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型地热提取装置
本
技术实现思路
属于地热能提取利用
,涉及一种蓄热型地热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干热岩作为一种深埋于地下(2000米以下)深层的热源,为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得到发展和推广。开发干热岩资源是从地表往干热岩中打一眼井(注入井),封闭井孔后向井中高压注入温度较低的水,产生了非常高的压力。在岩体致密无裂隙的情况下,高压水会使岩体大致垂直最小地应力的方向产生许多裂缝。若岩体中本来就有少量天然节理,这些高压水使之扩充成更大的裂缝。当然,这些裂缝的方向要受地应力系统的影响。随着低温水的不断注入,裂缝不断增加、扩大,并相互连通,最终形成一个大致呈面状的人工干热岩热储构造。在距注入井合理的位置处钻几口井并贯通人工热储构造,这些井用来回收高温水、汽,称之为生产井。注入的水沿着裂隙运动并与周边的岩石发生热交换,产生了温度高达200-300℃的高温高压水或水汽混合物。从贯通人工热储构造的生产井中提取高温蒸汽,用于地热发电和综合利用。利用之后的温水又通过注入井回灌到干热岩中,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然而这种干热岩热量传导方法成本较高,在热交换过程中随着介质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型地热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设置的内、外管以及保温丝,所述外管底端封闭,顶端开口,其底端深入地热源层,顶端伸出地表层,且该外管顶端开口用密封盖密封,该外管伸出地表层部分外壁一侧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传热介质进入管,所述内管顶、底两端均为开口,其底端悬于所述外管底部上空,顶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并伸出,且该内管外壁与密封盖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传热介质通道,所述保温丝缠绕于所述内管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4 CN 20182136892091.一种蓄热型地热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设置的内、外管以及保温丝,所述外管底端封闭,顶端开口,其底端深入地热源层,顶端伸出地表层,且该外管顶端开口用密封盖密封,该外管伸出地表层部分外壁一侧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传热介质进入管,所述内管顶、底两端均为开口,其底端悬于所述外管底部上空,顶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并伸出,且该内管外壁与密封盖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传热介质通道,所述保温丝缠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环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