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检修用接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63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电力检修用接线钳,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主杆、顶座和分别夹住线缆两头的一对钳头;主杆,用于支撑安装所述顶座;顶座,安装于所述主杆顶端,顶座的上部设有一道条形沟槽,所述沟槽上方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其连通的T型滑槽,在所述沟槽内部安装有一可自由转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丝杆螺纹圆周面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T型滑槽内,所述丝杆通过安装在顶座下部安装腔内的动力电机驱动旋转;钳头,包括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内的一对用于夹紧线缆的夹板,所述安装座底端具有与所述T型滑槽相配合的T型滑块部。该电力检修用接线钳在接线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A Kind of Wiring Clamp for Electric Power Maintenan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ing clamp for power maintenance, which comprises a pair of clamps at the two ends of the main pole, the top seat and the cable respectively from bottom to top; the main pole is used to support and install the top seat; the top seat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main pole, and a strip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top of the top seat, and a T-type sliding groove connected with the groove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is arranged above the groove. A freely rotating screw rod is internally installed, and two opposite threads are arranged on the screw rod. A part of the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screw thread extends into the T-shaped chute. The screw rod is driven to rotate by a power motor installed in the lower mounting chamber of the top seat. The clamp head includes a mounting seat and a pair of clamps installed in the mounting seat for clamping the cabl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unting seat. A T-type slider part matching the T-type chute is provid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when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检修用接线钳
本技术属于电力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检修接线时用于夹紧两端线头的工具。
技术介绍
在电力检修时,经常会遇到一根线缆断裂的情况,此时需要将断掉的线缆重新接上,在接线缆时需要将断裂处的两头拉至相互靠拢的位置,以便顺利接线,而实际操作中,要同时扯住两个线头,又要用工具修复连接,操作困难,尤其对于较粗且位置稍微高出人手可及的线缆,两人操作都极为不便,一个人操作几乎是不可能,因此,目前对于线缆连接存在较大的困难,亟待设计一种新的检修工具来方便工作人员检修时连接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力检修用接线钳,该电力检修用接线钳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线缆连接,尤其是既高又粗的线缆连接时难以操作的技术难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力检修用接线钳,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主杆、顶座和分别夹住线缆两头的一对钳头;主杆,用于支撑安装所述顶座;顶座,安装于所述主杆顶端,顶座的上部设有一道条形沟槽,所述沟槽上方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其连通的T型滑槽,在所述沟槽内部安装有一可自由转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丝杆螺纹圆周面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T型滑槽内,所述丝杆通过安装在顶座下部安装腔内的动力电机驱动旋转;钳头,包括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内的一对用于夹紧线缆的夹板,所述安装座底端具有与所述T型滑槽相配合的T型滑块部,以使得所述丝杆旋转时两安装座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板的底端具有T型滑动部,且所述安装座内具有与所述顶座相同的结构而使得两夹板可在安装于安装座内的丝杠旋转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进一步地,所述夹板的两相对侧均设有一道沿待夹紧线缆长度方向延伸的贯穿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为圆锥面,且凹槽的大端口靠线缆待连接端。进一步地,所述圆锥面所在的圆锥孔的锥角为1~3°。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底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所有凸起的尖端均朝线缆待连接端一侧倾斜。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底为阶梯状的圆锥面且其台阶靠远离线缆待连接的一侧设置,阶梯状圆锥面中较深的圆锥底面靠待连接线缆的连接端;还包括与所述较深的圆锥底面紧贴配合的圆锥片状的摩擦片。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片内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锯齿状摩擦部,所有摩擦部的尖端均朝线缆待连接端一侧倾斜。进一步地,从所述摩擦片的大端朝小端,所述摩擦部的弹性逐步减弱。进一步地,靠所述台阶处的摩擦部为刚性。进一步地,所述主杆的底端可拆卸地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地,所述主杆底端固定安装在空心的塑料圆锥台,所述圆锥台内盛有干燥的河沙;所述夹板两相对侧靠自由端处各拧有一个保护螺栓,两所述保护螺栓之间的间隔大于待连接线缆本身被压缩至允许压缩极限时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丝杠机构,来带动两夹板相互靠拢从而将两端的线缆分别预先夹紧,然后利用丝杆机构,来带动分别夹有线缆的两钳头相互靠拢至预定位置,从而便于工作人员直接对两个接头进行连接,避免了一边握住线缆,一边还要对靠拢的两接头进行连接的不便,尤其对于高过人手所能至的高度,且本身线缆较粗的接线情况尤为适用;而且不用人手直接拉揣握紧线缆,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的钳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向的第一种夹板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向的第二种夹板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2中B向的第三种夹板局部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主杆1、顶座2、丝杆3、动力电机4、钳头5、线缆6、安装座501、丝杠502、夹板503、凸起部504、摩擦片505、摩擦部506、保护螺栓507、螺塞50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检修用接线钳,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主杆1、顶座2和分别夹住线缆6两头的一对钳头5。