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83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该技术方案利用可开启的盒体作为气体流通通道,在该通道中,通过半环体与环形壳体间的契合作用实现对气体通道大小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顶杆和压板在腔体中构建了片状空间,并在该片状空间中设置了滤网,通过滤网对气体通道的拦截作用实现对气流的粗滤,可避免气流中杂质对创口的伤害。与此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气流通道的外周设置了电加热器,通过电加热作用可缓解气流温度过低对创口表面造成的不适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构层面的改进实现了气流调整功能,其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A gas nozzle for wound clean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as nozzle for wound clean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uses an open box as a gas flow passage, in which the size of the gas passage is adjus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mi-annular body and the annular shell. On this basis, the invention constructs a sheet space in the cavity by using the ejector rod and the pressure plate, and installs a filter screen in the sheet space. Through the blocking effect of the filter screen on the gas passage, the coarse filtration of the airflow can be realized, thus avoiding the damage of impurities in the airflow to the wou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ctric heater is arranged around the air passage, and the discomfort caused by the low air temperature on the wound surface can be alleviated by the electric heating effect.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air flow adjustment function b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level, which has low cost, easy realization and good u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
技术介绍
在外科医疗领域中,创口的清理、消毒和包扎是常见的处理手段。各种外伤,不论伤口大小、深浅,都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伤口出血、感染、化脓,严重会得破伤风,断肢,甚至威胁生命。伤口处理正确,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因并发全身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创伤的伤口,一定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处理。在伤口处理过程中,清理和消毒是基础环节,决定着伤口的恢复效果。现有技术中,在伤口清洗或消毒后,通常采用擦拭或吹干的方式使创口表面的液体干燥,其中吹干的方式避免了擦拭物与创口表面的直接接触,因而应用更为普遍。然而,常规的装置只能将气流或无菌空气直接吹送至创口表面,普遍无法调整气体的流量,因而难以实现对干燥效果的具体控制。此外,常规喷气管无法调整气流温度,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这一过程会对创口表面带来明显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气体喷管用于向创口喷气时,难以微调气体流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气体喷管用于向创口喷气时,难以调整气体温度。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包括端盖,盒体,环形壳体,转轴,第一连接杆,半环体,进气通道,排气通道,第二连接杆,电加热器,顶杆,压板,滤网,排气口,进气口,其中端盖卡接在盒体的上端,盒体的两端分别为排气口和进气口,端盖和盒体共同围成一腔体,在该腔体中固定连接有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具有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朝向排气口和进气口,在环形壳体中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若干第一连接杆与两个半环体相连接,在两个半环体之间留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两个半环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在进气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在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杆,在环形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板,在顶杆与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开口处。作为优选,半环体的外壁与环形壳体的内壁相互贴合。作为优选,排气口的直径小于进气口的直径。作为优选,在排气口和进气口上分别连接有管路。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器固定连接在所述腔体的内壁上。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端盖和盒体共同围成一腔体,该腔体即作为气体流通的通道;环形壳体内嵌于所述腔体中,环形壳体两端的开口用于供气体通过;转轴位于环形壳体的内部,可使半环体沿该转轴转动;若干第一连接杆用于转轴同半环体的连接;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用于气体的通过,基于半环体的转动作用可调整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朝向,从而调整气体流量: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朝向环形壳体的两个开口时,可供气体流通的通道较大,使得气体流量相应增大,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不朝向环形壳体的两个开口时,可供气体流通的通道减小,使得气体流量相应减小。电加热器用于对气流进行一定的加热;第二连接杆用于实现两个半环体之间的连接;顶杆和压板用于形成片状空间,该片状空间中用于插接滤网,该操作可在打开端盖后进行;滤网用于对气流起到粗滤作用;排气口和进气口分别用于排气和进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该技术方案利用可开启的盒体作为气体流通通道,在该通道中,通过半环体与环形壳体间的契合作用实现对气体通道大小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利用顶杆和压板在腔体中构建了片状空间,并在该片状空间中设置了滤网,通过滤网对气体通道的拦截作用实现对气流的粗滤,可避免气流中杂质对创口的伤害。