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9146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池、蓄水池和电器设备,沉淀池位于蓄水池的左侧且中部设有分隔墙壁,分隔墙壁的表面设有过水孔,沉淀池和蓄水池的顶部设有顶盖,蓄水池内固定连接有电器设备;沉淀池的顶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贯穿顶盖且与顶盖固定连接,沉淀池的左侧壁底部设有排料口,排料口的左侧设有挡板;蓄水池的内部设有过滤板,过滤板的横设在过水孔的下方,过滤板与蓄水池可拆卸连接;电器设备包括控制箱、电磁阀和潜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设有沉淀池和蓄水池,便于对建筑施工现场的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方便建筑施工中使用,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减低水资源的浪费,减小建筑施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目前,市场中的建筑的排水系统直接将雨水排入下水道,不能够对雨水充分的利用,尤其是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水源,如向混凝土内加水搅拌、对建筑表面进行养护和对建筑车辆继续冲洗,造成资源浪费,加大了建筑施工的成本。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在设有沉淀池和蓄水池,便于对建筑施工现场的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方便建筑施工中使用,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减低水资源的浪费,减小建筑施工的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池、蓄水池和电器设备,所述沉淀池位于蓄水池的左侧且中部设有分隔墙壁,所述分隔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池(1)、蓄水池(2)和电器设备(3),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位于蓄水池(2)的左侧且中部设有分隔墙壁(4),所述分隔墙壁(4)的表面设有过水孔(5),所述沉淀池(1)和蓄水池(2)的顶部设有顶盖(6),所述蓄水池(2)内固定连接有电器设备(3);所述沉淀池(1)的顶部设有进水管(207),所述进水管(207)贯穿顶盖(6)且与顶盖(6)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1)的左侧壁底部设有排料口(8),所述排料口(8)的左侧设有挡板(9);所述蓄水池(2)的内部设有过滤板(10),所述过滤板(10)的横设在过水孔(5)的下方,所述过滤板(10)与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池(1)、蓄水池(2)和电器设备(3),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位于蓄水池(2)的左侧且中部设有分隔墙壁(4),所述分隔墙壁(4)的表面设有过水孔(5),所述沉淀池(1)和蓄水池(2)的顶部设有顶盖(6),所述蓄水池(2)内固定连接有电器设备(3);所述沉淀池(1)的顶部设有进水管(207),所述进水管(207)贯穿顶盖(6)且与顶盖(6)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1)的左侧壁底部设有排料口(8),所述排料口(8)的左侧设有挡板(9);所述蓄水池(2)的内部设有过滤板(10),所述过滤板(10)的横设在过水孔(5)的下方,所述过滤板(10)与蓄水池(2)可拆卸连接;所述电器设备(3)包括控制箱(11)、电磁阀(12)和潜水泵(13),所述控制箱(11)固定连接在顶盖(6)的右端表面,所述电磁阀(12)固定连接在过水孔(5)内,所述潜水泵(13)位于过滤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一峰孙登松程新卞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