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红丽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237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所述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转柱、第四固定旋钮、连接板、连接柱以及固定套;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固定环、第三支撑管、第五固定旋钮、第三支杆、第三转柱、第六固定旋钮以及夹持件;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的外壁;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的外壁,且所述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沿所述第二转柱的中轴线处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可对呼吸管路进行有效的夹持限位,提高呼吸管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传统的呼吸机只有一个夹持支架,且结构简单,不能兼顾Y型管附近呼吸机管路,导致管路不能完全抬离患者皮肤表面,长时间易压伤皮肤;不能通过有效的调节固定好所有管路,不能保证积水瓶垂直向下处于最低点位置,冷凝水易反流至患者气道增加VAP的发生或者呼吸机的损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灵活、适用范围广的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转柱、第四固定旋钮、连接板、连接柱以及固定套,且所述第二转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垂直设有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部固定有所述固定套;所述第二转柱通过所述第四固定旋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固定环、第三支撑管、第五固定旋钮、第三支杆、第三转柱、第六固定旋钮以及夹持件,且所述固定环套接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壁;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管的顶端,且所述第三支撑管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五固定旋钮连接所述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三转柱,所述第三转柱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且所述第三转柱通过所述第六固定旋钮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的外壁;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的外壁,且所述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沿所述第二转柱的中轴线处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之间的结构均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杆以及第三固定旋钮,且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二转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旋钮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件、第一支撑管、第一固定旋钮、第一支杆、第一转柱以及第二固定旋钮,且所述第一转柱与所述第二支撑管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与所述第一转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旋钮连接;所述第一转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杆,且所述第一支杆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旋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且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底端设有所述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包括上夹板、锁紧螺柱、下夹板以及固定螺管;所述上夹板的表面垂直设有所述第一支撑管,且所述上夹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所述锁紧螺柱;所述锁紧螺柱的底端伸入于所述固定螺管的内部,且所述固定螺管嵌入于所述下夹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之间相互对称设置,且所述上夹板、所述下夹板组成凹字型结构;所述下夹板的内部焊接所述固定螺管。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扇形,且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垂直焊接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对称线处。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侧截面呈菱形,且所述固定套的端部与第三夹持机构的顶端紧密贴合;所述固定套与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件为弹性塑料结构,且所述夹持件的底端呈四分之三圆环框架结构;所述夹持件的底部为开口状。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的转动角度均为0°-360°,且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的所在转动面相互平行。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三夹持机构来对呼吸机管路、积水瓶管路以及患者进气端管路进行夹持限位,从而使得整个呼吸管理更为稳定,能够始终处于最佳的高度,有效的避免冷凝水倒流;各个夹持机构可自由伸缩、转动调节方位,以适应呼吸机治疗管路不同长短及不同位置的需要,使得适用范围更广,结构更为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以及连接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连接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夹持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固定环、固定套以及连接柱配合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支撑机构,11、固定件,111、上夹板,112、锁紧螺柱,113、下夹板,114、固定螺管,12、第一支撑管,13、第一固定旋钮,14、第一支杆,15、第一转柱,16、第二固定旋钮,2、第二支撑机构,21、第二支撑管,22、第二支杆,23、第三固定旋钮,3、连接机构,31、第二转柱,32、第四固定旋钮,33、连接板,34、连接柱,35、固定套,4、第一夹持机构,41、固定环,42、第三支撑管,43、第五固定旋钮,44、第三支杆,45、第三转柱,46、第六固定旋钮,47、夹持件,471、第四支杆,472、卡头,5、第二夹持机构,6、第三夹持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以及图6,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以及连接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连接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夹持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固定环、固定套以及连接柱配合结构示意图。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第二支撑机构2,所述第二支撑机构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二转柱31、第四固定旋钮32、连接板33、连接柱34以及固定套35,且所述第二转柱31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柱3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33,且所述连接板33的侧壁垂直设有所述连接柱34;所述连接柱34的外部固定有所述固定套35;所述第二转柱31通过所述第四固定旋钮3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3;第一夹持机构4,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包括固定环41、第三支撑管42、第五固定旋钮43、第三支杆44、第三转柱45、第六固定旋钮46以及夹持件47,且所述固定环41套接于所述连接柱34的外壁;所述固定环41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管42的顶端,且所述第三支撑管42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三支杆44;所述第三支撑管42通过所述第五固定旋钮43连接所述第三支杆44;所述第三支杆44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三转柱45,所述第三转柱45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47,且所述第三转柱45通过所述第六固定旋钮46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47;第二夹持机构5,所述第二夹持机构5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31的外壁;第三夹持机构6,所述第三夹持机构6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31的外壁,且所述第三夹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转柱、第四固定旋钮、连接板、连接柱以及固定套,且所述第二转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垂直设有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部固定有所述固定套;所述第二转柱通过所述第四固定旋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固定环、第三支撑管、第五固定旋钮、第三支杆、第三转柱、第六固定旋钮以及夹持件,且所述固定环套接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壁;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管的顶端,且所述第三支撑管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五固定旋钮连接所述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三转柱,所述第三转柱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且所述第三转柱通过所述第六固定旋钮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的外壁;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的外壁,且所述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沿所述第二转柱的中轴线处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之间的结构均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转柱、第四固定旋钮、连接板、连接柱以及固定套,且所述第二转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垂直设有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部固定有所述固定套;所述第二转柱通过所述第四固定旋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固定环、第三支撑管、第五固定旋钮、第三支杆、第三转柱、第六固定旋钮以及夹持件,且所述固定环套接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壁;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管的顶端,且所述第三支撑管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五固定旋钮连接所述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三转柱,所述第三转柱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件,且所述第三转柱通过所述第六固定旋钮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的外壁;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的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转柱的外壁,且所述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沿所述第二转柱的中轴线处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之间的结构均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杆以及第三固定旋钮,且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二转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旋钮连接所述第二支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呼吸机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丽吕菊平席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红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