主杆1,用于支撑安装所述顶座2。顶座2,安装于所述主杆1顶端,顶座2的上部设有一道条形沟槽,所述沟槽上方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其连通的T型滑槽,在所述沟槽内部安装有一可自由转动的丝杆3,所述丝杆3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丝杆3螺纹圆周面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T型滑槽内,所述丝杆3通过安装在顶座2下部安装腔内的动力电机4驱动旋转。如图2所示,钳头5,包括安装座501和安装在安装座501内的一对用于夹紧线缆6的夹板503,所述安装座501底端具有与所述T型滑槽相配合的T型滑块部,以使得所述丝杆3旋转时两安装座501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板503的底端具有T型滑动部,且所述安装座501内具有与所述顶座2相同的结构而使得两夹板503可在安装于安装座501内的丝杠502旋转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在上述有T型滑槽和沟槽结构的开口端可以安置一个螺塞508用于封闭开口端,在从开口端放入丝杆3/丝杠502或者相应的T型滑块部,以便快速安装。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钳首先利用丝杠502机构,来带动两夹板503相互靠拢从而将两端的线缆6分别预先夹紧,然后利用丝杆3机构,来带动分别夹有线缆6的两钳头5相互靠拢至预定位置,从而便于工作人员直接对两个接头进行连接,避免了一边握住线缆6,一边还要对靠拢的两接头进行连接的不便,尤其对于高过人手所能至的高度,且本身线缆6较粗的接线情况尤为适用;而且不用人手直接拉揣握紧线缆6,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夹板503的两相对侧均设有一道沿待夹紧线缆6长度方向延伸的贯穿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为圆锥面,且凹槽的大端口靠线缆6待连接端,两圆锥面可以形成类似一个圆锥孔样的夹紧效果,夹紧较为可靠,且所述圆锥面所在的圆锥孔的锥角为1~3°时效果较好,锥角不宜取得过大。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凹槽的槽底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锯齿状凸起,所有凸起的尖端均朝线缆6待连接端一侧倾斜,利用锯齿凸起可以提升夹紧咬合效果。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凹槽的槽底为阶梯状的圆锥面且其台阶靠远离线缆6待连接的一侧设置,阶梯状圆锥面中较深的圆锥底面靠待连接线缆6的连接端;还包括与所述较深的圆锥底面紧贴配合的圆锥片状的摩擦片505,采用摩擦片505来夹紧线缆6,可以从一定程度保护线缆6,且摩擦咬合夹紧力更大,而且,在所述摩擦片505内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还可以设有多个锯齿状摩擦部506,所有摩擦部506的尖端均朝线缆6待连接端一侧倾斜,以大大提升咬合夹紧效果。进一步地,从所述摩擦片505的大端朝小端,所述摩擦部506的弹性逐步减弱,该结构设计主要是线缆6在拉紧而靠拢时,线缆6都有往后退的趋势,越往后摩擦力越大,这种弹性逐步减弱的方式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增强摩擦,还可以对线缆6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地,靠所述台阶处的摩擦部506为刚性,以防止线缆6在最后滑脱出两夹板503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主杆1的底端可拆卸地固定在地面上,以便使用时对于较为粗壮或者人员较少辅助时可以将线缆6拉至某一预定位置。进一步地,所述主杆1底端固定安装在空心的塑料圆锥台,所述圆锥台内盛有干燥的河沙,以固定主杆1。所述夹板503两相对侧靠自由端处各拧有一个保护螺栓507,两所述保护螺栓507之间的间隔大于待连接线缆6本身被压缩至允许压缩极限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检修用接线钳,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主杆、顶座和分别夹住线缆两头的一对钳头;主杆,用于支撑安装所述顶座;顶座,安装于所述主杆顶端,顶座的上部设有一道条形沟槽,所述沟槽上方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其连通的T型滑槽,在所述沟槽内部安装有一可自由转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丝杆螺纹圆周面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T型滑槽内,所述丝杆通过安装在顶座下部安装腔内的动力电机驱动旋转;钳头,包括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内的一对用于夹紧线缆的夹板,所述安装座底端具有与所述T型滑槽相配合的T型滑块部,以使得所述丝杆旋转时两安装座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板的底端具有T型滑动部,且所述安装座内具有与所述顶座相同的结构而使得两夹板可在安装于安装座内的丝杠旋转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检修用接线钳,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主杆、顶座和分别夹住线缆两头的一对钳头;主杆,用于支撑安装所述顶座;顶座,安装于所述主杆顶端,顶座的上部设有一道条形沟槽,所述沟槽上方顺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其连通的T型滑槽,在所述沟槽内部安装有一可自由转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丝杆螺纹圆周面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T型滑槽内,所述丝杆通过安装在顶座下部安装腔内的动力电机驱动旋转;钳头,包括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内的一对用于夹紧线缆的夹板,所述安装座底端具有与所述T型滑槽相配合的T型滑块部,以使得所述丝杆旋转时两安装座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板的底端具有T型滑动部,且所述安装座内具有与所述顶座相同的结构而使得两夹板可在安装于安装座内的丝杠旋转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检修用接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的两相对侧均设有一道沿待夹紧线缆长度方向延伸的贯穿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为圆锥面,且凹槽的大端口靠线缆待连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力检修用接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面所在的圆锥孔的锥角为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力检修用接线钳,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隆刘家禹邓宗权徐欣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璧山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