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蛰伤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08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蜂蛰伤处理装置。其包括相互连通的划割器和抽吸器,所述划割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推杆和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设有依次连接的拦截横杆、连接杆和划割刀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管壁上设有连通口和排血口,所述排血口连通集血器;所述抽吸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推杆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内设有依次连接的弹性锁定组件、活塞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连杆与所述第二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管壁上柔性定位凸孔;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端口和所述连通口连通。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便携,将伤口切开与拔毒放血一体结合,有效提高了蜂蛰伤治疗的效果。

A device for treating bee sting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bee sting treatment device. The cutter comprises a mutually connected cutter and a suction device. The cutter comprises a mutually connected first push rod and a first tube. The first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successively connected intercepting crossbar, connecting rod and cutting blade. The connecting rod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asing, and a connecting port and a cutting blade are arranged on the pipe wall of the first casing. The bleeding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a blood collector; the su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second push rod and a second casing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second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locking assembly, a piston connecting rod and a piston connected in turn. The piston connecting rod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asing; and the flexible positioning convex on the pipe wall of the second casing is sliding connected. The lower end port of the second cas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ort.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and portability. It integrates wound incision with detoxification and bloodletting,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effect of bee sting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蛰伤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蛰伤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蜂蛰伤是部队野外演练、作战和群众生产时较常见的急性病。蜂蛰伤是指被蜂蛰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且蜂蛰伤毒性伤害似乎随着气候的变化、农药使用加大的变大,被蜂蛰伤尤其是被群蜂蛰伤后极易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器官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因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而死亡。因此,做好蜂蛰伤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要。在临床的救治工作中总结发现,蜂蛰伤后立即将毒素排出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病情的严重程度。而目前,未发现有专门用于蜂蛰伤患者拔毒外出的器械,虽然通过传统的火罐结合伤口切开放血可达到相同目的,但取材不易、操作复杂、耗时长等问题极易导致疗效低,伤口容易感染。进一步的,经过检索发现,虽然目前也有很多用于蛇伤伤口排毒处理的装置治疗原理与蜂蛰伤类似,例如中国专利CN206381427U和CN206381224U,但是结构与本蜂蛰伤处理装置均不同,而虽然还有结构与本申请类似的中国专利CN107510865A,但是基于治疗原理不同,两者结构上也有所差异也用途也有所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蛰伤处理装置,该蜂蛰伤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制作成本低,将伤口切开与拔毒放血一体结合,有效提高了蜂蛰伤治疗的效率和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蛰伤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划割器和抽吸器,所述划割器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拦截横杆、连接杆和划割刀片,所述划割刀片上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拦截横杆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内设有第一圆形挡板,所述第一圆形挡板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圆形挡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圆形挡板和所述拦截横杆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挡板和其下端端口之间的管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连通口和排血口,所述排血口连通集血器;所述抽吸器包括第二推杆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弹性锁定组件、活塞连杆和活塞,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锁定组件,所述第二套管内设有第二圆形挡板,所述第二圆形挡板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圆形挡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活塞连杆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圆形挡板和所述弹性锁定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活塞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上端端口至所述第二圆形挡板之间的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锁定组件相对应的若干个柔性定位凸孔;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端口连通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连通口。进一步的,所述划割刀片的宽度为3-5mm,所述划割刀片自由端的端口至所述限位板之间的长度是2-3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均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下端端口的表面环设有棉圈。