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组件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39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控组件及空调器,该电控组件包括:主控板,设置有用于接入交流电源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主控制器、供电电源、隔离开关电源、功率模块、限流元件、第一电子开关及第二电子开关;第一电子开关及第二电子开关依次串联设置于电源输入端与功率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功率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显示板,设置有第二主控制器,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主控制器的电源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与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第二主控制器与第一主控制器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了一体式空调器结构紧凑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组件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电控
,特别涉及一种电控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空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关注是否能制冷、制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空调是否节能减耗以及结构是否紧凑,传统的交流驱动方案,也即定频驱动已经无法满足客户,所以空调一体化和变频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然而,一体式变频空调器的电控方案都是直接移植分体式变频空调上成熟的变频电控方案,以减少开发周期和开发难度,但是分体式变频空调具有显示板、内机电控板、外机变频板三块电路板,这显然无法适应一体式空调器结构紧凑的设计,也即无法将三块电路板同时容置于一体式空调器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控组件及空调器,旨在将主控功能及变频功能集成于主控板上,以适应一体式空调器结构紧凑的设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主控板,设置有用于接入交流电源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主控制器、供电电源、隔离开关电源、功率模块、限流元件、第一电子开关及第二电子开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依次串联设置于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所述限流元件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并联设置;显示板,设置有第二主控制器,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通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开机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闭合,以控制所述供电电源给所述第一主控制器供电;所述第二主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通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闭合。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静触点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及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静触点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主控板还设置有隔离电源输出端、接地端、开关信号输入端及两个第一信号传输端,所述显示板设置有与所述隔离电源输出端、接地端、开关信号输入端及两个第一信号传输端一一对应连接的隔离电源输入端、接地端、开关信号输出端及两个第二信号传输端。可选地,所述控制板设置有第一插接头,所述显示板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头,所述隔离电源输出端、接地端、开关信号输入端及两个第一信号传输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内,所述隔离电源输入端、接地端、开关信号输出端及两个第二信号传输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插接头内;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第二插接头相互插接适配,或者通过连接器实现电连接。可选地,所述供电电源为非隔离开关电源,所述非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为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入端,所述非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为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所述非隔离开关电源,用于将所述供电电源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为所述第一主控制器供电。可选地,所述主控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驱动负载工作的第三继电器,多个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非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多个第三控制端一一对应连接。可选地,所述功率模块包括PFC电路及IPM模块,所述PFC电路和IPM模块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连接,所述PFC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IPM模块的输入连接,所述IPM模块的输出端用于接入压缩机电机。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主控板,设置有用于接入交流电源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主控制器、供电电源、隔离开关电源、功率模块、限流元件第一电子开关及第二电子开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依次串联设置于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所述限流元件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并联设置;显示板,设置有第二主控制器,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通讯连接。本技术电控组件设置有主控板及显示板,并将第一主控制器、隔离开关电源、供电电源、功率模块、限流元件、第一电子开关及第二电子开关集成设置在主控板上,以及将第二主控制器设置在显示板上,第二主控制器在接受到开机控制信号时,控制第一电子开关闭合,从而控制供电电源接入交流电源,并为第一主控制器供电。第二主控制器还接收外部输入的控制指令,并对接收的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分析以转换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并与第一主控制器通讯连接,从而将控制信号输出至第一主控制器,以使第一主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二电子开关闭合,从而输出交流电源至功率模块,进而驱动功率模块工作,并调节压缩机供电频率,实现变频压缩机的转速调节。本技术将主控功能及变频功能集成于主控板上,以适应一体式空调器结构紧凑的设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电控组件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控组件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主控板200显示板110第一主控制器210第二主控制器120隔离开关电源220电压转换电路130供电电源230显示模组140功率模块240按键电路150第一电子开关250无线通讯电路160第二电子开关260步进电机170第三继电器270温度采集电路180隔离通讯电路VCC隔离电源输出端190EMI滤波电路TXD信号发送端141PFC电路RXD信号接收端142IPM模块CTL开关信号输入端AC-in电源输入端GND接地端R1限流元件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主控板,设置有用于接入交流电源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主控制器、供电电源、隔离开关电源、功率模块、限流元件、第一电子开关及第二电子开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依次串联设置于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所述限流元件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并联设置;显示板,设置有第二主控制器,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通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主控板,设置有用于接入交流电源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主控制器、供电电源、隔离开关电源、功率模块、限流元件、第一电子开关及第二电子开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依次串联设置于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所述限流元件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并联设置;显示板,设置有第二主控制器,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通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开机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闭合,以控制所述供电电源给所述第一主控制器供电;所述第二主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通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闭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开关电源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静触点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及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入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静触点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智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