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761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卫星广播的星历观测信息,并进行预处理;S2.根据预处理后的卫星信息对卫星进行故障检测;S3.进行定位解算并将获得的定位信息输出至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信号监收情况自动切换定位模式,如果某个关闭系统或某个频段关闭,系统定位模式会自动切换;人为再卫星信号中添加干扰误差时,本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并将添加了干扰的卫星信号剔除,有效完成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GPS卫星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子产品只有GPS定位功能,部分产品包含GPS/北斗定位功能,但是对北斗做了权重处理,降低了北斗的权重,实质上还是以GPS定位为主。依赖GPS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不可控,美国曾多次区域性屏蔽GPS信号并加入随机误差,导致被屏蔽区域内依赖于GPS的接收机定位精度明显下降,甚至无法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卫星广播的星历观测信息,并进行预处理;S2.根据预处理后的卫星信息对卫星进行故障检测;S3.进行定位解算并将获得的定位信息输出至用户。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检测子步骤:S11.门限检测:对频段、星号、伪距、信噪比、多普勒和卫星仰角进行检测;S12.通道稳定检测:对接收的卫星信息进行通道稳定性检测,当通道稳定一段时间后,即为稳定信息;S13.卫星信息计算:根据卫星和接收机位置信息,计算出卫星的仰角fi、方位角Az、PDOP、TDOP、GDOP、VDOP和HDOP的值,并将7项参数计算结果作为步骤S2故障检测的判断依据,计算方式如下:PDOP=sqrt(h11+h22+h33);TDOP=sqrt(h44);GDOP=sqrt(h11+h22+h33+h44);VDOP=sqrt(S33);HDOP=sqrt(S11+S22);上式中,ΔX、ΔY和ΔZ为卫星与接收机距离,hii为地心地固直角坐标系权系数矩阵元素,Sii为站心坐标系权系数矩阵元素;S14.定位模式检测:根据接收机的监收状态,匹配定位模式,所述定位模式为GPS定位模式、北斗定位模式或GPS/北斗组合定位模式。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1.判断加权后验证残差是否超出门限值,进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所述加权后验证残差计算方法为:y=R-Pr+Pion+Ptrot+Prot-Vc*Δtor-Vc*Δts+Vc*tr;Sy=S*ΔL;式中,w为权值系数,fi为卫星仰角,PDOP(i)为卫星空间几何结构,Pion为电离层,Ptrop为对流层,Factor为通道稳定时间,H为观测向量矩阵系数,R为站星几何距离、Pr为伪距、Prot为地球旋转修正参数、Vc为光速,Sy为残差;Δts为卫星钟差修正量,Δtor为相对论修正量,tr为接收机钟差,S为复合矩阵,ΔL为经过修正的伪距与站星几何距离之差;S22.若加权后残差超出门限,则为故障卫星;S23.将已找出的故障卫星进行标记,被标记的卫星不参与定位解算,重复步骤S21~S23,遍历找出所有故障卫星。所述定位解算采用加权最小二乘融合算法进行定位解算,通过步骤S21得出的权值系数w、修正后的伪距与站星距离的残差y和经过筛选的完好卫星信息,计算出用户位置信息修正量ΔH,计算方式如下:ΔH=(ATwA)-1ATwy;X=X0+ΔH(1);Y=Y0+ΔH(2);Z=Z0+ΔH(3);上式中,X0、Y0、Z0和X、Y、Z分别为接收机上一时刻和当前时刻位置,A为观测向量矩阵系数,ΔH(1)、ΔH(2)、ΔH(3)分别代表WGS84坐标系三个轴向上的位移修正量。所述步骤S3还包括后处理子步骤,实际使用过程中,接收机监收信号质量会受到多种干扰因素影响,例如多径效应影响,此时卫星并未发生故障,但是信号传输过程中受高楼、山体等影响,定位结果会出现异常,这就需要结合一段时间内定位数据,对当前时刻的解算数据进行容错处理。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系统,定位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门限检测、通道稳定检测、计算卫星信息和定位模式检测子模块;所述故障检模块包括故障卫星检测和剔除故障卫星子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定位解算和后处理子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可根据信号监收情况自动切换定位模式,如果某个关闭系统或某个频段关闭,系统定位模式会自动切换;(2)人为再卫星信号中添加干扰误差时,本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并将添加了干扰的卫星信号剔除,有效完成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系统整体设计框架及流程图;图2是加入干扰定位结果图;图3是故障卫星检测时序图;图4是定位解算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卫星广播的星历观测信息,并进行预处理;S2.