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其耐高压电路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驱动电路,尤其是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其耐高压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已朝向高分辨率及大尺吋发展,且液晶显示器具有重量轻、寿命长及高画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式电子装置中,例如手持式电子装置、家用电视与室外各式大型屏幕。现今为了优化液晶显示器,已发展出非结晶硅闸极(AmorphousSiliconGate,ASG)的技术,其可以称为闸极面板(GateonPanel,GOP或GateonArray,GOA或GateinPanel,GIP)。即在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制作时,形成用于驱动闸极线的电路于显示面板的基板上,基板上的电路会接收一闸极驱动电路所产生的闸极讯号,进而依据闸极讯号产生复数闸极线驱动讯号,以驱动闸极线所耦接的像素,如此可降低闸极驱动电路与显示面板互相耦接所需之脚位。于习用技术,利用单一供应电源作为闸极驱动电路所需的电力来源。再者,由于应用于GIP架构的闸极驱动电路产生复数闸极讯号的时间会部份相互重迭,例如在同一时间点下,第一闸极讯号的电压准位已在一导通电压准位,而第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第一电源电路,产生一第一供应电压;一第二电源电路,产生一第二供应电压,该第二电源电路提供的电荷量低于该第一电源电路提供的电荷量;及多个驱动器,产生多个闸极讯号,该些驱动器包含多个第一电源输入端与多个第二电源输入端,该些第一电源输入端耦接该第一电源电路而接收该第一供应电压,该些第二电源输入端耦接该第二电源电路而接收该第二供应电压,该些驱动器分别于一电压上升区间依据该第一供应电压提升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该些驱动器分别于一电压维持区间依据该第二供应电压维持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0 US 62/607,9791.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第一电源电路,产生一第一供应电压;一第二电源电路,产生一第二供应电压,该第二电源电路提供的电荷量低于该第一电源电路提供的电荷量;及多个驱动器,产生多个闸极讯号,该些驱动器包含多个第一电源输入端与多个第二电源输入端,该些第一电源输入端耦接该第一电源电路而接收该第一供应电压,该些第二电源输入端耦接该第二电源电路而接收该第二供应电压,该些驱动器分别于一电压上升区间依据该第一供应电压提升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该些驱动器分别于一电压维持区间依据该第二供应电压维持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于该电压上升区间上升至一预定电压准位,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于该电压维持区间维持于一导通电压准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驱动器依据该第一供应电压提升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至一预定电压准位,该预定电压准位高于或等于一导通电压准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驱动器依据该第二供应电压维持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于一导通电压准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驱动器依据一第三供应电压控制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从一导通电压准位降低至一截止电压准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驱动器分别包含:一预充电电路,依据一第一预充电电压控制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提升至一第一预充电压准位,该第一预充电压准位低于一预定电压准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预充电电路耦接于一第三电源电路与该驱动器的一输出端之间,该第三电源电路提供该第一预充电电压。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该预充电电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电路,该第一电源电路提供该第一预充电电压。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预充电电路依据一第二预充电电压控制该些闸极讯号的该电压准位从该第一预充电压准位提升至一第二预充电压准位,该第二预充电压准位低于该预定电压准位。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预充电电路耦接于一第三电源电路与该驱动器的一输出端之间,该第三电源电路提供该第一预充电电压与该第二预充电电压。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预充电电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电路,该第一电源电路提供该第一预充电电压与该第二预充电电压。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预充电电路包含:一第一开关元件,接收该第一预充电电压或者该第二预充电电压,耦接一第三电源电路,传输该第一预充电电压或者该第二预充电电压;一第二开关元件,耦接于该第一开关元件与该预充电电路的一输出端之间,传输该第一预充电电压或者该第二预充电电压至该输出端,该第二开关元件之一本体耦接该第一开关元件之一本体;及一控制元件,耦接于该第一切換元件与该第二切換元件的一本体接点,并耦接一控制电压,该控制元件依据该控制电压控制该第一开关元件与该第二开关元件之该本体接点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冠超,林圣祐,
申请(专利权)人: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