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的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68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的手机,包括与手机充电口连接的USB充电电路,第一整流管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与变压器4端连接,第一整流管与第二整流管负极连接,第二整流管正极与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与变压器5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基极通过击穿管与变压器6端连接,变压器输出端与USB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输出电压过高时,使输出电压降低;相反,当输出电压降低后,使输出电压升高,起到自动稳压的作用;当负载过载或短路时,断开负载与交流电源的连接,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的手机
本技术属于手机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的手机。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和手机的不断发展,手机成为了人们日常不能缺少的一项通讯工具,随着手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耗电量增加很多,电池的充电次数也变的更多,为了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的方式也越来越受关注,手机充电器都是由一个稳定电源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压、限时等控制电路构成,充电器能提供一个稳定的输出电压为电池进项充电是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能为手机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充电电压是必要的,且充电时应具备一定的保护电路,避免手机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的手机,通过USB充电电路实现自动稳压作用,且对负载过载或短路时进行断电保护。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的手机,包括与手机充电口连接的USB充电电路,USB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管、第二整流管、第一电容、第三电容、击穿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NPN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变压器及USB接口;交流电源正端通过第一整流管与变压器3端连接,第一整流管负极通过第一电容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一整流管还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与变压器4端连接,第一整流管还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二整流管负极连接,第二整流管正极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还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发射极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三电容、第四电阻与变压器5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还与击穿管正极连接,击穿管负极与变压器6端连接,变压器1端与USB接口A1端连接,变压器2端与USB接口A2端连接,USB接口A3端和A4端作为输出口与手机充电口连接。其中,变压器属于降压变压器,其原理是当一次侧绕组上加上电压时,流过电流在铁芯中就产生交变磁通这些磁通称为主磁通,主磁通会穿过,一次,二次绕组,绕组内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时如果二次侧接入负载,便会有电流流出,产生电能,优选地,所述USB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四整流管,第四整流管负极与变压器5端连接,第四整流管正极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二电容一端与击穿管负极连接,第二电容另一端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优选地,所述USB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三整流管、第七电阻及第四电容,第三整流管负极与变压器2端连接,第三整流管正极与USB接口A2端连接,第七电阻一端与变压器1端连接,其另一端与USB接口A1端连接,第四电容并联至USB接口A1端、A2端两端。优选地,所述USB充电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第六电阻一端与第七电阻连接,其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与USB接口A2端连接。优选地,所述USB充电电路还包括保险丝,保险丝一端与交流电源正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整流管正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输出电压过高时,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减小,第一NPN三极管的负载能力变低,使输出电压降低;相反,当输出电压降低后,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增大,第一NPN三极管的负载能力变强,使输出电压升高,起到自动稳压的作用;当负载过载或短路时,第二NPN三极管将导通使第一NPN三极管截止,从而使第一NPN三极管停止输出,变压器无感应电压产生,即断开负载与交流电源的连接,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Q1-第一NPN三极管,Q2-第二NPN三极管,T-变压器,D1-第一整流管,D2-第二整流管,D3-第三整流管,D4-第四整流管,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第七电阻,ZD-击穿管,LED-发光二极管,F-保险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的手机,包括与手机充电口连接的USB充电电路,USB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管D1、第二整流管D2、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击穿管ZD、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变压器T及USB接口;交流电源正端通过第一整流管D1与变压器T3端连接,第一整流管D1负极通过第一电容C1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一整流管D1还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集电极与变压器T4端连接,第一整流管D1还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二整流管D2负极连接,第二整流管D2正极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还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NPN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2集电极与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2发射极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2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三电容C3、第四电阻R4与变压器T5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2基极还与击穿管ZD正极连接,击穿管ZD负极与变压器T6端连接,变压器T1端与USB接口A1端连接,变压器T2端与USB接口A2端连接,USB接口A3端和A4端作为输出口与手机充电口连接。本实施例中,当输出电压过高时,使输出电压降低;相反,当输出电压降低后,使输出电压升高,起到自动稳压的作用;当手机过载或短路时,即断开手机与交流电源的连接,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具体的,交流电源通过后级电路处理变为可直接通过USB接口为手机供电的小电压充电电路,交流电源通过第一整流管D1完成整流作用,使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在经过第一电容C1变为恒压的直流电压,整流后的电压通过第二电阻R2为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提供电路,其中第一电阻R1为检测电阻,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得到基极电流后,自身导通,经过变压器T3端、4端产生集电极电流,并同时在变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机充电口连接的USB充电电路,USB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管、第二整流管、第一电容、第三电容、击穿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NPN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变压器及USB接口;交流电源正端通过第一整流管与变压器3端连接,第一整流管负极通过第一电容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一整流管还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与变压器4端连接,第一整流管还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二整流管负极连接,第二整流管正极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还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发射极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三电容、第四电阻与变压器5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还与击穿管正极连接,击穿管负极与变压器6端连接,变压器1端与USB接口A1端连接,变压器2端与USB接口A2端连接,USB接口A3端和A4端作为输出口与手机充电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充电保护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机充电口连接的USB充电电路,USB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管、第二整流管、第一电容、第三电容、击穿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NPN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变压器及USB接口;交流电源正端通过第一整流管与变压器3端连接,第一整流管负极通过第一电容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一整流管还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与变压器4端连接,第一整流管还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二整流管负极连接,第二整流管正极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还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发射极与交流电源负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三电容、第四电阻与变压器5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还与击穿管正极连接,击穿管负极与变压器6端连接,变压器1端与USB接口A1端连接,变压器2端与US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市壹捌壹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