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线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65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线生产设备。所述电缆线生产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之间;密封结构;拉丝机构,所述拉丝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一压轮、第二压轮及第一转动柱;固线机构,所述固线机构包括固定杆及第二固定盘;绞线机构,所述绞线机构包括第一齿轮、辊筒、第二齿轮、第二转动柱、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线生产设备一体化生产电缆,全密闭式生产,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线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线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线电缆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如下:1.铜、铝单丝拉制;2.单丝退火;3.导体的绞制;4.绝缘挤出;5.成缆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7.装铠。8.外护套。然而传统的电缆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台及其分批次进行生产,生产过程过于拖沓,浪费时间。且在铜丝退火过程中关键需要避免铜丝的氧化,传统工艺制作电缆不能够同时保证质量和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缆线生产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生产电缆,全密闭式生产,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电缆线生产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缆线生产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之间;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之间;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两侧;拉丝机构,所述拉丝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拉丝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一压轮、第二压轮及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固定盘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两个所述转动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的通槽内,所述第一压轮和所述第二压轮分别套接于两个所述转动柱上,且所述第一压轮卡合连接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第三壳体之间;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两侧;拉丝机构,所述拉丝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拉丝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一压轮、第二压轮及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固定盘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两个所述转动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的通槽内,所述第一压轮和所述第二压轮分别套接于两个所述转动柱上,且所述第一压轮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压轮上的卡槽内;固线机构,所述固线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固线机构包括固定杆及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二固定盘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固定盘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之间通过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盘上设有通孔;绞线机构,所述绞线机构设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绞线机构包括第一齿轮、辊筒、第二齿轮、第二转动柱、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一齿轮上的中心通槽内设有所述辊筒,所述辊筒套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内,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柱上,所述第二转动柱套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三壳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江华余坪柯孟华柯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奥博特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