根据预处理后的卫星信息对卫星进行故障检测;S3.进行定位解算并将获得的定位信息输出至用户。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检测子步骤:S11.门限检测:对频段、星号、伪距、信噪比、多普勒和卫星仰角进行检测,门限值如表1:检测量门限值频段[1,6]星号[1,32]伪距[1e7,5e9]信噪比[40,100]多普勒[1e-3,5e4]卫星仰角[6,90]表1门限列表S12.通道稳定检测:对接收的卫星信息进行通道稳定性检测,当通道稳定一段时间后,即为稳定信息;S13.卫星信息计算:根据卫星和接收机位置信息,计算出卫星的仰角fi、方位角Az、PDOP、TDOP、GDOP、VDOP和HDOP的值,并将7项参数计算结果作为步骤S2故障检测的判断依据,计算方式如下:PDOP=sqrt(h11+h22+h33);TDOP=sqrt(h44);GDOP=sqrt(h11+h22+h33+h44);VDOP=sqrt(S33);HDOP=sqrt(S11+S22);上式中,ΔX、ΔY和ΔZ为卫星与接收机距离,hii为地心地固直角坐标系权系数矩阵元素,Sii为站心坐标系权系数矩阵元素;S14.定位模式检测:根据接收机的监收状态,匹配定位模式,所述定位模式为GPS定位模式、北斗定位模式或GPS/北斗组合定位模式。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1.判断加权后验证残差是否超出门限值,进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所述加权后验证残差计算方法为:y=R-Pr+Pion+Ptrot+Prot-Vc*Δtor-Vc*Δts+Vc*tr;Sy=S*ΔL;式中,w为权值系数,fi为卫星仰角,PDOP(i)为卫星空间几何结构,Pion为电离层,Ptrop为对流层,Factor为通道稳定时间,H为观测向量矩阵系数,R为站星几何距离、Pr为伪距、Prot为地球旋转修正参数、Vc为光速,Sy为残差;Δts为卫星钟差修正量,Δtor为相对论修正量,tr为接收机钟差,S为复合矩阵,ΔL为经过修正的伪距与站星几何距离之差;S22.若加权后残差超出门限,则为故障卫星;S23.将已找出的故障卫星进行标记,被标记的卫星不参与定位解算,重复步骤S21~S23,遍历找出所有故障卫星。所述定位解算采用加权最小二乘融合算法进行定位解算,通过步骤S21得出的权值系数w、修正后的伪距与站星距离的残差y和经过筛选的完好卫星信息,计算出用户位置信息修正量ΔH,计算方式如下:ΔH=(ATwA)-1ATwy;X=X0+ΔH(1);Y=Y0+ΔH(2);Z=Z0+ΔH(3);上式中,X0、Y0、Z0和X、Y、Z分别为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卫星广播的星历观测信息,并进行预处理;S2.根据预处理后的卫星信息对卫星进行故障检测;S3.进行定位解算并将获得的定位信息输出至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卫星广播的星历观测信息,并进行预处理;S2.根据预处理后的卫星信息对卫星进行故障检测;S3.进行定位解算并将获得的定位信息输出至用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检测子步骤:S11.门限检测:对频段、星号、伪距、信噪比、多普勒和卫星仰角进行检测;S12.通道稳定检测:对接收的卫星信息进行通道稳定性检测,当通道稳定一段时间后,即为稳定信息;S13.卫星信息计算:根据卫星和接收机位置信息,计算出卫星的仰角fi、方位角Az、PDOP、TDOP、GDOP、VDOP和HDOP参数值,并将参数值结果作为步骤S2故障检测的判断依据;S14.定位模式检测:根据接收机的监收状态,匹配定位模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多频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1.判断加权后验证残差是否超出门限值,进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所述加权后验证残差计算方法为:Sy=S*ΔL;y=R-Pr+Pion+Ptrot+Prot-Vc*Δtor-Vc*Δts+Vc*tr;式中,w为权值系数,fi为卫星仰角,PDOP(i)为卫星空间几何结构,Pion为电离层,Ptrop为对流层,Factor为通道稳定时间,H为观测向量矩阵系数,R为站星几何距离、Pr为伪距、Prot为地球旋转修正参数、Vc为光速,Sy为残差;Δts为卫星钟差修正量,Δtor为相对论修正量,tr为接收机钟差,S为复合矩阵,ΔL为经过修正的伪距与站星几何距离之差,y为修正后的伪距与站星距离的残差;S22.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然田学林王建邹庆轩蒋龙张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橙北斗智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