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37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18
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排水结构设置于低于地表且形状适配的凹陷区域内,包括:箱体,其底部为开口,箱体至少贯穿对应的两侧壁开设有排水口;箱体有多个且相邻设置,多个箱体的排水口位置对应相通,排水口与排水井连通;开口边缘设置于凹陷区域的底部上;箱体顶部由透水混凝土制成或具有透水孔。当降雨量较小时,雨水可以通过箱顶透水孔或透水混凝土、箱体之间的缝隙进入箱体内,箱体可以起到短期储水的作用,水通过箱体底部岩土层缓慢渗入地下,而地面上基本上是没有积水的;当水量很大时,雨水进入箱体后水位上涨,超过排水口最底端时即可通过排水口流向邻近箱体最终流至下水井排出,通过箱体对雨水进行储存进而使地面上不易积水,效果极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积水排放疏通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致使积水严重的灾害现象。造成内涝的原因一方面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另一方面是由于排水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所造成的,同时大量的硬质铺装、水塘较少、无法贮存雨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多城市一旦遇到短期强降雨、持续降雨,降雨量超过道路的排水能力时,就会出现路面积水的现象,严重影响行人的出行、交通安全,目前没有一种短期存储水和调蓄水的装置,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如何提供一种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泛、排水效果好且不易产生积水现象的排水结构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排水结构设置于低于地表且形状适配的凹陷区域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内部中空的立方体,其底部为开口,所述箱体至少贯穿对应的两侧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有多个并相邻设置,所述多个箱体的排水口位置对应相通,所述排水口与排水井连通;所述开口边缘设置于所述凹陷区域的底部上;所述箱体顶部由透水混凝土制成或具有透水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降雨量较小时,雨水可以通过箱顶透水孔或透水混凝土、箱体之间的缝隙进入箱体内,箱体可以起到短期储水的作用,水通过箱体底部岩土层缓慢渗入地下,而地面上基本上是没有积水的;当水量很大时,雨水进入箱体后水位上涨,超过排水口最底端时即可通过排水口流向邻近箱体最终流至下水井排出,通过箱体对雨水进行储存进而使地面上不易积水,效果极好。进一步的,还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子基架,所述多个子基架与所述多个箱体一一对应并可拆卸连接。为提高结构的安装稳定性和牢固性,在结构的下方设置基架,且基架与箱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和维修的便利性。优选的,所述子基架的边缘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开口边缘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部形状适配卡接。进一步的,所述子基架为四边形,包括L型构件、连接条、T型构件和十字型构件,所述各构件适配拼接形成子基架。子基架的位置不同,需要的构件不同,位于结构整体角落的子基架由L型构件、T型构件和十字型构件组成,三个构件直接采用连接条进行连接;位于结构中心位置的子基架由四个十字型构件组成,十字型构件直接采用连接条进行连接;位于结构边缘位置的子基架则由T型构件和十字型构件组成,构件直接同样采用连接条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条的长度为100cm。连接条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连接条长度的调整可对应位于子基架上方的箱体尺寸进行。优选的,所述箱体至少平行布置为两列,位于两边侧列的箱体贯穿三个不同的侧壁开设排水口,未开设有排水口的一侧与凹陷区域内侧壁衔接;位于两列首尾两端的箱体贯穿两个不同的侧壁开设排水口。位于两侧列的箱体一侧与凹陷区域接触,为防止泥土颗粒及杂物进入箱体内部,同时起到挡土的作用,保证周围土体的稳定,与凹陷区域内侧壁接触的一侧未设置排水口。优选的,所述箱体至少平行布置为三列,位于两边侧列之间的中间列箱体贯穿四个侧壁开设排水口,位于中间列首尾两端的箱体贯穿三个侧壁开设有排水口。箱体一共有三种,一种是四面都有排水口;一种是三面带排水口的(21);一种是两面带排水口的,其中两面排水口是在相邻的两个面上;箱体放置时,四面都带排水口的放在中间,三面带排水口的放置在边缘处,其中不带排水口的与凹陷区域侧壁相街,两面带排水口的是放置在四个角处,其中不带排水口的两面与凹陷区域壁相接。四个侧壁均设置排水口后,雨量较大时,水流可以较为均匀的分散到各个箱体中,箱体自身承压均匀,水流的方位也更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积水排出的速度,降低底面积水的可能性。