与此同时,本专利技术在气流通道的外周设置了电加热器,通过电加热作用可缓解气流温度过低对创口表面造成的不适感。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层面的改进实现了气流调整功能,其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部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外部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端盖2、盒体3、环形壳体4、转轴5、第一连接杆6、半环体7、进气通道8、排气通道9、第二连接杆10、电加热器11、顶杆12、压板13、滤网14、排气口15、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如图1~3所示,包括端盖1,盒体2,环形壳体3,转轴4,第一连接杆5,半环体6,进气通道7,排气通道8,第二连接杆9,电加热器10,顶杆11,压板12,滤网13,排气口14,进气口15,其中端盖1卡接在盒体2的上端,盒体2的两端分别为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端盖1和盒体2共同围成一腔体,在该腔体中固定连接有环形壳体3,所述环形壳体3具有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朝向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在环形壳体3中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通过若干第一连接杆5与两个半环体6相连接,在两个半环体6之间留有进气通道7和排气通道8,所述两个半环体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9连接,在进气口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10,在盒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杆11,在环形壳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2,在顶杆11与压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13,所述滤网13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开口处。其中,半环体6的外壁与环形壳体3的内壁相互贴合。排气口14的直径小于进气口15的直径。在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上分别连接有管路。所述电加热器10固定连接在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端盖1和盒体2共同围成一腔体,该腔体即作为气体流通的通道;环形壳体3内嵌于所述腔体中,环形壳体3两端的开口用于供气体通过;转轴4位于环形壳体3的内部,可使半环体6沿该转轴4转动;若干第一连接杆5用于转轴4同半环体6的连接;进气通道7和排气通道8用于气体的通过,基于半环体6的转动作用可调整进气通道7和排气通道8的朝向,从而调整气体流量:当进气通道7和排气通道8朝向环形壳体3的两个开口时,可供气体流通的通道较大,使得气体流量相应增大,当进气通道7和排气通道8不朝向环形壳体3的两个开口时,可供气体流通的通道减小,使得气体流量相应减小。电加热器10用于对气流进行一定的加热;第二连接杆9用于实现两个半环体之间的连接;顶杆11和压板12用于形成片状空间,该片状空间中用于插接滤网13,该操作可在打开端盖1后进行;滤网13用于对气流起到粗滤作用;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分别用于排气和进气。实施例2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如图1~3所示,包括端盖1,盒体2,环形壳体3,转轴4,第一连接杆5,半环体6,进气通道7,排气通道8,第二连接杆9,电加热器10,顶杆11,压板12,滤网13,排气口14,进气口15,其中端盖1卡接在盒体2的上端,盒体2的两端分别为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端盖1和盒体2共同围成一腔体,在该腔体中固定连接有环形壳体3,所述环形壳体3具有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朝向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在环形壳体3中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盒体(2),环形壳体(3),转轴(4),第一连接杆(5),半环体(6),进气通道(7),排气通道(8),第二连接杆(9),电加热器(10),顶杆(11),压板(12),滤网(13),排气口(14),进气口(15),其中端盖(1)卡接在盒体(2)的上端,盒体(2)的两端分别为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端盖(1)和盒体(2)共同围成一腔体,在该腔体中固定连接有环形壳体(3),所述环形壳体(3)具有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朝向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在环形壳体(3)中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通过若干第一连接杆(5)与两个半环体(6)相连接,在两个半环体(6)之间留有进气通道(7)和排气通道(8),所述两个半环体(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9)连接,在进气口(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10),在盒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杆(11),在环形壳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2),在顶杆(11)与压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13),所述滤网(13)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开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创口清理的气体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盒体(2),环形壳体(3),转轴(4),第一连接杆(5),半环体(6),进气通道(7),排气通道(8),第二连接杆(9),电加热器(10),顶杆(11),压板(12),滤网(13),排气口(14),进气口(15),其中端盖(1)卡接在盒体(2)的上端,盒体(2)的两端分别为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端盖(1)和盒体(2)共同围成一腔体,在该腔体中固定连接有环形壳体(3),所述环形壳体(3)具有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朝向排气口(14)和进气口(15),在环形壳体(3)中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通过若干第一连接杆(5)与两个半环体(6)相连接,在两个半环体(6)之间留有进气通道(7)和排气通道(8),所述两个半环体(6)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瑞天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