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肌力恢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涉及下肢肌力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术后或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肢体会发生僵硬,通常都是采取人工辅助训练时,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难以保证应有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目前的辅助训练设备各式各样,占用空间大,操作麻烦,并且控制复杂,很难满足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肌力恢复训练装置,用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训练。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下肢肌力恢复训练装置,其包括:座椅,其包括座板和设置在所述座板下端的支撑组件;抬高训练组件,其包括铰接在所述座板下端的摆动杆、固定在所述摆动杆下端的抬高板,所述抬高板呈水平布置且内侧经弹性件连接至所述支撑组件;及踩踏训练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抬高板上的两个踩踏部,所述踩踏部包括中空的支撑杆、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内的压缩弹簧、及踩踏板,所述踩踏板的底部设有导柱,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杆内部的底部,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导柱上并固定连接至所述踩踏板底部。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固定在所述座板的后端。在 ...
【技术保护点】
1.下肢肌力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其包括座板(1‑1)和设置在所述座板(1‑1)下端的支撑组件;抬高训练组件(2),其包括铰接在所述座板(1‑1)下端的摆动杆(2‑1)、固定在所述摆动杆(2‑1)下端的抬高板(2‑2),所述抬高板(2‑2)呈水平布置且内侧经弹性件(2‑3)连接至所述支撑组件;及踩踏训练组件(3),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抬高板(2‑2)上的两个踩踏部,所述踩踏部包括中空的支撑杆(3‑1)、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3‑1)内的压缩弹簧(3‑3)、及踩踏板(3‑2),所述踩踏板的底部设有导柱(3‑4),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杆(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肌力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其包括座板(1-1)和设置在所述座板(1-1)下端的支撑组件;抬高训练组件(2),其包括铰接在所述座板(1-1)下端的摆动杆(2-1)、固定在所述摆动杆(2-1)下端的抬高板(2-2),所述抬高板(2-2)呈水平布置且内侧经弹性件(2-3)连接至所述支撑组件;及踩踏训练组件(3),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抬高板(2-2)上的两个踩踏部,所述踩踏部包括中空的支撑杆(3-1)、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3-1)内的压缩弹簧(3-3)、及踩踏板(3-2),所述踩踏板的底部设有导柱(3-4),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杆(3-1)内部的底部,所述压缩弹簧(3-3)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导柱(3-4)上并固定连接至所述踩踏板(3-2)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肌力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还包括靠背(1-4),所述靠背(1-4)固定在所述座板(1-1)的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肌力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1-2)和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2)上的两个支撑柱(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瑞,盛卫东,陆红,卞兆连,钱湘云,谢幸尔,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传染病防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市老年病医院,南通市肝病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