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肢体围长测量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04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肢体围长测量尺,涉及临床肢体测量技术领域。该肢体围长测量尺包括竖向配置的底尺,以及在所述底尺的延展方向上,等间距地固定在所述底尺上且横向配置的若干围尺,该围尺上包括有沿围尺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在所述底尺的起始端和尾端,分别横向配置一条用于固定底尺位置的固定带,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带上包括有避让人体骨型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肢体围长测量尺可精确、方便地测量患者的肢体围长数值。

A measuring ruler for limb circumferen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asuring ruler for limb circumferen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linical limb measurement. The limb circumference measuring ruler includes a vertically arranged bottom ruler, and several transversely arranged bottom rulers fixed equidistantly in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ruler, which include a scale set along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ruler, and one transversely arranged for fixing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bottom ruler, respectively. The fixing belt for the fixed foot posi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positioning hole for avoiding the human skeleton type. The limb circumference measuring rul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curately and conveniently measure the limb circumference value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围长测量尺
本技术涉及临床肢体测量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肢体围长测量尺。
技术介绍
肢体测量数值常因测量者手法不同、患者体位或读数方向不一致而产生误差,这些误差虽然只有几厘米,但对于治疗要求精确的患者来说会有较大影响。倒如在淋巴水肿治疗时,每次的测量数值都会影响治疗师制定以后的治疗策略,而且数值的改变哪怕是一厘米也会对患者产生重大影响。而反复、复杂的测量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时间测量和摆放体位会给患者身体增加负担,尤其是肢体水肿的病人。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简单、准确测量患者肢体围长的测量尺和测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肢体围长测量尺,可精确、方便地测量患者的肢体围长数值。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肢体围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配置的底尺,以及在所述底尺的延展方向上,等间距地固定在所述底尺上且横向配置的若干围尺,该围尺上包括有沿围尺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在所述底尺的起始端和尾端,分别横向配置一条用于固定底尺位置的固定带,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带上包括有避让人体骨型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围尺至少包括有由底尺向底尺一侧横向延展出的第一测量部,该第一测量部上包括有沿第一测量部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优选地,所述围尺还包括有由底尺向底尺另一侧横向延展出的第二测量部,该第二测量部上包括有沿第二测量部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测量部和第二测量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测量部和第二测量部上的刻度为连续的刻度,所述刻度由围尺的一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围尺通过锁合装置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底尺上。优选地,所述锁合装置为子母扣或粘扣。优选地,所述底尺包括有沿所述底尺延展方向设置的刻度,所述刻度由底尺的一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底尺的正面与反面以及所述围尺的正面及反面均设有刻度。优选地,相邻围尺之间的间距为5厘米。优选地,所述底尺的长度至少大于30厘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肢体围长测量尺,可以对患者肢体测量部位进行准确定位,不易发生因测量者手法不同或患者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此外,利用该肢体围长测量尺进行测量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论治疗师还是家属都能准确测量。再者,为方便患者和读数,围尺在底尺上的固定处可以调节。测量过程中不需要患者摆特殊体位,只要抬一下上肢或者下肢就可以测量,易于收藏和携带。最后,该肢体围长测量尺的造价低,不容易损耗,可反复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的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肢体围长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尺;2、围尺;21、第一测量部;22、第二测量部;3、固定带;3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现有技术中,肢体测量数值常因测量者手法不同、患者体位或读数方向不一致而产生测量误差,对于治疗要求精确的患者来说会有较大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简单、准确测量患者肢体围长的测量尺。具体地,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肢体围长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肢体围长测量尺,包括:竖向配置的底尺1,以及在所述底尺1的延展方向上,等间距地固定在所述底尺1上且横向配置的若干围尺2,该围尺2上包括有沿围尺2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在所述底尺1的起始端和尾端,分别横向配置一条用于固定底尺1位置的固定带3,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带3上包括有避让人体骨型的定位孔31。测试时,将特殊骨型(外踝最高点、尺骨远端骨突或鹰嘴骨突出等)标志置于定位孔31中,用于标记测量位置。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端部的固定带3上设有所述定位孔31,所述定位孔31设置在固定带3上的靠近所述底尺1的位置处,用于标记测量的起始点。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在围尺上设置定位孔,以满足定位的功能。本技术提供的肢体围长测量尺,可以通过定位孔31对患者肢体测量部位进行准确定位,不易发生因测量者手法不同或患者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且利用该肢体围长测量尺进行测量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论治疗师还是家属都能准确测量。此外,该肢体围长测量尺的造价低,不容易损耗,可反复使用。在本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围尺2包括有由底尺1向底尺1一侧横向延展出的第一测量部21,该第一测量部21上包括有沿第一测量部21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进一步地,所述围尺2还包括有由底尺1向底尺1另一侧横向延展出的第二测量部22,该第二测量部22上包括有沿第二测量部22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此外,更优选地,由附图1可以看出,所述第一测量部21和第二测量部2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测量部21和第二测量部22上的刻度为连续的刻度,所述刻度由围尺2的一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在进行测量时,两侧的第一测量部21和第二测量部22围绕肢体一周即可得到肢体围长数值,不需要进行其它计算。为方便患者和读数,围尺2两部分长短可以调节,即所述围尺2通过锁合装置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底尺1上;优选地,所述锁合装置为子母扣或粘扣,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的其它可调节固定装置。这种设计不需要患者摆特殊体位,只要抬一下上肢或者下肢就可以测量,易于收藏和携带。本技术提供的肢体围长测量尺是用来测量肢体的围长,但是为了方便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尺1包括有沿所述底尺1延展方向设置的刻度(图中未示出),所述刻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便于在测量肢体围长的同时记录肢体轴向方向的位置数据。为了方便进行读数,所述底尺1的正面与反面以及所述围尺2的正面及反面均设有刻度值。使用过程中,测量尺的正反两面均可进行读数,使测量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地,相邻围尺2之间的间距为5厘米,在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时,有统一的测量间距标准,每隔5厘米即可得到一个肢体围长数值,既可以满足临床常见的数值测量需要,又可以简化测量和记录过程,统一肢体轴向方向上的测量间隔标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围尺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其它数值,本技术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制。为满足常见的临床测量需要,本技术提供的底尺1长度在测量上肢时应不小于30厘米,在测量下肢时应不小于60厘米。例如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尺11长度即为60厘米。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围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配置的底尺,以及在所述底尺的延展方向上,等间距地固定在所述底尺上且横向配置的若干围尺,该围尺上包括有沿围尺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在所述底尺的起始端和尾端,分别横向配置一条用于固定底尺位置的固定带,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带上包括有避让人体骨型的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围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配置的底尺,以及在所述底尺的延展方向上,等间距地固定在所述底尺上且横向配置的若干围尺,该围尺上包括有沿围尺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在所述底尺的起始端和尾端,分别横向配置一条用于固定底尺位置的固定带,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带上包括有避让人体骨型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围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尺至少包括有由底尺向底尺一侧横向延展出的第一测量部,该第一测量部上包括有沿第一测量部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围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尺还包括有由底尺向底尺另一侧横向延展出的第二测量部,该第二测量部上包括有沿第二测量部延伸方向设置的刻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围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部和第二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秀富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