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40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移液管,包括主把手、开关按钮、电源线挂钩、连接杆、散热口、电动机、吸尘装置、储尘室、滚轮、吸盘、清洁毛刷和吸尘口,所述主把手的外壁镶嵌有开关按钮,且主把手的右侧连接有电源线挂钩,所述主把手的末端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有主体,所述散热口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末端和吸尘装置相连接,所述吸尘装置的左下端安装有储尘室,且储尘室的右端固定有吸尘通道,所述吸尘通道的底端连接有滚轮,且滚轮的左侧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的表面设置有吸尘口。该新型移液管设置有电源线挂钩,能够在闲置时将电源线缠绕住,其滚轮的设计使整个装置可自由的变换角度,大大提高了清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移液管
本技术涉及移液管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移液管。
技术介绍
在各种细胞的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正常组织来源的细胞还是细胞系,无论是贴壁细胞还是悬浮细胞,经常会使用到各种规格的移液管。直头移液管给我们的细胞操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在使用过程当中难免也会有一些弊端,比如:贴壁细胞在用胰蛋白酶消化之后,一般需要使用移液管对培养瓶底部进行反复吹打,以保证收集到所有细胞,避免细胞的损失;而利用直头移液管进行吹打时,因为各种细胞培养瓶的不同的设计可能会对直头移液管的使用造成限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清洁效率更高的吸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移液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进行吹打时,因为各种细胞培养瓶的不同的设计可能会对直头移液管的使用造成限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移液管,包括主把手、开关按钮、电源线挂钩、连接杆、减震装置、主体、副把手、散热口、电动机、吸尘装置、储尘室、吸尘通道、滚轮、吸盘、清洁毛刷和吸尘口,所述主把手的外壁镶嵌有开关按钮,且主把手的右侧连接有电源线挂钩,所述主把手的末端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副把手,且主体的正面安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末端和吸尘装置相连接,所述吸尘装置的左下端安装有储尘室,且储尘室的右端固定有吸尘通道,所述吸尘通道的底端连接有滚轮,且滚轮的左侧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的表面设置有吸尘口。优选的,所述防滑垫和移液管主体之间为粘接,且防滑垫的厚度为0.1cm。优选的,所述滤芯和吸引头内部相连通,且吸引头的内壁呈螺旋状结构。优选的,所述色标层呈多层叠合状设计,且色标层和移液管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液口和移液管主体之间为一体化设计,且出液口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移液管,在移液管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垫,能够增加手持时的稳定,避免出现脱手的情况,并且通过抗压层可增加移液管的牢固性,防止外界的压迫对其造成损坏,延长移液管的使用寿命,出液口部位进行了适当弯曲改造,弯曲的角度能够在一定角度内变化,可以使吹打面积受限的问题得到尽可能解决,其出液口的弯曲部位不超过移液管外壁的延长线,故可以适用于各种规格移液管出液口的改造,而不会影响到外包装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新型移液管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弯头移液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弧头移液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液管主体,2、防滑垫,3、抗压层,4、滤芯,5、吸引头,6、色标层,7、刻度线,8、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移液管,包括移液管主体1、防滑垫2、抗压层3、滤芯4、吸引头5、色标层6、刻度线7和出液口8;实施例一,移液管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垫2,且防滑垫2的底侧和抗压层3相连接,防滑垫2和移液管主体1之间为粘接,且防滑垫2的厚度为0.1cm,能够增加手持时的稳定,避免出现脱手的情况,滤芯4固定于移液管主体1的顶端,且滤芯4的上方镶嵌有吸引头5,滤芯4和吸引头5内部相连通,且吸引头5的内壁呈螺旋状结构,色标层6安置于滤芯4的底端,且色标层6的底端和移液管主体1相贴合,色标层6呈多层叠合状设计,且色标层6和移液管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移液管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7,出液口8固定于移液管主体1的底端,出液口8和移液管主体1之间为一体化设计,且出液口8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便于出液的稳定,出液口8弯曲的角度设计为30~60°,可以使吹打面积受限的问题得到尽可能解决,另外,由于移液管弯曲部位比较短,设计为3-5mm,出液口8的弯曲部位不超过移液管外壁的延长线,故可以适用于各种规格移液管的出液口8的改造,而不会影响到外包装的设计;实施例二,移液管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垫2,且防滑垫2的底侧和抗压层3相连接,防滑垫2和移液管主体1之间为粘接,且防滑垫2的厚度为0.1cm,能够增加手持时的稳定,避免出现脱手的情况,滤芯4固定于移液管主体1的顶端,且滤芯4的上方镶嵌有吸引头5,滤芯4和吸引头5内部相连通,且吸引头5的内壁呈螺旋状结构,色标层6安置于滤芯4的底端,且色标层6的底端和移液管主体1相贴合,色标层6呈多层叠合状设计,且色标层6和移液管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移液管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7,出液口8固定于移液管主体1的底端,出液口8和移液管主体1之间为一体化设计,且出液口8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便于出液的稳定,出液口8呈不对称形,出液口8侧壁的弧形构造可轻易改变液体的流向,液体的流向可与中轴线呈15-75°的角度变化,因此完全能够达到扩大吹打面积的目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新型移液管时先通过防滑垫2握住移液管主体1,随后将出液口8放置到培养瓶内侧,出液口8弯曲的角度能够在一定角度内变化,可以使吹打面积受限的问题得到尽可能解决,其出液口8的弯曲部位不超过移液管主体1外壁的延长线,故可以适用于各种规格移液管的出液口8的改造,使得整个新型移液管的实用性得到很好的提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移液管,包括移液管主体(1)、防滑垫(2)、抗压层(3)、滤芯(4)、吸引头(5)、色标层(6)、刻度线(7)和出液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管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垫(2),且防滑垫(2)的底侧和抗压层(3)相连接,所述滤芯(4)固定于移液管主体(1)的顶端,且滤芯(4)的上方镶嵌有吸引头(5),所述色标层(6)安置于滤芯(4)的底端,且色标层(6)的底端和移液管主体(1)相贴合,所述移液管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7),所述出液口(8)固定于移液管主体(1)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移液管,包括移液管主体(1)、防滑垫(2)、抗压层(3)、滤芯(4)、吸引头(5)、色标层(6)、刻度线(7)和出液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管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垫(2),且防滑垫(2)的底侧和抗压层(3)相连接,所述滤芯(4)固定于移液管主体(1)的顶端,且滤芯(4)的上方镶嵌有吸引头(5),所述色标层(6)安置于滤芯(4)的底端,且色标层(6)的底端和移液管主体(1)相贴合,所述移液管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7),所述出液口(8)固定于移液管主体(1)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赛德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悦汇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