一种组合式排水结构,包括前述的缓冲式排水结构,所述缓冲式排水结构有多层且叠放设置。在一些积水深度较深的应用场所中,受箱体材料及保障箱体强度的限制,箱体的高度不会太高,因此采用叠加的方式提高积水容纳量,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调整叠加层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架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四排水口箱体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位于角落的两排水口的箱体示意图;图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排水口箱体示意图;图6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型构件结构示意图;图7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T型构件结构示意图;图8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十字型构件结构示意图;图9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条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架,11-L型构件,12-T型构件,13-十字型构件,14-连接条,15-卡接部,2-箱体,21-排水口,22-卡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包括箱体2和基架1,箱体1共三列,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排水口21,相邻的箱体1之间均通过排水口21连通,箱体2底部开口上的卡合部22与基架1上的卡接部15卡合连接;箱体2顶部由透水混凝土制成或具有透水孔。图2是基架1的俯视图,基架1包括多个子基架,子基架包括L型构件11、连接条14、T型构件12和十字型构件13,所述各构件适配拼接形成子基架。子基架的位置不同,需要的构件不同,位于结构整体角落的子基架由L型构件11、T型构件12和十字型构件组成13,三个构件直接采用连接条进行连接;位于结构中心位置的子基架由四个十字型13构件组成,十字型构件13直接采用连接条14进行连接;位于结构边缘位置的子基架则由T型构件12和十字型构件13组成,构件直接同样采用连接条14连接。图3-5是具有不同数量排水口的箱体的示意图,当箱体1有多列时,位于边侧列的箱体1开设三个排水口21,位于边侧列箱体1之间的箱体1开设四个排水口21,位于角落的箱体1开设两个排水口21。图6-9是基架各构件的结构示意图,除连接条14外,其余各构件的边缘均设有与连接条14形状适配的卡槽,通过连接条14实现构件之间的连接功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当降雨量较小时,雨水可以通过箱顶透水孔或透水混凝土、箱体之间的缝隙进入箱体内,箱体可以起到短期储水的作用,水通过箱体底部岩土层缓慢渗入地下,而地面上基本上是没有积水的;当水量很大时,雨水进入箱体后水位上涨,超过排水口最底端时即可通过排水口流向邻近箱体最终流至下水井排出,通过箱体对雨水进行储存进而使地面上不易积水,效果极好。上述排水结构可应用于人行道、广场、个人庭院、甬道等多种场所,应用范围广泛,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排水结构设置于低于地表且形状适配的凹陷区域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为内部中空的立方体,其底部为开口,所述箱体(2)至少贯穿对应的两侧壁设有排水口(21);所述箱体(2)有多个并相邻设置,所述多个箱体(2)的排水口(21)位置对应相通,所述排水口(21)与排水井连通;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于所述凹陷区域的底部上;所述箱体(2)顶部由透水混凝土制成或具有透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排水结构设置于低于地表且形状适配的凹陷区域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为内部中空的立方体,其底部为开口,所述箱体(2)至少贯穿对应的两侧壁设有排水口(21);所述箱体(2)有多个并相邻设置,所述多个箱体(2)的排水口(21)位置对应相通,所述排水口(21)与排水井连通;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于所述凹陷区域的底部上;所述箱体(2)顶部由透水混凝土制成或具有透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子基架,所述多个子基架与所述多个箱体(2)一一对应并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基架的边缘设置有卡接部(15),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卡合部(22),所述卡接部(15)与所述卡合部(22)形状适配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雷徐丽娜李佳阳王军刘宁奚佳欣赵旭王亚波金玉杰钱永梅朱世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