腔201d,且其顶面贴合在第二内壳202b底面上,凸台302a与第二型腔201d侧面之间的间隙配合为0-0.1mm,凸台302a内部做成空腔结构,且凸台302a侧部做成竖直弹性壁302b,第一导电胶301和第二导电胶302表面除底面外均做不透光处理,第一导电胶301与第一内壳202a贴合区域做镭雕透光处理,第二导电胶302与第二内壳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叠装在一起的后盖、PCB板、锅仔片、导电胶以及前盖,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导航按钮,导航按钮的四个角作为四个功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按钮包括非透明材料制成的外壳以及设置外壳内部的透明材料制成的内壳,所述外壳上位于功能按键区域开设有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第一透光孔内部对应开设有第一型腔,第二透光孔内部对应开设有第二型腔,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之间相互光隔离,所述内壳分为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分别设置在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导航按钮下方的导电胶分为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第一导电胶套设在第二导电胶外周,且相互之间形成光隔离,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下方对应有独立光源,所述第一导电胶上设置有对应功能按键的按钮部,功能按键区域下方的外壳底面和第一内壳底面贴合在所述按钮部上,所述第二导电胶上加工有与第二型腔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伸入第二型腔设置且填满第二型腔,且其顶面贴合在第二内壳底面上,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表面除底面外均做不透光处理,所述第一导电胶与第一内壳贴合区域做透光处理,所述第二导电胶与第二内壳贴合区域做透光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独立背光区域的遥控器导航按键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叠装在一起的后盖、PCB板、锅仔片、导电胶以及前盖,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导航按钮,导航按钮的四个角作为四个功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按钮包括非透明材料制成的外壳以及设置外壳内部的透明材料制成的内壳,所述外壳上位于功能按键区域开设有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第一透光孔内部对应开设有第一型腔,第二透光孔内部对应开设有第二型腔,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之间相互光隔离,所述内壳分为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分别设置在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导航按钮下方的导电胶分为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第一导电胶套设在第二导电胶外周,且相互之间形成光隔离,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下方对应有独立光源,所述第一导电胶上设置有对应功能按键的按钮部,功能按键区域下方的外壳底面和第一内壳底面贴合在所述按钮部上,所述第二导电胶上加工有与第二型腔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伸入第二型腔设置且填满第二型腔,且其顶面贴合在第二内壳底面上,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表面除底面外均做不透光处理,所述第一导电胶与第一内壳贴合区域做透光处理,所述第二导电胶与第二内壳贴合区域做透光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阳刘学军袁晶
申请(专利权)人:骏升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