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锁定组件包括锁定体、第三弹性件和锁定卡头,所述锁定体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锁定卡头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凹槽和所述锁定卡头套接于所述凹槽内的一端,且所述锁定卡头与所述柔性定位凸孔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均为压缩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内均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与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的上端端部连通,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的上端端部设有与所述储物腔相匹配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管壁和所述第二套管管壁通过连接件连接。由于使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划割器中第一套管的下端端口罩在伤者的蛰伤处时,与划割器连通的抽吸器抽气可使第一套管的下端至第一圆形挡板之间形成负压段,从而使伤者蛰伤处的皮肤朝向第一套管内凸起,此时采用划割刀片对蛰伤处皮肤的划割切开,然后调节抽吸器的抽吸程度使划割器保持一定的负压状态,从而使得伤口附近扩散的毒血被及时吸出,从而避免毒液扩散,达到治疗的目的。综上,本技术的蜂蛰伤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制作成本低,将伤口切开与拔毒放血一体结合,有效提高了蜂蛰伤治疗的效率和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蜂蛰伤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第一圆形挡板和所述第二圆形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弹性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图中,1-划割器,11-第一推杆,12-第一套管,121-第一圆形挡板,1211-第一通孔,122-连通口,123-排血口,124-棉圈,13-拦截横杆,14-连接杆,15-划割刀片,151-限位板,16-第一弹性件,17-集血器,111/112-储物腔,112/212-上盖,2-抽吸器,21-第二推杆,22-第二套管,221-第二圆形挡板,2211-第二通孔,222-柔性定位凸孔,23-弹性锁定组件,231-锁定体,232-锁定卡头,233-第三弹性件,234-凹槽,24-活塞连杆,25-活塞,26-第二弹性件,27-抽气管,3-连接件。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蜂蛰伤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划割器1和抽吸器2,所述划割器1用于割开患者蛰伤处的皮肤,所述抽吸器2使所述划割器1呈一定的负压状态,从而使得患者的毒血从切口处吸出,进而避免毒血扩散,达到治疗的目的。所述划割器1包括第一推杆11和第一套管12,所述第一套管12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拦截横杆13、连接杆14和划割刀片15,所述划割刀片15的宽度为3-5mm,所述划割刀片15上设有限位板151,所述划割刀片15自由端的端口至所述限位板151之间的长度是2-3mm,利于保证所述划割刀片15割入皮肤的深度,避免所述划割刀片15伤及患者筋骨的现象;所述第一推杆11与所述拦截横杆13连接。所述第一套管12内设有第一圆形挡板121,所述第一圆形挡板121与所述第一套管12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圆形挡板121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4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211,所述第一圆形挡板121和所述拦截横杆13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6,所述连接杆14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件16和所述第一通孔1211与所述第一套管12滑动连接,即使用者通过按压所述第一推杆1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16的压缩,而使得所述连接杆14带动所述划割刀片15相对所述第一套筒12向下滑动,从而达到使所述划割刀片15割破患者蛰伤处皮肤的目的,撤去按压力,随着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蛰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划割器和抽吸器,所述划割器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拦截横杆、连接杆和划割刀片,所述划割刀片上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拦截横杆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内设有第一圆形挡板,所述第一圆形挡板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圆形挡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圆形挡板和所述拦截横杆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挡板和其下端端口之间的管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连通口和排血口,所述排血口连通集血器;所述抽吸器包括第二推杆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弹性锁定组件、活塞连杆和活塞,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锁定组件,所述第二套管内设有第二圆形挡板,所述第二圆形挡板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圆形挡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活塞连杆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圆形挡板和所述弹性锁定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活塞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上端端口至所述第二圆形挡板之间的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锁定组件相对应的若干个柔性定位凸孔;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端口连通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连通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蛰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划割器和抽吸器,所述划割器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拦截横杆、连接杆和划割刀片,所述划割刀片上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拦截横杆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内设有第一圆形挡板,所述第一圆形挡板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圆形挡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圆形挡板和所述拦截横杆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挡板和其下端端口之间的管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连通口和排血口,所述排血口连通集血器;所述抽吸器包括第二推杆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弹性锁定组件、活塞连杆和活塞,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锁定组件,所述第二套管内设有第二圆形挡板,所述第二圆形挡板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圆形挡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活塞连杆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圆形挡板和所述弹性锁定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活塞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上端端口至所述第二圆形挡板之间的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锁定组件相对应的若干个柔性定位凸孔;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端口连通抽气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起庆彭皓韦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