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
本技术属于中医医疗辅助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
技术介绍
作为中医诊疗经常用到的一种治疗方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做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有的装针灸针的针灸筒,一般用圆形纸筒或竹筒进行盛放,且内部设置的用于插针灸针的板位置固定,难以适应对不同高度的针灸针的合理排布,同时,这种圆柱形的针灸筒很容易倾倒造成针灸针的从针灸筒中洒出,不利于保证针灸针的卫生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针灸筒不易观察内部情况、且无法安全卫生的放置不同规格的针灸针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包括透明的筒体、设置于筒体下端且开口向下的吸盘、设置于筒体内部下方的消毒层、设置于筒体中部的第一隔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上方且与筒体内壁卡接的第二隔板以及设置于筒体上方的筒盖,第二隔板与筒体卡接的边沿为阴弧,第一隔板上和第二隔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容纳针灸针的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筒体(100)、设置于所述筒体(100)下端且开口向下的吸盘(200)、设置于所述筒体(100)内部下方的消毒层(300)、设置于所述筒体(100)中部的第一隔板(400)、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400)上方且与所述筒体(100)内壁卡接的第二隔板(500)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100)上方的筒盖(600),所述第二隔板(500)与所述筒体(100)卡接的边沿为阴弧,所述第一隔板(400)和所述第二隔板(500)上分别设有用于容纳针灸针(700)的针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筒体(100)、设置于所述筒体(100)下端且开口向下的吸盘(200)、设置于所述筒体(100)内部下方的消毒层(300)、设置于所述筒体(100)中部的第一隔板(400)、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400)上方且与所述筒体(100)内壁卡接的第二隔板(500)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100)上方的筒盖(600),所述第二隔板(500)与所述筒体(100)卡接的边沿为阴弧,所述第一隔板(400)和所述第二隔板(500)上分别设有用于容纳针灸针(700)的针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消毒层(300)下方的柔性层(800),所述柔性层(800)为医用橡胶材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科针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