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速拖把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00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速拖把杆,包括拖把上杆和拖把下杆,拖把上杆包括上外杆和上内杆,拖把下杆包括下外杆和下内杆,拖把下杆的下端与拖把头连接,拖把上杆和拖把下杆之间通过单向驱动件连接,下杆的下端具有与拖把桶内的支撑座相配合的离合传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离合传动件与拖把桶内两种不同支撑座的配合而切换与两个单向驱动件的配合,从而实现两种转速的输出,较慢的转速适合拖把的清洗,较快的转速适合拖把的脱水,故洗涤和脱水时拖把转速合适,省力且清洁脱水效果好。

Two-speed tractor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o-speed mop rod, which comprises a mop upper rod and a mop lower rod. The mop upper rod comprises an upper outer rod and an upper inner rod. The mop lower rod comprises a lower outer rod and a lower inner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mop lower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p head. The upper rod and the lower rod of the mop are connected by a one-way driving memb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mop head. The clutch transmission fitted with the supporting seat in the mop barrel. The utility model switches the matching of two one-way driving parts through the matching of the clutch transmission parts and two different support supports in the mop barrel, thereby realizing the output of two kinds of rotational speeds, the slower rotational speed is suitable for mop cleaning, the faster rotational speed is suitable for mop dehydration, so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mop is appropriate, labor-saving and clean when washing and dehydration are carried out. The dehydration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速拖把杆
本技术属于旋转拖把
,特别是涉及一种与拖把桶配合使用过程中以不同转速进行清洗或脱水的手压式的拖把杆。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地面清洁卫生工具的工作效率和清洁效果,开发了一种手压式旋转拖把以及与手压式旋转拖把相配套的清洁桶,有效解决了传统拖把清洗不方便及脱水不干的问题。具体操作如下:脱水时采用离心脱水,将拖把组件置于清洁桶的脱水篮中,下压旋转拖把手柄,旋转拖把驱动拖把组件和脱水篮快速旋转,实现离心脱水;清洗时,将拖把组件置于清洁桶的清洗连接头上,下压旋转拖把手柄,旋转拖把驱动拖把组件在清洁桶的清洗水中旋转,从而实现旋转清洗。上述的手压式旋转拖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手压式旋转拖把在旋转频率不变情况下,脱水与清洗的转速是相同的,当旋转拖把清洗时,整个拖把组件都浸泡在水中,开始起动时,由于拖把组件旋转阻力大,手感重,起动速度慢,需用较大的力量去压手柄,由于用力过大,传动部件容易损坏,待转速上去后,由于转速过快,污水又容易甩出,使用效果不理想。为了改进手压工旋转拖把脱水和清洗转速相同,清洗时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目前公布的相关技术有专利号为201110188805X、名称为一种清洁工具的技术专利,它的结构特点是在上述手压式旋转拖把的拖把组件上安装变速驱动机构;脱水时下压拖把杆,变速驱动机构以第一转速带动拖把头旋转;清洗时以相同的速度下压拖把杆,变速驱动机构以第二转速带动拖把头旋转,且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在清洗和脱水不同的工况下,拖把头可以获得不同的转速,解决了清洗操作时手感重、易损坏、污水甩出来的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手感还偏重;二是在清洗时,拖把头棉纱与变速驱动机构会发生缠绕,影响旋转拖把的正常使用;三是由于清洗和脱水由同一驱动机构旋转驱动,使用寿命不长。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速拖把杆,结构精简,通过离合传动件与拖把桶内两种不同支撑座的配合而切换与两个单向驱动件的配合,从而实现两种转速的输出,较慢的转速适合拖把的清洗,较快的转速适合拖把的脱水,故洗涤和脱水时拖把转速合适,省力且清洁脱水效果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速拖把杆,包括拖把上杆和拖把下杆,所述拖把上杆包括上外杆和上内杆,所述拖把下杆包括下外杆和下内杆,所述拖把下杆的下端与拖把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上杆和所述拖把下杆之间通过单向驱动件连接,所述单向驱动件包括第一单向驱动件和第二单向驱动件,所述下杆的下端具有与拖把桶内的支撑座相配合的离合传动件,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拖把杆置于第一支撑座时,按压上杆,所述第一支撑座上顶所述离合传动件并使离合传动件与所述下外杆脱离,此时,所述第一单向驱动件驱动所述下外杆,形成所述下杆的第一转速;拖把杆置于第二支撑座时,所述离合传动件与所述下外杆卡合,按压上杆,所述第二单向驱动件驱动所述下内杆,形成所述下内杆的第二转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座设于所述拖把桶的清洗区,所述第二支撑座设于所述拖把桶的脱水区。进一步地说,所述离合传动件为表面具有若干凸条的传动轴,每一所述凸条皆与所述传动轴的轴线平行且所有所述凸条皆沿所述传动轴周向间隔分布,所述下内杆的下端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凸条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下外杆的下端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凸条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传动轴的凸条能够沿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滑动;拖把杆置于第一支撑座时,按压上杆,所述第一支撑座上顶所述离合传动件,所述离合传动件的凸条脱离所述下外杆的第二凹槽,所述离合传动件的凸条仅卡于所述下内杆的第一凹槽;拖把杆置于第二支撑座时,按压上杆,所述凸条同时卡于所述下内杆的第一凹槽和所述下外杆的第二凹槽。进一步地说,所述离合传动件的外侧面设有一周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离合传动件具有凸条的一段,所述下外杆的下端的内侧面具有凸出部,所述离合传动件穿过所述下外杆的下端且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上方,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限位圈配合实现所述离合传动件的限位。