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40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加热器,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其包括保温板、侧板、面板、吸热板、反射板、送风管、风机、水风换热器、回风管以及水泵,保温板设置在底部,侧板固定于保温板,面板固定于侧板侧面,保温板与侧板以及面板围成一个具有换热腔的长方体结构,吸热板设置于换热腔内,反射板与后侧侧板铰接固定,反射板与面板之间的夹角在30‑90°之间可调节,送风管的一端固定于左侧侧板且与换热腔连通,另一端与风机连接,风机与水风换热器连接,水风换热器与回风管的一端连接,回风管的另一端固定于右侧侧板且与换热腔连通,水泵与水风换热器连接,该太阳能加热器的热吸收率高、利用的能量密度高、防冻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加热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是符合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能源。目前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光热、光电和光化学转换的能量。其中,利用光热转换能量的太阳能热水器得到广泛应用,为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设有支架,支架上方有保温水箱,保温水箱的侧下面均布一排中空集热管,保温水箱有热水出口和上水口。使用时,把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朝向太阳的方向,太阳光把集热管内的水加热,再依靠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自然循环动力把保温水箱内的水加热。然而上述太阳能热水器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利用自然循环动力,对太阳能的热吸收率低,因为只有水体形成一定的温差,水体才会建立自然循环,自然循环缓慢,由于表面水温永远大于底层水温,导致表层水对太阳能的热吸收效率地,体现在现有太阳能热水器中就是集热管的温度高于其内的水温,集热管内的水温又高于保温箱的水温,由于集热管温度与其内的水温比较接近,温差较小,使得集热管与其内的水体换热效率低,导致太阳能的热吸收率低;第二,太阳能热水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加热器包括保温板(1)、侧板(2)、面板(3)、吸热板(4)、反射板(6)、送风管(7)、风机、水风换热器(8)、回风管(9)以及水泵(10),所述保温板(1)设置在底部,所述侧板(2)设有4块,所述侧板(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保温板(1)的四周边缘,所述面板(3)的边缘固定于所述侧板(2)的侧面,所述保温板(1)与所述侧板(2)以及所述面板(3)围成一个具有换热腔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吸热板(4)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反射板(6)与后侧的所述侧板(2)铰接固定,所述反射板(6)与所述面板(3)之间的夹角在30‑90°之间可调节,所述送风管(7)的一端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加热器包括保温板(1)、侧板(2)、面板(3)、吸热板(4)、反射板(6)、送风管(7)、风机、水风换热器(8)、回风管(9)以及水泵(10),所述保温板(1)设置在底部,所述侧板(2)设有4块,所述侧板(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保温板(1)的四周边缘,所述面板(3)的边缘固定于所述侧板(2)的侧面,所述保温板(1)与所述侧板(2)以及所述面板(3)围成一个具有换热腔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吸热板(4)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反射板(6)与后侧的所述侧板(2)铰接固定,所述反射板(6)与所述面板(3)之间的夹角在30-90°之间可调节,所述送风管(7)的一端固定于左侧的所述侧板(2)的前端且所述送风管(7)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送风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水风换热器(8)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水风换热器(8)的出风口与所述回风管(9)的一端连接,所述回风管(9)的另一端固定于右侧的所述侧板(2)的后端且所述回风管(9)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水风换热器(8)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峰魏广龙刘国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冰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