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37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由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连续S形加热管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使得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第二电磁加热线圈在直接加热第一水平加热管与第三水平加热管的同时,还对临近的进水管、第二水平加热管、第四水平加热管进行加热,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水的加热速度,达到速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
本技术涉及电磁采暖炉
,尤其涉及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
技术介绍
电磁采暖炉,一般包括加热管道,在加热管道的外侧缠绕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加热线圈通常连接有变频器,而变频器连接有PLC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变频器,进而使得电磁感应线圈以不同的功率对加热管道中的水进行加热,现有的加热管道一般为直线型的,在加热管道上缠绕一组或者间隔的缠绕多组电磁感应线圈,但是此种方式会导致一部分热量向外部散失,虽然一般外侧包裹有保温结构,但是能量的损耗也比较大,所以如何提高电磁感应线圈能量的利用率,并且更快的实现加热过程,成为了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由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连续S形加热管组成;所述进水管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左侧,所述出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连续S形加热管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右弧形管、第一水平加热管、第一左弧形管、第二水平加热管、第二右弧形管、第三水平加热管、第二左弧形管以及第四水平加热管,所述第一右弧形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四水平加热管通过第三右弧形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与第一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水平加热管与第二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水平加热管与第三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水平加热管与第四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一水平加热管上缠绕设置有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中;所述第三水平加热管上缠绕设置有第二电磁加热线圈,第二电磁加热线圈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三间隙与第四间隙中。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L形分隔板,L形分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加热腔与设备腔,所述加热管道设置在加热腔中。进一步,所述L形分隔板上在朝向所述加热腔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使得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第二电磁加热线圈在直接加热第一水平加热管与第三水平加热管的同时,还对临近的进水管、第二水平加热管、第四水平加热管进行加热,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水的加热速度,达到速热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加热管道,加热管道由进水管2、出水管3以及设置在进水管2与出水管3之间的连续S形加热管组成;进水管2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出水管3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连续S形加热管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右弧形管4、第一水平加热管5、第一左弧形管6、第二水平加热管7、第二右弧形管8、第三水平加热管9、第二左弧形管10以及第四水平加热管11,第一右弧形管4与进水管2连接,第四水平加热管11通过第三右弧形管12与出水管3连接;进水管2与第一水平加热管5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13,第一水平加热管5与第二水平加热管7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14,第二水平加热管7与第三水平加热管9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15,第三水平加热管9与第四水平加热管11之间设置有第四间隙16;第一水平加热管5上缠绕设置有第一电磁加热线圈17,第一电磁加热线圈17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一间隙13与第二间隙14中;第三水平加热管9上缠绕设置有第二电磁加热线圈18,第二电磁加热线圈18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三间隙15与第四间隙16中。上述的加热方式的设计,使得第一电磁加热线圈17、第二电磁加热线圈18在直接加热第一水平加热管5与第三水平加热管9的同时,还对临近的进水管2、第二水平加热管7、第四水平加热管11进行加热,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水的加热速度,达到速热的目的。壳体1内设置有L形分隔板19,L形分隔板19将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加热腔20与设备腔21,加热管道设置在加热腔20中,L形分隔板19上在朝向加热腔20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22,避免加热腔20中的热量传递给设备腔21中的相关电子部件,延长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设备腔21中的部件包括变频器、PLC控制器23等,在本实施例中,变频器包括第一变频器24与第二变频器25,第一变频器24、第二变频器25分别与第一电磁加热线圈17、第二电磁加热线圈18的两端连接,第一变频器24、第二变频器25均与PLC控制器23连接,实现以不同的功率进行加热,关于变频器、电磁加热线圈、PLC控制器的具体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常见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由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连续S形加热管组成;所述进水管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左侧,所述出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连续S形加热管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右弧形管、第一水平加热管、第一左弧形管、第二水平加热管、第二右弧形管、第三水平加热管、第二左弧形管以及第四水平加热管,所述第一右弧形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四水平加热管通过第三右弧形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与第一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水平加热管与第二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水平加热管与第三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水平加热管与第四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一水平加热管上缠绕设置有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中;所述第三水平加热管上缠绕设置有第二电磁加热线圈,第二电磁加热线圈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三间隙与第四间隙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由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连续S形加热管组成;所述进水管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左侧,所述出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连续S形加热管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右弧形管、第一水平加热管、第一左弧形管、第二水平加热管、第二右弧形管、第三水平加热管、第二左弧形管以及第四水平加热管,所述第一右弧形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四水平加热管通过第三右弧形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与第一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水平加热管与第二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语录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冀威太阳能采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