进一步地说,所述上内杆是以下两种结构中的一种:第一种:所述上内杆是麻花杆,所述麻花杆驱动所述第一单向驱动件,所述第一单向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外杆,所述第一单向驱动件带动所述下外杆形成第一种转速;第二种:所述上内杆是光杆,所述下外杆的上部带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单向驱动件与所述下外杆的外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单向驱动件带动所述下外杆形成第一种转速。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单向驱动件包括转动块和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下外杆相固定,所述转动块中设有与上内杆相配合的开孔;所述转动块与传动块间设有第一单向传动结构。进一步地说,所述下外杆是麻花套筒,所述上内杆带动所述第二单向驱动件,所述第二单向驱动件带动麻花套筒旋转,形成所述下内杆的第二种转速。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单向驱动件包括驱动块和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上内杆相固定,所述驱动块设有与下内杆相配合的螺纹槽;所述驱动块与滑块间设有第二单向传动结构。进一步地说,所述上内杆的螺距和所述下内杆的螺距不同。进一步地说,所述上外杆和所述下外杆的连接处具有锁定结构。进一步地说,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件、旋转件和压块;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上杆固定部和下杆穿套部,所述下杆穿套部的侧壁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侧壁的压块槽,所述压块放置于所述压块槽;所述旋转件的内壁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一个凸块,所述凸块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与所述压块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一致,所述凸块和所述压块两者之一自两者的接触端开始沿周向至另一端逐渐增厚;所述旋转件套于所述下杆穿套部和压块外,且能够绕轴心旋转;旋转件能够旋转至凸块抵压压块且压块抵紧下杆;旋转件反向旋转时能够使压块松开下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离合传动件、第一单向驱动件和第二单向驱动件,结构精简,通过离合传动件与拖把桶内两种不同支撑座的配合而切换与两个单向驱动件的配合,从而实现两种转速的输出,较慢的转速适合拖把的清洗,较快的转速适合拖把的脱水,故洗涤和脱水时拖把转速合适,省力且清洁脱水效果好;即清洗时上内杆的大螺距部分产生效果,脱水甩干时下内杆的小螺距部分产生效果,因此大大降低了清洗过程中需要施加的力度,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从而实现拖把清洗功能,清洗时手感轻、转动灵活、速度适中,解决了由于转速快污水飞溅的现象,同时,在脱水甩干过程中,下端大螺距部分先动作,实现拖把快速脱水功能,脱水效果好;再者,离合传动件的表面具有若干凸条,下内杆的内表面具有与凸条相匹配的第一凹槽,下外杆的内表面具有与凸条的第二凹槽,传动轴的凸条能够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滑动,因此本技术通过拖把桶内的支撑座是否上顶离合传动件以及凸条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配合实现两种不同转速的切换,零部件少,一是结构精简,生产工序少,简化组装过程,降低生产成本;二是耐用,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再者,上外杆和下外杆的连接处具有锁定结构,在拖地时,锁定结构能够将上外杆和下外杆锁定,避免上下外杆滑动;再者,锁定结构由固定连接件、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速拖把杆,包括拖把上杆(1)和拖把下杆(2),所述拖把上杆包括上外杆(3)和上内杆(4),所述拖把下杆包括下外杆(5)和下内杆(6),所述拖把下杆的下端与拖把头(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上杆和所述拖把下杆之间通过单向驱动件连接,所述单向驱动件包括第一单向驱动件和第二单向驱动件,所述下杆的下端具有与拖把桶内的支撑座相配合的离合传动件(8),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拖把杆置于第一支撑座时,按压上杆,所述第一支撑座上顶所述离合传动件并使离合传动件与所述下外杆脱离,此时,所述第一单向驱动件驱动所述下外杆,形成所述下杆的第一转速;拖把杆置于第二支撑座时,所述离合传动件与所述下外杆卡合,按压上杆,所述第二单向驱动件驱动所述下内杆,形成所述下内杆的第二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速拖把杆,包括拖把上杆(1)和拖把下杆(2),所述拖把上杆包括上外杆(3)和上内杆(4),所述拖把下杆包括下外杆(5)和下内杆(6),所述拖把下杆的下端与拖把头(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上杆和所述拖把下杆之间通过单向驱动件连接,所述单向驱动件包括第一单向驱动件和第二单向驱动件,所述下杆的下端具有与拖把桶内的支撑座相配合的离合传动件(8),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拖把杆置于第一支撑座时,按压上杆,所述第一支撑座上顶所述离合传动件并使离合传动件与所述下外杆脱离,此时,所述第一单向驱动件驱动所述下外杆,形成所述下杆的第一转速;拖把杆置于第二支撑座时,所述离合传动件与所述下外杆卡合,按压上杆,所述第二单向驱动件驱动所述下内杆,形成所述下内杆的第二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速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设于所述拖把桶的清洗区,所述第二支撑座设于所述拖把桶的脱水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速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传动件为表面具有若干凸条(81)的传动轴,每一所述凸条皆与所述传动轴的轴线平行且所有所述凸条皆沿所述传动轴周向间隔分布,所述下内杆的下端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凸条相匹配的第一凹槽(61),所述下外杆的下端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凸条相匹配的第二凹槽(10),所述传动轴的凸条能够沿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滑动;拖把杆置于第一支撑座时,按压上杆,所述第一支撑座上顶所述离合传动件,所述离合传动件的凸条脱离所述下外杆的第二凹槽,所述离合传动件的凸条仅卡于所述下内杆的第一凹槽;拖把杆置于第二支撑座时,按压上杆,所述凸条同时卡于所述下内杆的第一凹槽和所述下外杆的第二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速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传动件的外侧面设有一周限位圈(82),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离合传动件具有凸条的一段,所述下外杆的下端的内侧面具有凸出部(12),所述离合传动件穿过所述下外杆的下端且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凸出部(12)的上方,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限位圈配合实现所述离合传动件的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永旺郑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洁仕宝日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